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

西安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

发布时间: 2022-07-05 15:46
单位名称 西安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市安全生产提供执法监察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综合监察﹒受理安全生产举报﹒查处违反生产安全行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
住所 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范玉国
开办资金 233.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62万元 127.9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西安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持有《行政执法委托书》发证时间:2019年08月23日,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法监察工作2021年,执法支队在局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背景下,加之人员变动较大、执法力量不足,坚持聚焦主业、狠抓执法,按照全年执法计划安排,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检查。其中,完成执法计划中执法检查企业36家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10家次,累计执行行政处罚8家次,处罚到账16万元。重点企业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完成率均为100%。一是突出精准执法,加强执法处罚成效。采取季度全市执法情况分析通报,持续整治全市应急管理执法领域不会、不想、不敢执法和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切实消除“零执法、零处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和精准执法,制定了《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推进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的实施意见》,谋划了全市精准执法工作方案。动态调整市级安全生产分级分类增加企业名单至98家,区县级企业1400余家,确定精准执法对象199家,查处违法行为187起,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48份,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家,罚款7万元。二是突出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标准。支队坚持每年对各区县、开发区执法质量进行评估评查,并对执法队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奖惩。利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契机,制定完善了督查考评细则和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量化评分办法,将行政执法在考核巡察中的比重予以提升,并将执法队伍建设、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均列入考核评价指标,激发基层执法人员的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突出科技带动,创新执法机制体制。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执法推进力度,完善“两单一库”,录入执法人员562人,执法企业1942家。使用系统平台完成执法企业212家、253次,网上立案查处10次,使用系统执法文书893份,发现隐患和问题301项。同时,利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上报案例89个,其中典型案例26个,一般案例63个。下拨各区县省级专项经费共计48万元,用于移动执法设备的采购,结合我市实际,针对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升级同步部署之中。(二)事故调查工作按照局党委工作安排,执法支队承担了大量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工作。2021年,支队累计开展事故调查27起,其中已结案或市政府已完成批复23起,调查完毕等待批复4起。完成行政处罚企业45家次,行政处罚到账529.35万元。(三)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下发后,执法支队立即配合局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指定专人负责,统筹推进改革各项工作。我们在学习宣传中央改革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全市各级执法队伍学习研讨活动。积极对接省应急管理厅,采取每周对接汇报请示,在改革各项重点工作中建言献策,发出西安声音。二是统筹协调推进、筑牢基层基础。支队采取了摸清底数、广泛调研、派员驻点等形式,对全市21个区县、开发区执法队伍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估评查,实地抽查了部分区县、开发区执法队伍运行情况,开展了3轮次座谈交流。全面梳理全市涉改人员底数和全市应急管理执法对象清单,为我市执法机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支队带领部分区县、开发区赴成都市、深圳市、青岛市、济南市学习执法改革和机构运行先进经验,迎接长春市、兰州市、凉山州等地市交流研讨,汲取了大量宝贵意见。三是认真细致谋划、制定我市方案。起草了《关于深化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并于4月28日、9月13日征求了两轮次意见建议,并以市应急委名义召开专题会议一次。积极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呈现六大亮点,使我市《实施方案》更具操作性。10月21日,《实施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并按有关程序报省委办公厅备案。四是推进机构报批,加快队伍组建。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的同时,我们充分调研,报送了《关于申请协调核定西安市市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编制控制数的请示》,积极协调省委编办、省应急管理厅、市委编办对我市市级执法队伍的支持力度。10月19日,省委编办印发了《关于设立西安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的通知》,明确了市级执法队伍名称和规格。12月16日,市委编办印发了《关于设立西安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年底前,我们加快工作节奏,起草了支队“三定方案”、人员划转意见和人员安排方案,立即着手开展队伍组建工作。与此同时,下发了《关于报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展有关情况的通知》,多次与市委编办区县处沟通,全面掌握各区县改革进展情况,为下一步全市执法队伍统一挂牌授旗奠定基础。五是突出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保障。支队坚持将执法业务、队伍建设与改革工作同步推进、同步落实。10月,支队牵头印发了《加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用车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市统一喷涂应急管理制式车辆要求,统一编号,统一样式,下发全市共57辆制式车辆徽标。11月下旬,我们组织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落实制式服装和标志首次配发工作,预计首次配发超过1000人。12月初,支队组织市、区县(开发区)两级执法人员开展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业务轮训,共计培训217人。同时,我们联合教育培训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高校、单位,计划在下半年组织全市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定期轮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在此基础上,支队开展了各区县、开发区交叉执法、联合现场执法等多种执法方式,锻炼全市实战型综合执法队伍。六是稳步推进工作,保持队伍稳定。支队在改革期间,认真稳步推进年度执法各项工作任务,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加快适应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新标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改革期间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加快进行。同时,支队开展了安全生产分级分类执法、“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推广、“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安全生产交叉执法等一系列创新工作。按照省委要求,我们协调省应急管理厅和市财政局,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力争筑牢更坚实的基础无缝衔接进入应急管理执法工作模式与状态。(四)举报投诉受理处置工作2021年,全市12350、12345涉及安全生产举报投诉案件整体平稳有序,支队干部接听转办规范合理。自9月6日起,12350接听坐席并入12345市民热线统一受理,统计数据将归并整合。1.12350电话受理情况。2021年截至9月6日,12350共接市民其他来电1409个,同比上升110%。其中接涉及安全生产类的市民举报123件。按行业划分,53件为建筑施工类,54件为工矿商贸其他类,16件为危险化学品类;按类型划分,70件举报为隐患类,53件为轻重伤事故。对于不属我局管辖范围,涉及其他部门的举报投诉,逐件进行了移交办理。2.12345热线受理情况。2021年,支队共收到西安市12345市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转办投诉咨询共74件。其中,不在我局受理范围内29件,均已退单,包括投诉消防安全问题;求助升降机考试等问题。业务咨询类45件,如加油站增加充电设备相关政策;塔吊高空作业证相关问题;五号线理工大校区站B口及雁翔路何时恢复正常等,全部咨询均已联系诉求人,告知相关情况。(五)行政处罚情况截止目前,行政处罚53家次,罚没到账545.35万元。 (六)处罚信息上传信用平台情况按照双公示等要求,对2021年以来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事故调查处理信用信息上传至局隐患平台、信用平台。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要求及时上传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息至隐患平台及信用平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上传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行政执法委托书》,发证时间:2019年08月23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