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4 18:21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提供人才服务。高新区人才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信息调查收集·人事争议仲裁·人事代理·人才市场组织管理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一号都市之门A座603室
法定代表人 魏萍
开办资金 252.64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72.11万元 780.8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实施精准引才政策。全面梳理以往零散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出台《“硬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及其细则,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在创新创业、子女教育、住房安居等方面,给予人才多维度支持保障。(二)突出特色人才培养。结合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精准实施“硬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程,涵盖产业领军、企业经营、高端金融、公共管理和专业技术等人才队伍,目前已认定6600余名“硬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新增认定市DE类人才1.7万余名。(三)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推荐6家人力资源公司申报2021年度省级人力资源诚信示范机构,最终获评2家(全省共10家);推荐9人申报2021年度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最终2人获评(全省共10名)。(四)加快人才平台建设。推荐21家企业申报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获评6家(占全市60%);全年新增34家就业见习基地,居省市第一;推荐申报24个(名)中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五)开展特色品牌活动。举办招聘活动418场,共服务求职者46.7万人。其中,网络招聘会350场,参会企业17340家次,岗位135万,求职人数66.5万;现场招聘会49场,参会企业2600余家,释放岗位1.1万个,求职人数近1.4万人;举办直播带岗活动19场,累计浏览量3885万人次;以中国西安人力资源产业园为载体,举办38场“丝路人才荟”等系列人才活动,内容覆盖政策宣讲、投融资讲座等方面,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六)就业工作有序推进。通过落实惠企政策、开展就业扶持、推进乡村振兴、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全面推进就业工作。累计为6300余人办理《就业创业登记证》、社保补贴相关业务,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200余人。(七)不断打造“高效窗口”。在全省率先实现“人社大通办”服务模式,实现社保、医保、人事、人才202项业务“一窗受理”,各政务服务站“同步通办”。以高新区政务大厅、街区服务站、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形成了“1+8+12”(1厅、8站、12中心)的分级经办体系,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镇街,目前分级经办覆盖率达92%,自全面下沉以来,共办理各类高频业务1.8万件,平均5分钟即可办结。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1年,我中心存在西安人力资源产业园高新园区优惠政策不够完善,人力资源机构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尚未形成。2022年,中心全面聚焦“四个高新”战略安排,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生态营造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人才、科技、金融、市场有效衔接,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构建海纳百川的人才高地,为高新区加快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证书编号:610000000009号有限期限:2026年04月1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