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

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2 11:11
单位名称 西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处置提供保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信息收集、派遣和处置情况监督核查·群众投诉受理·业务人员培训
住所 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万红芝
开办资金 3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72.32万元 653.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全年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全面推行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一)启动平台试运行,分批开展系统培训2020年11月,市级数字城管正式启用新系统运行,后逐步在雁塔、碑林、临潼开展了应用培训及试运行工作,根据三区试运行情况,起草并向全系统印发了《关于全面部署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的通知》(市城管发〔2021〕16号),分组前往各区县、开发区城管局部署市、区县(开发区)两级数字城管平台软件,对各级平台坐席员、科所队经办人、采集员分期分批开展系统应用培训。2021年4月起在全市城管部门全面试运行。(二)三级业务协同办理,各级部门联合协作一体化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基于西安市政务云平台建设,采用市区两级部署平台,街镇级部署全移动模式,实现了三级业务协同办理。覆盖全市21个区县(开发区),区县平台既可独立办理各自业务,又与市平台一体运行、信息共享。目前纳入一体化平台管理的市、区县、街镇三级城管责任单位共有近6000个。自平台全面运行以来,累计共计接收上报案件22万余件,处置率达98%以上。(三)新系统三大提升,案件处置灵活高效一是案卷办理流程实现了需求定制,系统应用具有了较强的灵活性。二是加入自动智能派遣模式。三是实现移动化业务派遣处置。(四)优化完善网格图层,明确区域管理责任为实现各级城管部门责任区域无缝对接,清除管理真空,我中心对城管执法行业管理网格图层存在的“管理空白”问题区域进行细致梳理,妥善处理管理区界争议,明确区域管理责任,2021年5月推动召开了城市管理区界争议问题集中协调会,进一步推进“管理空白”问题区域行业管理责任主体的确认。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中责任主体明确的问题自动化任务派遣,信息流转速度快,图文一体,问题办理过程“一目了然”、问题派遣“一杆到底”。(五)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完成数据对接工作根据实施方案要求,2021年10月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完成了与西安市社会治理平台业务系统对接工作,实现了数字城管平台与社会治理平台的案件互派。截止目前系统对接测试正常,接口运行稳定,达到了市综治办考核要求。二、推进城管部门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一)完善城市防汛系统,实现现场指挥调度为满足我局城市防汛应急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城管部门城市内涝防汛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局主要领导指示精神,2020年7月启动了城市防汛指挥展示系统建设。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汛系统,我们同排水处多次协调市水务局、气象局和市大数据局,接入了西安市城市实时气象、雨量、气象云图等数据资源,以及城市防汛相关监测数据,结合GIS地图,指导开发了城市防汛和扫雪除冰综合指挥展示系统,基本能够实现积水点、雨量监测点、视频监控、防汛人员等信息的一张图展示,利用手机APP实现现场指挥调度等功能。(二)积极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整合城管行业视频监控资源。根据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整合城管行业视频监控资源的有关要求,我中心积极推动全市城管系统重点行业、公共区域领域视频图像资源建设接入工作。截止2021年12月底,我们已对接了碑林、莲湖、未央、航天等十多个区县(开发区)城市管理部门和市政设施管理中心、路灯照明服务中心、快速干道中心等三个局属单位,以及六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视频系统。本年度,市级数字城管视频平台,共新增视频资源80余路。针对城市扫雪除冰专项工作,今年9月份,配合雪亮专班,还开发设计了,雪亮视频扫雪除冰专属应用子系统。该类资源基本涵盖了所有主要城市道路和重点区域,为我单位扫雪除冰专项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撑和业务保障。三、持续做好群众投诉受理工作(一)一体化平台助力服务市民,问题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市级数字城管平台通过及时收集转办市民群众通过12342城管热线、西安城市管理微信服务号和西安城市啄木鸟有奖投诉系统咨询投诉的各类问题,并依据处置规范和行业责任网格,快速定位责任单位,问题直达一线处置人员手机,办理效率大幅提升,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市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共收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40.8万件,其中市级平台20.2万件;区县平台20.6万件。(二)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城市啄木鸟稳中有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的工作理念,中心不断对“城市啄木鸟”有奖投诉平台和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根据工作需要在研讨后为“城市啄木鸟”中增加了户外广告及门头牌匾、共享单车乱停放、沿街晾挂、违章接坡、早夜市管理问题、重点场所周边乱象等投诉小类。数据显示啄木鸟有奖投诉活动的开展很好地配合配合我市迎十四运专项保障工作,其社会效益远大于预期,同时也是非采集作业范围和时间的完美补充。2021年新增注册7000余人,目前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5万人。运行至今,我们共收到上报问题15.9万件,累计兑现奖金32.4万余元。(三)做好12345市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对12345热线平台原“市城管局”与“市市政局”平台账号进行了合并,统一接收、转办“市城管局”12345市民热线日常工单,同步印发了《12345热线工单办理工作规范(暂行)》(市城管办发〔2020〕39号),推进了市城管局12345市民热线工单办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四)协助完成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治活动。根据《城市管理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市城管发〔2021〕120号)要求,为切实做好群众反映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工作,对群众投诉类别进行了全面梳理,将窨井盖缺失、道路塌陷破损、雨水污水设施堵塞、行道树倒伏断枝、灯杆破损、广告牌匾脱落(倒挂)、燃气热力管网破裂且影响安全等29类安全隐患问题,纳入了紧急监管案件进行监管,并在数字城管App开设“紧急监管案件”模块,便于机关各处室随时查看问题的进展情况,同时将安全隐患问题定期移交相关牵头业务处室,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期间,接收并移交市民反映城市管理领域安全隐患问题300余件。(五)依托系统数据分析建立多方位通报考核机制。今年我中心紧紧围绕“用数字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定位,对日常受理发现的突出问题、高发时段、高发点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规律、破解难题,努力提升数字资源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原有的数字城管专刊基础上,还积极配合创文工作建立周通报机制,配合迎十四运保障工作参与月考核工作,配合城市供暖保障工作。(六)指导各区建立采集队伍,高效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函〔2020〕76号),各区县建立了信息采集队伍,巡查发现问题后通过“数字城管App”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目前已有20区县建立了信息采集队伍,19区县有效开展了信息采集工作。四、积极响应暖城行动,深化城管地图服务。我中心积极响应“服务市民、温暖城市”行动,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依托政务云资源,深度打造城管地图应用,完善城管业务的便民服务功能,为民解难题、办好事、办实事,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持续推动功能开发,升级体验服务市民城管地图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城管业务数据与互联网地图相结合,以“服务至上”的理念为西安市民打造一幅更贴近生活更人性化的“便民利民生活地图”,切实打通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积极完善数据标注,优化管理贴心便民。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激发城市活力,规范市场秩序,西安市城管局将全市63个蔬菜早市点位、2919个公厕、120个公园、1585处放心早餐点、51处夜市烧烤经营区、73处食品摊群点、105处夏季瓜果临时销售点等服务点一一搬上了“城管地图”。(三)对接i西安APP,共同推进便民服务中心配合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i西安”APP公共服务应用接入工作的需求,与西安市大数据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开展接口对接工作,全量提供城管地图服务数据,方便市民日常生活,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公开更多信息,与广大市民共建、共享智慧城市新生活。五、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一)创新做好群众投诉问题的受理转办督办工作。设立12345工单受理前预判岗位,加强与12345热线办的沟通交流;建立健全“超期工单典型案例每周通报”、“争议问题现场核实”、“每月定期总结研判”等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城市啄木鸟”和微信投诉受理工作;在“数字城管APP”开设“知识库”,将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群众投诉常见问题等进行系统梳理,按不同行业类别进行有序发布,便于查找有关资料,提高工作效率。(二)推动构建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新格局。从整体技术架构和数据底座入手,积极参与全市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一体化数字城管平台功能,继续推进全市城管系统、雪亮工程已建视频资源整合,调整优化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和网络布局。(三)拓展提升数字城管指挥调度能力。健全“数字城管APP”信息采集月通报制度,探索开展城市管理问题专项采集工作;调整部分数字城管坐席人员岗位,专职开展信息采集工作;继续推进城市管理行业网格划分工作;安排专门人员,参与做好扫雪除冰、城市防汛等专项应急工作的指挥调度、应急值守、视频监控等工作,为城市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支撑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