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7-08 18:34
单位名称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机电、数控、会计电算化、园艺、畜牧兽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机电、数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会计电算化、园艺等学科中专学历教育·车工、电工、焊工、钳工等技术工人培训·相关技能培训及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鱼斗路251号
法定代表人 李教社
开办资金 5894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333.7万元 43095.8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59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党的领导不断强化。组织党委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0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全院动员大会,打造“党史文化宣传长廊”,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96项,一批师生关注的医务室正式运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教职工大病医疗救助等问题及时解决。精心策划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我院“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活动,被市委组织部“古都先锋”专题报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新建校园“廉文化”长廊,组织4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党史党规党纪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廉,为学院的健康发展提供政治纪律保证。2.推行红色文化育人。学院党委推行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打造课程思政课堂,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传递精神力量;打造学生第二课堂,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展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打造线上红色课堂,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方式,推送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时时、处处参与红色基因传承。“崇尚英雄”思政课教学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转载,省教育厅在全省推广展示我院红色文化育人经验。3.提质培优全面实施。召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交流会,明确专业群建设目标和方法体系,为争创省级“双高”奠定基础。制定建设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作季度报告、台账式管理机制,更新任务进度,积极推进24个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共设606个目标点,均已全部完成。4.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启动“双高”建设,发挥核心专业引领辐射作用,汇聚多方办学资源,加快建设“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服务我市“6+5+6+1”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布局三级专业群建设体系,申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新专业。加快推动中高职衔接,申报联合办学专业12个。深化学分制改革,制定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2021级学生全面试行学分制。遴选2021年院级在线开放课程40门,培育重点课程10门。新增《创业实战训练》等双创课程33门,我院教师开发的《创新创业仿真综合实训》《理财与人生》两门课程,获批省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实现上线运行,面向全国高校公开选课。5.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深化教材改革,健全教材选用机制,实施《教材征订发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学院教材选用委员会,选用教材597种。开展专业群精品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开发了一大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推行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运行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对学生实习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学生实习备案制。实验实训室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了每日巡查、专项检查相结合,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无安全事故发生。6.赛教融合以赛促教。积极开展院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选拔、培育优秀团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荣获高职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1项入围国赛。组织课程思政大赛,引导教师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各二级学院(部)参与率达60%,形成了“健康中国,从‘防’做起——免疫预防课程思政”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申报《“校企协同专创融合”高职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7.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建立健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机制,我院学生在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省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国赛二等奖2项。8.科研能力稳步提升。完善科研制度,修订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推进科研队伍建设,组建科研骨干团队,立项骨干项目22个。拓宽院内外课题申报渠道,立项省市课题20项、院内科技项目23项。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举办的“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中,我院生物与医药学院教师张璐璐的“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被评为最具转化潜力项目。9.师资建设有新高度。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开招聘、进校园招聘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54名。1人荣获陕西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师荣誉,1人入选十四运火炬手,1人入选西安市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库,2人入选西安市社区教育师资库,2人入选西安市老年教育师资智库。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学院编制总量控制备案得到市编办审核通过。10.服务学生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大学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系列学习教育活动,5000多名学生参与,500多名学生获得表彰。我院生物与医药学院学生马康利被省教育厅推荐参评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举办“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等校园活动28项,向省委教育工委推送优秀案例2篇,推送心理情景剧2部,均获省级三等奖。积极开展评优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向上,评选省市级优秀毕业生、学生干部86人,市级先进班集体8个。落实中省市贫困生资助政策,全年发放各类奖助资金2553余万元,惠及学生8230人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8个,慰问贫困学生50人,797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22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享受精准资助。11.招生就业平稳有序。2021年,我院录取各类新生3240人,其中,三年制高职2349人;五年一贯制高职266人;与西安旅游职业中专联办五年制高职转入101人;2021年高职扩招524人。加大就业服务指导,举办网络视频招聘会8场,大型校园招聘会1场,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80场。2021届毕业生2366人,落实毕业去向2263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65%。其中脱贫易返贫家庭毕业生实现100%就业。12.社会服务质优面广。建成土门校区考培中心,布置笔试标准考场43间,建立考务办公室、医务室,为社会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全年新增社会培训机构资质3项,建立了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灞桥职业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基地2个。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基层农技员培训,考核认定职业农民129名,实施职业农民学历班教育,25名学生顺利毕业。建成我省唯一一家“1+X传感网应用开发”考核站点,开展全国范围师资培训。全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技能培训服务7700余人次,社会化考试1.8万人次,社会服务到款额34万余元。13.校企合作广泛拓展。学院与吉利汽车集团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拓展了专业群建设、1+X证书培训、企业岗位证书培训、汽车产业学院建设等领域。推进与曲江新区管委会联合办学,共建曲江文旅产业学院。与深圳国泰安、中联集团、北京正保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在专业共建、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成功召开西安动漫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换届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组建西安市学前教育产教联盟,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14.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参加中国职教学会等组织的国际交流研讨会、培训会3场,准确掌握合作交流的最新政策和发展趋势。与北京华晟、北京唐风、杭州西培等国际教育资深企业合作,开展动漫制作、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前期合作。与西北大学中韩交流中心、韩国国立群山大学签署框架协议,两校互设“共享专业教学站”及“教师工作站”。完成学院与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中部一区职业教育中心、北京唐风汉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方合作框架协议的起草、法务审核等工作,目前正在完成签署程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院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我院获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我院获教育脱贫攻坚嘉奖单位。我院获全省高校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我院获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我院获全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我院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奖。我院获陕西省2021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组织奖。我院获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作出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企业和个人的各类防疫物资,价值约合1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