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服务。假冒专利案件查处、纠纷调解;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专利快速维权;专利导航、预警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68号西北国金中心B座23层 | |
法定代表人 | 李铨 | |
开办资金 | 7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3.3万元 | 29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完善细化维权与保护协作工作在继续与行政管理、知产法庭、仲裁、市贸促会等机构合作的同时,今年中心继续从协作机制建设和程序细化两方面着手完善协同保护的工作机制。经省知识产权局同意和陕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批准,中心7月成立了陕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西安分委员会,通过西安分委员会办理调解案件16件,涉及金额超过200万元;经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5月中心成为市中院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组织,受西安知识产权法庭委托开展诉调对接案件8件。中心完善了专利侵权判定咨询、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援助、海外维权等工作制度,建立了维权专家库和调解人员队伍。截至目前,中心协助西安市知识产权局完成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立案150件结案151件,处理商标侵权案件27件,出具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意见书130份,开展专利侵权判定咨询12件,开展专利纠纷调解15场次,实施维权援助12场次,开展海外维权工作1次,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口审5件。在“十四运”期间,中心人员还协助了市知识产权局开展“十四运特殊标志专项行动”执法活动4场次。年内中心还与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专业市场的培育工作。2.稳步推进预审服务工作1-11月,西安中心新增预审备案主体182家,累计备案主体达到482家;接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快速预审请求978件,预审受理678件,预审合格552件,处理时限均保持在7个工作日以内;全年接受申请人、代理人电话沟通咨询约1800余次,网上咨询430余次,通知书回复千余次;中心缩短企业机构备案时限,对业务程序进行优化和规范,制定《预审服务部预审操作手册》、《申请主体预审案件自检表》等,严把案件审查质量;出台《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备案企业、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全年开展预审宣传培训10余场次,受众万余人。3.积极开展综合运用及公共服务工作在确定专人、配备专业检索工具的基础上,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分析和专利导航工作。中心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了“金属露天矿无人开采技术及装备”等3个专利导航项目,编制发布了2020年度《西安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参与了西安市知识产权地方标准-西安市专利信息咨询服务规范的起草制订工作,承担了国家局重点项目-“西安市面向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指标体系设计及验证”课题研究任务。中心加大公共服务工作力度,参与了西安市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指标推进工作,对“西安知识产权信用服务平台”和“知信通”公众服务小程序进行了升级改版重点增加了“十四运”有关特殊标志内容,举办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方面12期专题培训和座谈活动,培训参与人员超过2万人次。中心对知识产权专家库进行了扩充征集,组织专家开展了多次项目论证和咨询服务工作。中心通过编印政策法规资料、网站微信公众号、调研走访、制作发放宣传品、专题推介等形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公共服务活动,受到了企业和社会大众的欢迎。加强条件建设不断巩固提升自身能力中心按照要求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安全工作,配置了防火墙、防病毒软件,按期按制度开展网络监测和安全检查。中心人员按照要求参加国家、省市局的业务培训和会议,参加职业资格、职称、技能培训。中心定期向上级报送业务数据和工作案例。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中心保障条件持续向好,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二、保障十四运等重大任务完成情况按照我市和局党委关于保障十四运工作的有关工作要求,中心完善内部疫情防控的各项制度,按照疫情管控要求做好日常的防疫物资储备、疫苗注射、人员管理和核酸检测工作。配合市局保障十四运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中心抽调2名同志外派工作,均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三、创新工作及成效1、调整拓宽预审受理通道推动企业创新针对部分创新主体受专利技术领域分类限制预审案件不能受理的痛点问题,去年中心积极向国家局申请扩展了预审服务可受理的专利技术领域分类,2月国家局批准保护中心IPC分类号扩充到40个,确保了可受理的专利技术分类涵盖了热工院、陕汽集团、西电集团、法士特等西安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以及光机所、飞机强度研究所、有色院等科研单位和诺瓦星云、赛隆金属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科技企业,更大程度地满足了西安创新主体的专利预审需求,后半年企业递交中心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设立陕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西安分委员会2021年7月,经省知识产权局同意,陕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批准中心成立了陕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西安分委员会,成为西安市知识产权领域首个专业人民调解组织。作为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西安分委员会将与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等途径形成合力,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快速、灵活的解决渠道,着力破解知识产权保护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3、中心成为市中院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组织2021年5月,经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沟通,中心成为市中院知识产权纠纷特邀调解组织。目前,在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下,中心受理了8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案件,并调解成功6起。该批案件涵盖了商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类型,是中心与西安知识产权法庭建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后法庭委派的首批侵权纠纷案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