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义务教育;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广运潭大道与浐灞二路十字西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杨晓云 | |
开办资金 | 6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7万元 | 24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西北大学及浐灞生态区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三个课堂”建设为抓手,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切实减轻中学生负担,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教育新生态。荣获陕西省思政课"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学校、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预“绿色通道”定点学校、西安市五四红旗团委、浐灞生态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西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校等多个奖项。一、欢庆百年华诞强化使命担当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根据上级党委安排,校党支部开展“学党史守初心勇担当”系列活动,组织了讲党史故事主题班会、团队会,开展了周一升旗政治教师讲党史活动,全校师生统一收看建党一百周年庆祝活动视频直播,青年党员演讲活动,特别是经典诵阅读节四个年级以“四幕剧”形式展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件,受西安电视台、华商融媒体等采访报道。实现了在学习与生活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活动全方位设计,全员参加,爱党爱国的教育氛围浓厚。二、落实减负增效,推进课后服务(一)强化“三个课堂”建设,创新德育工作新途经。1.做好常规德育为创新奠基。学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德育、分层管理、责任明确、务实高效的德育网络。以常规德育工作为基石,以“三个课堂”建设为导引,坚持开展德育八大系列活动,校内校外、班内家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实践技能和学以致用的本领,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奠基未来的综合素质。学校抓住创建“省示范高中”“特色实验校”的契机,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成长记录袋为抓手,在开展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感恩、劳动、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中,让学子们在记录中成长,在成长中记录,创造性地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的规定,工作有特色。2.大师引领,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最有效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为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先后聘请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中国驻叙利亚特使解晓岩为中学生作报告。3.中学大学合力,共建课后服务。为拓宽课后服务的渠道,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学校与西北大学共同签署课后服务共同体协议书,借力大学资源将在师资培训、大学生服务、实验设备应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学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供了保障。(二)减负增效,教学管理追求品质化。“减负增效”“增效提质”是“双减”政策的灵魂。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品质化提升的要求。立足学校实际,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及国家双减“双减”政策。1.确保减负增效,形成三级作业管理制度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从老师到学生到家长,学校以不同形式进行宣传,指导推进。特别是对初一初二年级分别召开提升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培训会,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作业的有效管理,每天各年级网上填报,形成备课组、年级组、教务处三级作业管理制度,坚持作业公开,学生参与监督的形式,切实实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2.倡导系列主题教研,突出培训效果。为提升提高培训效果,我们提倡从教学一线提炼系列主题分层进行培训,先后“西安市思政大中小幼一体化微型课观摩活动”“语文示范课”“历史示范课”“物理示范课”和西北大学“名校+”“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等系列主题培训活动,教师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先后有100余名教师在西安市教学能手大赛、陕西省教学新秀大赛中获奖。有三位老师获得浐灞生态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称号。省市区有40多个课题立项,有70余篇论文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奖,发表6篇。文晓琴、魏越、彭瑶三位老师成为了浐灞生态区“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有9位老师分别获得省教学新秀、区教学新秀等称号。有一百余节公开课,基本做到人人上公开课。其中送教到思源学校、郭杜大学城学校、三十四中学送教交流。派郭甲沂老师走进西咸新区支教。三、聚焦核心素养,再提教学质量(一)提升学生素养,中考高成绩稳步提升。每年如期召开语文节、音乐节、科技节等学科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隆重的毕业典礼、成人礼都让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一本上线率81.87%,二本上线100%,中考录取分数前稳定提升。2021年度学生有121人次在语文、英语、体育、美术、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方面获奖,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学校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高三、初三毕业班的家长自发为学校老师送来锦旗。(二)挖掘校内资源,建设生态课程。野生蘑菇、小刺猬、衔泥筑巢燕子都足以证明学校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助丰富生态资源,学校以语文、生物、地理课为主开发绿色生态课程,让学生在校园资源的调查中、在采摘果实的劳动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继而学会建立人际关系。四、严密校园防控,确保师生安全学校重视疫情防控,严格执行“五个一律”管理制度,严格对校园执行消杀排查程序,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在防控演练的基础上,学校按时完成了全校师生的疫苗接种工作,确保校园师生的平安,也为社会防疫尽职尽责。五、2022年工作设想2022年,我校将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双减”、思政课建设、劳动教育要求,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校文化,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特色化发展,积极创建省级示范高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育师生,同心同德,改革创新,积极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特色实验学校。(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切实措施提升现有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发挥好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以新科技楼建成为契机,引入双甲子西大元素,结合浐灞实际,建立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科技文化先进、地域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四)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等途径,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扎实稳妥实施高中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做好中、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提高中、高考优秀率。(五)落实中央“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办好经典阅读节、合唱艺术节、魅力科技节、体育文化节这四大主题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建设“第二课堂”。发挥好基地的作用,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建设好“第三课堂”。(六)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建设高水平篮球、足球、合唱、舞蹈、腰鼓、啦啦操等代表队。积极做好“一校一品击剑项目”建设。(七)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科学、权威、高效的行政运行系统。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促进学校民主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先后获得“西安市绿色校园”、“西安市五四红旗团委”、“陕西思政课建设好课堂学校”、“西安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干预绿色通道定点学校”、“西安浐灞生态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西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德育示范基地校”、“浐灞生态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