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发布时间: 2022-07-11 11:32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建西街69号
法定代表人 王淑君
开办资金 4060.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44.01万元 3780.4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或完成宗旨和业务范围等事项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一保人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以“五化”催生新变化、“五+”赋能新征程。加强“系统化”学习,“党建+”铸思想之魂学史力行践初心1.“学”字当头。结合院史,班子成员讲党课4次,理论学习29次,全年撰写心得体会106篇,人均完成学习笔记3万字,提高教师队伍政治修养整体水平。2.善作善成。1名党员在省委组织部“讲好党史故事助力追赶超越”主题演讲竞赛中获一等奖,1名党员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市级“党员示范岗”,2名党员获市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名党员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学党史悟思想”系列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展现一保党员风采。院党支部第一党小组被市委理论讲师团、“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进行全市通报表扬,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完善“规范化”保障,“制度+”固强园之本园所管理规范化1.园务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召开行政会30次,支委(扩大)会22次。院纪检工作室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管理,全程参与招生、工程招投标、评优评先、职称认定和教师招聘等工作18次,公布信访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教师来访,织密“近距离监督网”。2.财务管理。认真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及时进行报账审批手续和记帐、对帐、结帐、原始单据的汇总。按时核算、公示幼儿伙食账目明细,严格按照纳税规定完成各项税收的上报及缴纳。3.人事管理。深化教职工积分制管理,将工作目标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将积分结果用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等方面,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组建院2021年度初级教师职称评审小组,完成10人二级教师认定、1人二级教师职称确认、5人一级教师职称晋升考核评审、2人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师资培养规范化1.基于教师成长规律。聚焦不同层面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国家、省、市、区、院五级培训体系。以新入职教师角色转换为目标,系统开展专项培训25次,参与教师275人次;以激发新手型、骨干型教师内驱力为目标,通过网络研修、观摩教学、特色展示等形式,开展院级培训49次,受益教师4802人次,参与省内外培训35次,受益教师216人次;以发挥卓越、教育家型教师辐射引领作用为目标,成立市级、院级“名师+”研修共同体2个,重组院级工作室5个,各级各类工作室(坊、研修共同体)开展送教送培活动47次,受益教师6643人次。2.基于专业发展评价。以省级示范园复验工作为契机,依托省市区院各级各类赛教评比活动,开展技能练兵8次、分层考核5次,助力教师系统训练、快速提升。其中,1人被授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1人被列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获陕西省、西安市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4人被分别认定为西安市卓越、骨干型教师培养对象;3人被授予碑林区学科带头人称号、3人获碑林区教学新秀、5人获碑林区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施“立体化”育人,“德育+”立保教之基(一)健康“点”上突破保教并重,保育先行。细化一日管理,实行班级人员共保、轮保,强化全日健康观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保育视频资源库》,增加膳食营养、疾病预防、急救知识等内容,兼具观赏性、通俗性及规范性,收集保育案例10篇,开创健康教育新模式。家园“线”上延伸1.科学指导明方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求及家长实际,针对疾病防控、安全教育、幼小衔接、政策解读等,开展线上线下家长学校6次,召开家长会61场次,参与家长3000余人次,构建家园互通、相互协作的教育共同体。2.资源共享聚合力。在摇篮文化引领下,持续盘活家长教育资源,打造家园命运共同体。本学年吸纳家长社团成员74人,参与线下线上社团活动35次,利用摇篮艺术节、毕业典礼、建党活动等,搭建家园连心桥。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486节次,参与家长486人次,发挥教育合力,助推家园合作良性发展。3.引领发展树典型。发挥“家长积分制”作用,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会、伙委会、升旗仪式、家长值周、家长学校等项目积分,评选“一保好家长”147人,延展家园共育生命力,共促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五育“面”上覆盖1.德育内化于心。以节日教育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在灿烂阳光下·做红色保育生”“我爱劳动·种养小达人““藏陕心连心携手话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27次,感受红色文化,在幼儿小小心灵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幼儿心中。2.智育稳步发展。坚持“幼儿为本”,主题教学中充分体现“玩中学”的理念。以“三维两点一合力”评价网格为抓手,以日常观察评价与学期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系统科学开展幼儿发展评价。本年度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发展测评1306人次,形成分析报告401份,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幼儿全面发展精准“导航”。3.体育活力释放。开展春季运动会、“摇篮星光杯”园际篮球联赛、大班幼儿足球联赛、户外活动展示、冬季全员跑操、亲子运动推送等活动,提升运动趣味性,培养幼儿拼搏意识,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本年度评选“摇篮健康星”62名。4.美育成效卓著。举办首届“摇篮艺术节”,设画展、童话剧、舞蹈、合唱等四大专场活动,参与幼儿、家长1296人;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制作主题墙20个、楼梯墙面展示作品30幅、公共区域儿童作品124件,为幼儿创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5.劳育实效增强。梳理不同年龄段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路与途径,确定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手工劳动、社会性劳动等教育内容,形成日常劳动教育、班级重点值周、家庭劳动打卡、社区服务记录“四维一体”劳动教育框架,在综合主题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发展。筑牢“常态化”防线,“法治+”兴园所清风架设作风建设“高压线”1.加强廉洁自律。结合“纠正四风”“以案促改”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组织开展专项纠治工作并认真填写《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问题自查表》《节假日提醒“四风”问题自查表》。分批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监督自律能力,守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这块政治“责任田”。2.守好师德底线。全员签订师德承诺书,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的首要条件。常态化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法规和师德先进典型优秀事迹的学习,年度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教育10次,参与教师979人次,进一步涵养师德、锻铸师魂。把牢安全稳定“警戒线”1.疫情防控,规范有“尺度”。制定“两案九制”,并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方案更新完善防控预案10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14次,全员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8157余人次;摸排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返19200余人次;上报疫情防控相关资料810余份;组织多场景、实操性防疫演练2次。制定《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关于≥3岁幼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案,对符合加强针接种的教职工实行销号制度,确保“应接尽接”“应接快接”“周周清零”。2.园所安全,长效有“力度”。完善值班领导职责,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全院共设399个监控点,每周进行一键报警测试,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监控检查。累计开展日查、周查、月查270余次,消防设施检查12次,校卫队员专项培训10次,严把安全“意识关”“责任关”,全力筑牢安全屏障。注重“特色化”发展,“文化+”绘摇篮新景(一)同行交流、“三名+”工程,辐射摇篮文化温度以带动区域内外学前教育发展为己任,依托“三名+”工程,与碑林、新城、曲江、经开、阎良、航天基地等区域的10余所幼儿园深度合作。持续开展专家送培、教师送教,探索疫情背景下“三名+”送教送培新模式,以“云”端为媒介,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举办线上线下活动20次,受益教师2000余人次。“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21年,我们与疫情共存,很多人开始最美的逆行,进行最长的坚守。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体一保人凝心聚力,有付出、有汗水、有喜悦、有收获。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未来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做好孩子的事情,以红色摇篮精神,指引立德树人之路,迎风而上、蓄势生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西安市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证证书有效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情况:无。受奖惩情况:陕西省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幼儿园;陕西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陕西省幼儿园优质教科研基地;“学习强国”优秀学习管理组等15项省、市、区级荣誉涉及诉讼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