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勘察测绘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工程建设提供勘察测绘服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工程勘察·地籍测绘·房产测绘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东段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甘斌 | |
开办资金 | 4172.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12万元 | 17427.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勘察测绘院 | 从业人数 39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1.持续为重点项目提供勘测保障服务。完成西安地铁14号线规划核实测量,5号线东站、6号线南站地形图及管线图测绘,西咸智轨和西户铁路改造专线地面控制测量,热力公司基础地理数据处理,西户、草堂有轨电车1:1000地形图测绘以及周至管线普查,幸福林带综合管廊、地下空间、地铁配套规划核实测量等重点项目。2.大力开展无人机航摄,开拓地图制图业务。一是完成108国道1:1000带状地形图、高新区正射影像更新、北三环“四村”建设、白鹿原民俗文化馆三维建模等多项无人机航空摄影项目,航摄面积342余平方公里,生产实景三维45平方公里、1:1000影像图20平方公里;二是完成29个窑村机场限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项目和临潼区批而未供和闲置32宗地块的机场限高资料技术服务工作;三是完成长安区行政区划图更新和临潼区城市标准管理区域图制作,设计印制西安城区、西咸新区行政区划的丝绸地图。3.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一是自主研发西勘智图综合管网系统,为全院管线数据生产自主版权软件打开新局面;二是与清华大学合作,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采用人工智能和超算技术开展“城市智能感知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三是探索地面沉降监测新技术,开展基于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研究,科学、准确、及时地掌握地表形变信息。4.顺利完成实施村庄规划地形图数据生产。完成高陵、临潼及阎良1:1000地形图修补测780.34平方公里,周至、蓝田、临潼、鄠邑1:2000地形图新测1701.70平方公里,并按照行政村界完成所有区县的数据整理工作,所有数据于2021年11月全部交付村镇处,实现了村庄规划范围内不小于1:2000地形图数据全覆盖。5.持续发挥勘测保障作用。制作完成城市内涝风险空间分布图、西安地势图等专题图,为我市防洪排涝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保障。同时,积极开展地下水日常观测,全年完成潜水动态观测1832次,承压水动态观测2585次,编制提交《2020年西安市地下水动态观测报告》和《2020年西安市地面沉降监测报告》。6.不断提升支撑服务效能。组织技术力量为市局职能部门提供迎十四运15处积水点整治及两条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地形图883幅、管线图929幅,7处积水点范围内地形图447幅、管线图145幅,三环路扩能提升项目影像数据35平方公里、管线图413幅、地形图515幅,电网攻坚项目相关管线图424幅、地形图439幅以及西安市域内铁路线路及场站的相关测绘数据资料。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主动履职尽责,全力保障疫情防控2021年年末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自觉扛起疫情防控重大责任,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迅速反应、快速动员,干部职工勇担使命、下沉一线,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平安健康。一是组织干部职工下沉一线。全院动员,按照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全力保障下沉社区的人员组织。2021年12月23日,组织98名干部职工分别进驻市级防控专班和下沉高新区、碑林区的八个社区,协助开展隔离管控、流调溯源、基层防控等工作。2022年1月4日,116名干部职工再次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就近下沉社区,协助社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把全民抗疫的基层防线。二是开展应急勘测保障服务。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需求,2021年12月25日开始,克服一切困难,组织技术人员连续奋战30小时,完成疫情防控地图制作、数据处理及指挥平台开发工作,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提供西安市城区图和政区图用于研判调度,开发搭建的疫情防控指挥一张图平台也在市疫情指挥部大厅投入使用,建立了全市疫情防控风险区域空间数字模型,可实时获取各个隔离酒店(点)的空间位置、占用房间数、隔离人数、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的具体情况,实现了我市封控区和管控区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化更新,为我市疫情防控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可视化的精准数据支撑,获得了国务院、省、市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三是全力做好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积极联系供应商,全力采购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酒精、桶装方便面等物品,为全局下沉一线的干部职工提供物资保障,同时储备应急食材,坚持每天向我院驻地的碑林区南二环社区人员和我院下沉干部提供免费餐食,助力一线防控。(二)积极保障“十四运”各项筹备工作。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对奥体中心施工进度进行持续追踪,制作正射影像及全景影像162平方公里,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组织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完成16处“十四运”赛事场馆约24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实景三维、正射影像及全景影像航拍工作,为市公安局护航“十四运”安保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制作“17+25”涉赛线路警务站点三维模型、站点分布图以及65处警务站实景嵌入效果图,为精准服务提供测绘保障。四是积极为“十四运”提供测绘产品,无偿向组委会提供文化丝巾1000份、全运会地图及残特奥会地图各1万份,助力全运会圆满举行。(三)全力开展新型基础测绘试点任务。在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立了市、局、院三级工作机构,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赴上海市、武汉市及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多层次的工作调研,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了关键技术的交流对接,完成《基础地理实体分类标准》《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规范》《传统地理信息数据实体化改造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的编制,制定了可实施的总体建设方案,编制完成的西安试点初步设计顺利通过市大数据局会同市委机要和保密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的联合评审。目前,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114.16平方公里传统地理信息实体化改造和72.6平方公里实景三维地理实体数据生产工作。(四)高效配合落实相关重点工作。一是配合市局推进“多测合一”制度改革的落地实施,先后四次向市级各相关部门和局系统各分局、处室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协助制定相关配套文件。二是成立地下管线工作专班,专职负责地下管线信息平台的维护更新和管网专线的数据服务,配合市政处组织开展多次平台培训,并持续为各职能处室和权属单位进行定向数据加工和平台展示。三是组织技术人员按照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完成西安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四是完成天地图西安、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图、文旅手绘地图等200余份出版地图的审核工作。(五)加快推进西安2000坐标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西安2000坐标系建设工作并于2021年6月1日在全市正式启用。先后组织全局系统2000坐标系坐标转换软件的培训工作,向有需要的29个部门分发了文本转换软件,向权调中心、未央分局、临潼分局和周至分局发放了坐标转换软件。同时,在原有CORS系统7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建小王涧、灞源两个参考站,完成CORS中心坐标系统监管平台建设,现有9个站点均已联网调试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向10家申请单位开通了入网使用工作。三、存在问题(一)干部队伍创新求变意识欠缺。全院干部职工普遍存在思想保守、服务意识不足、工作不够专注等问题,不能潜心研究工作高效开展的新方法、新举措,导致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不高。(二)市场份额与业务饱和度下滑。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西安2000坐标系开放使用和“多测合一”推行,全院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占有率和业务饱和度已出现下滑。(三)工作对接和沟通能力欠缺。受技术型工作特点的影响,干部职工普遍缺乏对外交流与沟通协调能力,加之对市局原国土、林业各部门的业务不够了解,有时存在沟通偏差,导致在业务工作配合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四)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全院侧重于生产和经营,对创新与科研水平的提升重视不够、鼓励不足,未能建立有效激励科技人才自主科研与创新的机制。技术人才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生产作业人员也时常忽视对新技术、新设备、新软件的学习与应用,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四、下一步计划(一)强化基层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支部人员配备和基层党员参事议事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考验和锻炼干部队伍,全面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二)保障重点工作进度。一是按照《实施方案》加快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工作的整体进度,年底前完成成果预验收并上报自然资源部最终验收;二是配合测绘地理信息局严把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加强市场监管,修改完善并推进《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过程》地方标准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地下管网信息平台,配合市政处制定管线入库标准,加强数据成果的质量检查;四是深度参与“多测合一”改革,协助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技术标准,优化体系流程建设。(三)提升管理创新水平。持续推进“一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直面全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将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梳理、认真仔细研究、逐个全面解决。破除院发展道路上的沉疴顽疾,转变干部职工的守旧思想观念,创新勘测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新思路,保障勘测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新的一年,面对党的二十大召开、“十四五”规划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和利好政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院将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培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大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全院工作持续向好发展,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为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测绘资质证书:编号:甲测资字61100178有效期至:2026年12月10日编号:乙测资字61501924有效期至:2027年1月2日工程勘察证书:编号:B161012378有效期至:2025年05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