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7-14 18:47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高新区创汇社区D区
法定代表人 王志宏
开办资金 180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8.68万元 1628.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没有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高新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度业务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凝心聚力统领全局高新区第十一小学党支部在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守初心、担使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服务。1.加强政治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十一小党支部在党总支领导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一年来,先后组织中心组学习30次,党员专题学习12次,召开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摆问题、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领全体教师,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求创新的良好氛围。2.严格廉洁自律,推进作风建设。带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言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坚决反对“四风”。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克己制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会议,做到预防为先,关口前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严肃纪律。3.丰富党建活动,践行初心使命。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党支部在党总支的安排部署下精心策划组织学习党史,开展了“红色观影活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近20项,通过舞台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艺术熏陶与道德培养相结合,丰富党建宣传工作的延性内涵。(二)德育工作,浸润心灵塑造全人一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具有十一小特色的德育体系,围绕习惯养成、理想信念、生命安全、感恩奉献等德育主题,引导孩子们正三观、守初心、有责任、勇担当。逐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载体丰富、内容充实、常态开展的特色化德育体系。1.“以身立德”,少队工作固本强基。全面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开展国旗下演讲、我是党史讲述人、自理能力大比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少先队入队等系列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历史使命感。2.“以爱弘德”,德育活动走向多元。以节日教育为切入点,以实践体验为途径,开展“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晚舟早归航”“国家公祭日”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开展“爱老、敬老、助老”等公益服务活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锻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健全人格。3.“以行修德”,劳动教育生动有趣。学校在“四园博乐”劳动课程框架下,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开发校内劳动项目,1-3年级开设家政体验课、厨艺课、自理能力课。并将每周五定为学校“劳动日”,将学校公共区域分配给各年级负责打扫,让学生感恩自然的馈赠,感受劳动的魅力。4.“以思启德”,家校携手聚力融合。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实行“大家访”制,为一年级新生家长开设了《让教育成为看得见的美好》全人家长课堂;利用直播平台,进行了主题为《“双减”之下,如何规划亲子时光》《“双减”之下,如何在家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直播课程,疫情期间开展了《我爱我家》系列亲子课程,共促师生成长进步,增强家校沟通。(三)教学科研,聚焦课堂精准突破以落实“双减”工作为核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推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为重点,不断深化“高新全人课程”,扎实推进课题研究,为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服务。1.聚焦课堂,让生命健康成长。在名校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引领下,高新十一小进行了“我身边的名师”及“生命成长课堂”赛教活动,34人次与“名校+”各校教师同台竞技,促进交流。国际学校各学科送教10余次,派骨干教师指导28人次,常驻骨干教师和干部6人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2.内外兼修,让研究蔚然成风。在全学科教师中持续推进教师“三个一”(一副好口才、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的训练,通过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力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强课前集体备课,“抓实先行课、提升常规课、优化示范课、精选赛教课”,让教师在教研、磨课、实战过程中成长。组织各学科进行作业设计大赛、“三个课堂”教学设计比赛、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微课大赛、教学成果大赛,促进教师群体向研究型教师迈进。3.课题研究,让问题成就具体。2021年,我校教师共参加国家、省、市、区线下培训802人次。学校4个省级课题进入研究阶段。1个市级课题已结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33个微课题已全部结题,并将在新学期开展教学成果分享。4.课后服务,让教育更有温度。学校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前置课后服务顶层设计,形成“1+X”课后服务统筹策略,8大类43个社团及7个校级竞赛队,为学生个性成长与特长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5.呵护心灵,让生命蓬勃向上。对我校单亲、再婚以及孤儿等特殊情况家庭学生进行定向关注,对行为和心理异常的孩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开展“爱+”家长线上咨询,对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监测,让心灵张开翅膀,让生活充满阳光。6.传承创新,让文化熠熠生辉。以“身边的博物馆”为主线,利用13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开发学校“博物馆”课程。其中,“我眼中的兵马俑”“走进碑林”“暮鼓晨钟”等主题的系列课程将语文、美术、科学、数学、音乐等学科进行统整,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激励着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迫切地走进博物馆,切身了解感受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四)服务育人,以人为本情暖师生安全管理工作抓细抓实,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后勤保障工作小处着眼,立足大局,做到服务师生有力度、办好实事有温度。1.安全前置,多措并举。签订四个层级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开展各类安全培训27次,开展各类疏散演练8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率近85%,960人次家长参与志愿护学岗活动。完善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及周边隐患排查管理。餐厅管理科学规范,严格把守食品卫生与质量。2.财务管理,严谨规范。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及纪律,收支规范,账目清晰,专项资金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按时准确核算发放教师工资,及时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障金。3.资助工作,公开及时。认真规范建立贫困残疾儿童档案5人,及时全额将经费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并免收课后服务费。对受助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4.后勤管理,温暖入心。学校推行每周三小时的“暖心假”,研发“一餐两点”菜品,让孩子们不但吃得饱、吃得好,更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卫生。疫情发生以来,留校6名同志的核酸检测及日常生活工作有序进行。二、2021年度取得社会效益学校获得高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通过“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高新区语言文字规范学校”验收工作。荣获陕西省级啦啦操比赛两个团队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学校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1人;区级思政课标兵1人;19人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三、2021年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教师队伍年轻化,在专业能力、家校沟通方面还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学校特色还不够突出。2.整改措施。加大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教师人才梯队;探索“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持续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四、2022年度工作努力方向。2022年,我们将围绕高新全人教育理念,依托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构建以校内循环为主体,校内、联合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以创新驱动引领校内循环。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全人教育”理念为行动准绳,将理念文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本土化探索课程重构、课堂突破,激发教师内生生命动力,发挥其自身优势和潜能,把自我成长与集体成长置入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向内寻求突破为抓手,打造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构建金字塔型人才梯队,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夯实基础。(二)加快形成内外互促的双循环。在发展好校内循环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更高层次和水平的联合体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来打通校内外循环,促进两校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为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小学的再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授予“2021年度高新区文明校园”,“2021年度高新区语言文字规范校”,“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