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硬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西安市硬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4 16:3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硬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硬科技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立•硬科技产业创业咨询、创业孵化、技术支撑、投融资服务•硬科技产业技术研发组织申报•硬科技产业化项目组织申报•硬科技智库建设•硬科技人才培训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238号宏府大厦B座9层
法定代表人 王文斌
开办资金 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71万元 14.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西安市硬科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以推动硬科技领域企业发展、创新基层硬科技服务模式为主要抓手,围绕全市“十项重点工作”科技创新相关任务及2021年度局科技工作相关要求,全面落实西安硬科技品牌建设、企业发展及产业促进。全年主要围绕产业链推进、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科技活动筹备等方面开展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一)围绕秦创原建设及产业链推进,做好科技服务及业务支撑一是协助科技局硬科技产业处,完成了“人工智能技术攻关项目”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的征集、汇总、评审、答辩等工作。二是根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要求,配合硬科技处完成“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及解决方案”征集,共征集到解决方案及技术需求共计80余个,协调人工智能联盟完成西安“秦创原”人工智能产学研成果对接会筹备。三是根据《西安市科学技术局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工作督考办法》的工作要求,围绕我中心重点工作,进行具体任务具体分解,细化量化任务指标,以期以高要求高标准完成任务。(二)积极筹备科技活动,办好硬科技创新大会及科技博览会一是积极落实硬科技大会筹备工作。配合2021年硬科技大会硬科技企业峰会筹备组,启动2021年度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企业征集,全面梳理企业信息并完成全国硬科技企业之星推荐及邀请工作。严格按照规程制度及审计要求,完成2020年硬科技大会的验收审计工作,跟进尾款结算。二是全面落实科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根据局工作要求,积极对接招标公司及设计单位,从项目招标、展区设计、企业邀请、项目验收及财务审计等方面落实好第15届科博会的筹备及西安科技展区的参展工作。(三)深入开展企业调研,积极组织企业互动基层科技单位作为科技服务的“末梢神经”,是落实科技政策的重要环节,是反馈科技情报的“感受器”。2021年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要求,硬科技中心多次组织企业调研,积极联络企业,服务企业。一是完成对“2020年度西安市科技产业化计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推进工程项目”涉及企业的问卷调研。本次调研针对立项的32家项目单位发放问卷,重点调研企业开展科技研发项目的痛点和对基层科技服务的需求情况,并将调研数据形成调研报告。二是完成对2020年度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获评企业的走访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企业年度发展、未来规划及对科技服务需求等方面,对获评2020年度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的50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及电话回访,在了解企业最新信息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心与企业的联系,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四)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充实硬科技队伍自2019年以来,硬科技中心围绕自身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发力,力求做实基层硬科技服务,深化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一是完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根据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相关规定以及硬科技服务工作需要,中心以全面扩充机构人员专业服务领域为原则,于2021年度新招聘两名人员,并对两名人员进行初步的岗前培训,待入编手续完备后充实到综合管理和产业研究岗位。二是适才适岗,适时调整硬科技服务队伍。目前中心无内设机构,为后期硬科技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中心人员按职能主要划分为综合管理和产业研究两大方面,全力支撑局科技创新相关工作,扎实做好基层硬科技服务。(五)全面配合和支撑局业务处室的各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中心人员工作借调,目前共派出两名人员全面支撑局硬科技处及秦链办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局各处室,完成局工作对外汇报、宣传等工作PPT材料整理。年度工作亮点第15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于2021年7月9日至11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按市科技局工作安排,硬科技中心承担西安科技展区的参展工作,展区面积240㎡。本次科博会筹备时间短、邀请任务重,中心群策群力,有针对的遴选参展企业,合理规划展区,受到观展人员的好评。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展示丰富场景应用。为突出以“‘硬科技’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会议精神,西安科技展区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层技术和前沿领域,选取了“AI+教育”、“AI+农业”、“AI+健康”、“AI+大数据”、“AI+安防”、“AI+机器人”六大人工智能典型落地场景,集中展现了我市人工智能产业算法与硬件深度融合、场景应用加速落地的新业态。二是突出产业推介作用,扎实做好服务工作。为突出科博会交易推介的作用,本次西安展区以参展企业和参展项目为展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形成立体宣传效果。本次展会共邀请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及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3家,覆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硬科技中心在组织参展过程中,始终将企业诉求放在第一位。在筹备阶段,设计并收集企业参展需求表,建立好参展企业微信群,充分理解并及时沟通企业诉求;展期内,落实好参展细节,并将参展企业和项目情况汇编成册,在会场各个展区前台摆放宣传;展会后,第一时间反馈参展效果,答谢参展企业。中心服务工作得到各参展企业的充分肯定。三是注重展览展示效果,展区互动氛围热烈。为体现科博会展览展示的效果,最大化提升展区企业影响力,本次布展专门邀请了三家互动性较好的企业项目,安排在展区视觉正面和主要动线交汇处进行展示。其中,奇点融合信息科技的AI肢体动作识别与人脸抓取技术和维塑智能科技的3D形体与健康管理仪,受到了嘉宾和观众的极大关注,现场互动氛围热烈,进一步带动了展区参观人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硬科技服务团队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自2019年至今,硬科技中心服务团队人员一直有流动变化,新进人员经验有限,整体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需加强培训及对外学习交流。(二)产业链推进缺乏专业服务团队支持硬科技产业推进工作相关的领域跨度大、涉及面广,尤其是目前正在推进的人工智能及增材制造领域均为多学科交叉的复杂产业链,需要综合性和专业性人才兼备的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及专业的服务。(三)基层服务模式仍需创新及突破目前因疫情及人员配置等原因,中心人员对外学习及交流机会较少,信息较为闭塞,基层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及突破,应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因地制宜,总结及建设适应我中心的基层科技服务模式。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硬科技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一是通过对外学习交流,进一步培养团队人员能力及素质,练好兵,抓专业,做实事。二是通过硬科技大会、科博会、项目申报等工作机会,抓住重点硬科技企业和项目,进行分类整理、跟踪反馈,建立交流渠道,摸清产业特点及现状,制定对应的专业化服务模式。持续推进“硬科技中心牵头、专业服务机构下沉延伸”的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创新。(二)利用外部资源,推进工作实施依托增材制造智库支撑专班及各类专业联盟、协会,全面梳理西安市增材制造产业链结构及企业图谱,积极开展、参加各类产业链相关企业交流对接活动,获取市场第一手信息资源,为政府政策规划提供真实有效的意见建议,全面完成局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工作。(三)深入企业调研,落实硬科技服务根据目前软课题研究及对西安地区企业的调研反馈,企业有项目申报门槛高、科技活动数量少、目前科技活动形式单一、科技政策宣传不够等意见,为更好的做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解决好企业所需,深入企业调研,落实硬科技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中心硬科技服务能力,一是整合与企业的联系渠道,保持积极有效的动态沟通,避免无效繁杂的对接;二是建立各产业链不同领域专业群,以便于政策信息的上传下达,科技活动的组织等。(四)积极配合处室,完成重点工作配合局硬科技处,做好“人工智能试验区”服务支撑工作,做好各类科技项目的跟进工作以及硬科技大会、科博会等科技活动的筹备工作。配合秦链办,做好增材制造产业链推进工作,做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根据局里统一部署安排,做好下年度重点工作分配任务的承接和实施工作,主动承担其它临时交办事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