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2-07-12 11:01
单位名称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美化城市环境提供科技服务。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型环境卫生设施环境质量检测和监测·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环境卫生规划编制·环境卫生标准制定·环境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收集、交流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西段154号
法定代表人 杨海平
开办资金 36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06万元 130.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基本情况(一)科研机构转型取得了重大进展。2020年市委编办批准与市轻工业研究所进行整合后,我单位的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加强,在此基础之上,在2021年度科研工作中的规模,单位有环境卫生专业研究机构向城市管理综合研究机构的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二)检验检测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2021年我单位共完成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蓝田焚烧厂、高陵焚烧厂、鄠邑焚烧厂、维尔利餐厨处理厂、西安市三民村垃圾中转站、西安市粪便预处理厂等7个点的年度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共获得检测数据1500余香个;完成3批次26台仪器的设备计量检定,完成3次外部业务培训,包括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环协业务培训。尤其在市城管局安排的临时监测任务中,我单位全体职工在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情况下,通力协作,迎难而上,各项数据如期完成汇报,圆满完成了这一临时性的紧急监测任务。(三)积极为环卫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继续就我市“十四五”时期环卫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等方面建言献策。完成对全市环境卫生机构、人员、设施、运行现状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为《西安市“十四五”环卫事业发展规划》和《西安市环境卫生工程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四)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自我所标准化研究部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领域的智囊作用,先后主持编制西安市地方标准《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西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策研究》,《关于研判其他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置法规依据的报告》。参与编制《城镇公共厕所管养作业规范》《西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对策研究》课题的报告。同时,向市城管局规划科技处每月按时报送《标准化工作简报》(第二十四至第三十三期),及时汇报工作进展。(五)期刊出版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围绕“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传递信息、展示形象”的办刊宗旨,继续做好《西安城市管理》的刊发工作,在突出政治性、业务性、时代性和指导性的原则基础上,注重思想建设,加强舆论宣传。本年度已成功按期出刊5期,刊发文字40余万字,图片约400幅,刊物内容详实,可读性强,在全系统得到了一致好评。(六)顺利办好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2021年科研所承接了市城管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将此项任务下达至信息部。所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开专题会议部署了工作安排。派专人积极与上级单位和之前的举办单位沟通对接,全程从策划出台实施方案、组织报名到开班开课,服从疫情防控要求,多次与陕西省继续教育网站技术人员联系,克服了后台系统操作的障碍,付出巨大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全局233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七)积极发挥运行监测职能与作用。我所运行监测部在2021年参加了西安市生态委生态环境治理督查工作。主要负责我市灞桥区和临潼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在市委宣传部创建文明城市督导工作中,积极参与,为西安市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技术力量。二、2022年度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2022年是“十四五”的第二年。作为我市环卫科研领域的主力军、排头兵,市环卫科研所将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继续深化从环卫科技研究机构向城市管理综合机构的改革,以下功夫:(一)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国家领导人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深化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成效,不断净化政治生态,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坚强保障。(二)着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全面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力求在招才引智上取得突破,汇聚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快把科研所建成为全市城市管理领域的人才高地。力求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打造一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科研队伍,造就一批能够体现“西安观点、西安智慧、西安价值”的科技人才。(三)着力在提供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环卫标委会在我市环境卫生治理中的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优化完善环卫标准体系框架,积极开展地方标准立项、申报、修订和复审,加速推进我市环卫标准化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开展西安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运行管理规范》编制,填补在建筑垃圾全过程管控关键节点上的空白,推动实现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的规范化运行和科学化作业。同步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引导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协调发展。(四)着力在发挥监测作用上下功夫。积极应对我市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的转变,加快推动环境卫生监测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拓展监测项目,提升监测能力,发挥监测作用,力争取得环境质量全领域监测资质,为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范运行提供更为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持。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前端、中端处置体系的监管监测方式,适时开展试点工作。(五)着力在提升期刊影响上下功夫。坚持机关办刊指导原则,紧扣城市管理职能定位,按照突出政治性、业务性、时代性和指导性的办刊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确保完成《西安城市管理》的年度编辑发行任务,努力将期刊打造成城市管理领域重要的宣传阵地和联系城市管理工作者的桥梁纽带。2021年度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不涉及诉讼、社会投诉等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书》,有效期至:2026年11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