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内科、外科、老年医学科、精神科、社区防治科、司法精神科、检验科、影像科、中西医结合科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培训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雁引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强驹 | |
开办资金 | 6867.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511.6万元 | 6568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5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卫生健康会议决策部署,坚持战疫情、促发展两手抓,高质高效完成了全年工作。一、2021年工作总结坚持党建引领,讲奉献、敢担当,出色完成各项指标医院组织策划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2021年全院职工协调一致,围绕医院重点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出色完成各项指标,医疗收入和总收入均突破历史记录。2021年1月至11月我院门诊量达134262人次,同比增长12.29%,其中门诊,126302人次,同比增长10.37%,急诊8794人次,同比增长97.8%,入院6170人次,同比增长6.91%,出院6097人次,同比增长10.37%,总收入24817.60万元(同比增长14.07%),其中医疗收入18061.54万元(同比增长18.87%),医疗收入和总收入均突破历史记录。(二)落实常态化防控,打赢疫情攻坚战落实预检分诊的哨点作用,全年预检分诊扫码测温285805人次。及时修订疫情防控流程,完善防控救治程序及预案。医院加强培训和队伍建设,派出数百名职工支援定点医院、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酒店,完成核酸采样39万人次。开设3个应急病区,疫情期间为精神障碍急性发作患者提供绿色就诊通道。紧急对陕西省心理援助热线进行扩容,开设“长安心语”心理自助服务平台。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展现了精卫人的专业力量及责任担当!我院持续承担着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精神心理治疗及各医学隔离观察点相关人员的心理状况筛查任务。全年通过心理云平台完成心理测评63186人次。先后20余次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隔离点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的精神疾病诊疗工作。(三)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强化制度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医院通过完善制度、监督考核、专项治理、综合整治、培训学习等多种途径、措施,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设立总会计师、总药师,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积极改变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模式。集中开展“整治漠视群众利益”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最为关心的问题。圆满完成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及创文复审工作。(四)加强医疗服务,稳步提升医疗救治水平1、夯实医疗基础,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我院扎实推进精细化医疗管理,聘请知名专家及博导定期来院查房教学,有效提升了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及疾病诊疗能力。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强化医疗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全面加强急诊科的建设,设立了急诊留观室,增设了儿少心理科、老年科的周末门诊及建设精神康复科病区。2、持续提升护理质量医院坚持护理专科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了护理三级质控职能。积极组织护理应急演练及考核,推进分层管理。举办心理护理实操工作坊、全院护理健教视频大赛,全院护理人员教学技能培训,开展院内健康讲座、病区健教讲座500余次。(五)推进区域专科联盟及医联体建设,搭建学术共享平台医院组织召开了西北区域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大会,进一步加强精神专科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我院与新周精神病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榆林市第五医院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协议;协助蓝田九间房卫生院开展各项工作,持续做好对口单位的帮扶。本年度,我院举办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暨精神残疾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后疫情时代心理治疗技能提升公益培训班、陕西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学术培训班等。搭建起西北区域的学术共享平台,推动区域内精神心理卫生行业的发展。(六)深化组织引领,统筹构筑公共卫生及应急救助体系推进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全省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均显著提升,完成了2020年度全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西藏自治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开展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系列培训。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第十一届残运会的医疗保障定点单位,出色完成心理保健各项工作。举办“第三届陕西省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同时成立陕西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队。(七)科研教学双翼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将科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省、厅、市、局级等多层次基金都保持着良好的申报势头。目前在研纵向科研项目29项,Ⅱ、Ⅲ、Ⅳ期药物临床试验14项,医院共接收各院校专业实习、进修、规培、研究学生等共计200余人。稳步推进中心实验室建设。加大对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引进力度,整合科研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医院基础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医院加大信息化投入,于今年通过了国家电子病历评级四级标准的评审。互联网智慧医院一期的上线,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各部门努力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建立常态化医疗应激物资保障、储备、配送等。实现信息化、精准化动态管理。有力的保障了医疗安全及医院工作顺利开展。二、2022年工作计划抓党建、促发展,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以建立“学习型”、“节约型”医院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医院管理年、廉政文化进医院”等活动,为医院新一年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和队伍保证。紧绷疫情防控之弦,精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院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将疫情防控作为我院的常态化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严防院内感染。(三)以学科建设为契机,提高医院综合实力。1、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打造特色专科。继续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活动季活动。加强特色专科及重点专科的建设,致力于发展精神科亚专科。2、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医联体合作建设。持续做好西北区域中心相关工作,搭建平台,促进西北区域精神卫生服务协调发展,完善西北区域精神心理问题诊疗和防控体系,加强远程医疗、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区域精神卫生医疗事业发展。3、做好科研保障,建设学科型医院。进一步制定中心实验室管理制度,规划布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探索科研实验平台共享机制。加大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积极申报课题,整合资源,凝练科研方向。(四)进一步强化管理,深化医院改革。积极贯彻医改政策,加大力度在医联体内推广高新医学技术,推动区域内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同质化建设的工作。帮扶对口单位,开展双向转诊。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预约诊疗、便民门诊、优质护理等惠民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五)加强内涵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提升文化建设。大力打造一支以博导为带头人、各级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医院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员工的人文素质,不断夯实全体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医院文化氛围。(六)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陕西省心理援助热线、陕西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队为基础,在全省范围内通过讲座、实战演练等模式,组织及培养一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为陕西省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的心理援助服务,保障公共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七)加快医院建设进程,实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加快推进多中心建设进程,促进医院整体学科分布均衡。以数字化医院和智慧医院建设为总体目标,促进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召开之年,也是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认真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践行初心、砥砺奋进。全院职工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向打造“国际接轨、国内一流、中国西部精神卫生第一品牌”不断迈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17.5.3-2023.10.30)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团体献血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