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积极提供劳务中介服务。劳务信息咨询·全市劳务市场业务指导·各类求职人员劳务中介·劳务输出、技术劳务承包以及特种工种的技术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28A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强 | |
开办资金 | 676.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9.65万元 | 256.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市人社局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2021年度履行事业法人职责情况报告如下:一、2021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一)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抓好稳岗留工工作。举办“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千企万岗天天网络招聘会”、“春风行动”系列活动145场。其中,网络视频招聘会84场,累计组织8908家企业参会,提供空岗644110个,进入会场726261人次,投递简历19433人次,发起视频洽谈63081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8803人次;举办现场招聘会61场,累计参会企业868家,累计提供空岗27050个,进场洽谈6871人次,初步达成意向935人次。(二)积极推动跨区域人力资源交流活动,缓解我市用工结构性矛盾。深化西安与陕南三市的人力资源合作层次,联合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举办“2021年西安-陕南三市春季跨区域联合网络视频招聘会”,323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9478个;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力资源合作交流,举办“关中平原城市群就业协作2021年春季联合网络视频招聘会”,160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0957个;加强西安、苏州两市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举办“2021年苏陕劳务协作西安·苏州春季网络视频招聘会”,320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8290个。(三)扎实做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工作。开展“2021年春节后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和“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调查”,完成“31个大中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一线观察招聘会供求信息情况汇总”、“部分重点产业企业用工动态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四)不断完善脱贫人口就业台账信息数据监测工作机制。坚持专岗专人动态监测“陕西省脱贫人口就业台账系统”、“西安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数据,优化了系统数据动态更新督导机制,实施每周筛查通报和每月抽查通报,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数据及时动态更新。脱贫劳动力务工信息筛查通报21期,抽查通报数据质量共5期;巩固提升就业帮扶需求落实情况通报6期。(五)2021年重点工作及亮点1.关注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广泛开展校园招聘工作。联合雁塔区、莲湖区、未央区、灞桥区人社部门,举办5场“2021年度‘留西安就业展青春风采’西安市高等院校巡回招聘会”;联合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举办“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2021年春季网络招聘会”、“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2021年初夏专场校园招聘会”,“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累计组织397家单位参会,提供空岗21762个;协助西安思源学院举办了2021年求职大赛初、决赛;联合灞桥区人社局举办了“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2021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按时段推进营商环境考核指标。联合金柚网举办“雇士汇讲雇事企业用工关系探索”为主题的企业沙龙活动,分享新时代下用工模式与用工管理的趋势;通过企业服务微信群、线下招聘会开展企业共享用工需求状况的调查,共回收300份有效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3.全力抓好全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对区县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期满清退等工作进行督导。全市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安置在岗3643人,其中市本级在岗451人,区县在岗3192人,本年度全市公益性岗位新增530人、离职4857人,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年限超三年人员由原先的4250人清退至760人,清退比例达80%以上。4.快速推动劳动保障协理员分级管理工作。协助就业处制定《西安市劳动保障协理员管理实施细则》、《西安市劳动保障协理员分级管理实施方案》,分步骤有序实施劳动保障协理员分级管理工作,已完成全部区县协理员档案移交工作。5.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加快推行“一点存档、多点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本地化升级改造工作。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及人事代理系统的住房公积金、社保补贴模块、养老保险代理模块已经上线试运行。二、存在的问题现有信息化手段不能满足新的就业服务模式。人社大厦现有招聘大厅建设于2009年,其软硬件设施多年未升级改造,工作场地的信息发布大屏、小屏等设施故障频出。同时,西安市公共招聘网作为市本级就业招聘网站,功能单一、升级缓慢,仅能发布招聘求职信息,缺少网上招聘大厅、远程面试等互动功能。目前信息服务上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效果。疫情环境下跨区域就业面临困难。受疫情、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市愿意赴苏就业、以及陕南三市愿意到西安就业的脱贫劳动力总量逐步减少,进一步推进苏陕劳务协作、陕南三市帮扶的工作难度加大。三、2022年工作计划1.做好部、省部署的年度大型公共就业服务,在市本级层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县及开发区共同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及品牌提升。2.提升公共就业服务部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智能大厅改造提升工作。3.巩固现有网络招聘平台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引进国内知名就业服务平台,加强与平台合作,多渠道促进就业。4.密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积极联系市工会、市妇联、市残联等相关机构,组织“扶贫济困”相关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5.内引外联,继续做好“陕甘宁青中心城市人力资源交流协作联盟”、“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力资源交流协作联盟”、“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的各项工作,拓展与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对接。6.积极推动涉贫区县和开发区开展创新劳务输出模式,通过宣传劳务品牌、全市联动、跨区域劳务对接等渠道措施,助企扶困,缓解我市用工结构性矛盾,助推我市乡村振兴。7.加强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系统、现场督促、业务培训等措施,提升区县管理机构和市级单位的管理水平,进而推动全市管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8.创新“西安市公共招聘网”管理工作。在发挥区县、开发区积极性的基础上,尝试引进服务外包,不断扩大公共招聘网的信息质量和专业化服务水平。9.发挥市本级示范引领作用,向各区县推广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开发区,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搭建全市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推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全市信息数据互联互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