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西安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8 17:12
单位名称 西安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卫生事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全市医疗卫生有关资料的收集和统计上报;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使用、维护和相关信息的采集。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8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张杨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信息中心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经过的努力,完成了全年的主要工作任务,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依法完成卫生统计工作1.元月份按时完成国家卫生统计直报系统中年报、实时报(人力、设备、病案)的审核上报工作。涉及全市7129家卫生机构,10大报表及3个数据库的建立,对上报数据逐一进行审核、修正,确保了年报数据真实准确,无漏报误报。2.结合我委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西安市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于4月底共完成14份报表任务,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中的信息、咨询功能。3.每月按时完成国家卫生健康统计直报平台上,月报及实时报(人力、设备、病案)的审核、上报任务。坚持召开区县月报汇审例会,集中审核、反馈问题数据,督促机构进行核查修改,并对错误极值数据进行追踪。4.通过委务会议组织委领导,委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学习《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重要文件选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组织16个区县及开发区、委直医院及单位,召开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题会议,学习选编中《意见》《办法》《规定》等重要文件,确保国家统计政令得到畅通,统计法律法规得到遵守。同时要求各单位组织局(院)内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并形成书面报告,确保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得到落实,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5.制定印刷《西安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约四千本,共发放给16各区县及开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院、社区、门诊部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开展全市卫生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第一阶段组织全市13个区(县)、3个开发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自查工作,主要围绕统计基础工作、数据质量和统计执法情况进行自查自评。第二阶段分别组织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委直属医院、单位进行互查,进一步完善各单位的卫生统计工作。7.组织专家核查直报系统内汇总数据,调整部分汇总报表内容,确保统计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准确,数据真实、无误。完成《西安市卫生统计年鉴》编撰工作,2020年年鉴增加国际港务区的内容。已发放给委领导、各处室、副省级城市、相关部门和委直各单位发放。完成卫生统计公报、简报及运营分析等报告。8.召开区县、开发区及委直医院、单位年报布置培训会,布置安排2021年10大年报报表及3项实时报表上报任务,培训新版《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9.开展DRG专科评价工作。在往年全市DRG绩效及医疗服务评价的基础上,今年开展了DRG专科评价工作。收集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病案首页数据。利用权重、CMI、时间和费用效率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等指标对专科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全市标杆值进行对比,最终对各医院专科服务水平进行排名,指导患者方便就医,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10.配合政府各部门、单位及委机关处室完成各项数据查询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咨询功能。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1.组织开展“市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培训会”。从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医院网络安全整体规划设计、医疗系统常见网络安全事件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医疗系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建设思路、云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安全问题探讨等方面,对委直属各单位、各区县(开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区县直属公立医院信息科负责人、网络安全工程师近110人开展专题培训。2.按照市网信办要求,配合市网监支队就做好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了我委《2021年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组织委直属各单位、委机关重要信息关键基础设施及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系统等其他核心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委直属各单位门户网站及互联网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3.针对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网络安全加固措施等内容,组织委直属单位网络安全实战演练加强各单位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保障水平。做好建党100周年、十四运期间网络值班安排,对委直属各单位网络安全工作进行抽检。信息中心获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表现突出集体。4.选调委直属单位网络安全工作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技术工程师,组成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网络安全保障小分队,重点培养,并参加国家卫健委网络攻防大赛,以赛代练,提高能力,成为我委处置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支撑力量。组建的“西安卫健网安小分队”代表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参加此次比赛并斩获“优胜奖”与“优秀领队”奖。三、委直单位信息化项目工作1.委直属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修订了委直属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市第三医院灾备机房容灾系统、市卫生监督所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项目、市第五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进行了验收;对市120急救中心三级等保项目、市中医医院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市第四医院信息系统运维项目、市胸科医院临床辅助决策系统、2022委直属单位重点信息化项目进行了建设前的技术论证和预算评估询价。2.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方便群众查询个人健康信息,调动群众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群众获得感。完成居民健康档案互联网查询系统软件开发,代码安全测试工作,待个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式确定后正式上线运行。3.加快我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省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对接进程,协调各业务处室自建系统与省建系统的对接,基本完成我市妇幼系统与省妇幼系统、区县级平台基本公卫妇幼系统的对接工作。6.今年7月徐明非副市长召集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市大数据局负责同志,专题研究全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提出新建医院建设完成后要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信息平台,通过统一建设全市三医联动平台及项目医院新建信息化系统,解决医院信息系统无法互联互通,数据无法共享、业务无法协同问题,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与各成员单位多次协调,就项目涉及的业务需求、项目边界、建设规模及实施步骤等具体事项做了充分沟通,形成了初步的建设思路,明确了各单位的分工,并于9月初按照全市统一规划、业务分级提供、数据市级集中、服务便捷高效、网络全面覆盖的原则设计了框架方案的起草并经过了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对医院、区县进行需求调研和项目可研方案的编制工作。四、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工作1.完成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我市疫苗平台与陕西省一体化平台的秦务员小程序联动,10月15日APP跳转功能已正式上线运行。2.据省平台统一对接的工作要求,参照相关的规范要求完成了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办件信息数据归集,好差评功能等事项的对接及软件开发工作。实现我委与市级政务平台的联通,进行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和业务数据归集。3.完成电子证照目录信息及采集表收集整理。市行政审批局要求我委对电子证照目录信息中涉及的31个证照进行电子数据归集,我们与机关各处室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了梳理,整理了自建信息系统的电子证照数据,依照审批局给的电子证照目录采集表的要求,将机关各处室上报的数据、照片进行整理,并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证照类型、证照代码及目录信息的内容核验对比后上报市行政审批局。六、2022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优化检查流程、精简上报资料、细化检查评分内容,争取提高卫生统计工作的检查效率,增大检查力度,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2.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督及排查工作。2022年重要活动比较多,我们要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我市医疗系统网络安全防范工作,以及我市涉疫情防控重点单位网络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全市信息网络安全。3.进一步完善委直属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使委直属单位信息化项目管理方式规范化、专业化和流程化。以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为抓手,提升智慧医疗在我市医院的应用水平,以新建重点项目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我市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4.加快我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省、市、县(区)三级互联互通,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的全面部署覆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