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河县农村经营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服务,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地)的确权、流转服务和农民负担监管,指导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林地权属登记等。 | |
住所 | 白河县城关镇旬白路1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薛金平 | |
开办资金 | 34.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白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4万元 | 87.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具体业务活动及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强化督查管理,全力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我县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了宣传发动、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定、股权量化、成立组织等工作,并认真组织全县镇村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一是制定印发了《白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白河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并顺利通过省市评估验收;二是完成全县113个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清产核资系统数据录入率100%,现存单位总数964个(村级113个,组级851个),资源性资产169.92万亩,经营性资产15219.56万元,非经营性资产624827.77万元,指导各镇村按时完成“三资监管平台”的清产核资信息录入;三是完成113个村均成员身份界定和股权量化,共确认成员股东18.27万人,完成颁发股权证书49953份,股权证颁发率91.5%,量化总股份183046股;四是按时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系统信息录入,包含9个乡镇级、11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持有份额(股份)信息及相关改革文件等信息填报工作。(二)坚持因村制宜,实施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修订完善了《白河县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起草《白河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村、镇、县三级运行管理工作机制已建立和完善;二是实现了所有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已向113个村(社区)累计注入村集体经济资金15219.56万元,其中48个一般贫困村和39个非贫困村和示范村财政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每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26个深度贫困村财政投入的集体经济资金每个村达到了150万元以上。2021年度收益达到8万元以上的村有32个,5—8万元村81个,总收益756.54万元,分红14273户,48324人,423.32万元;三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县农业农村局与县农商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有效提高了“三资”管理水平,目前113个村集体组织已全部建账完成;四是做好中央扶持壮大集体经济25个试点村项目,制定了中央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5个项目村县级实施方案,拨付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250万元,按照各镇村项目建设内容实施动态监管,确保各试点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8万元以上。(三)坚持干劲不减,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制定了单位帮扶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联户干部作用;二是全体干部帮扶联系槐坪村脱贫户及三类户共计42户89人,在单位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帮助解决帮扶资金2万元,争取帮扶资金5万元,并通过入股分红的途径,共计分红53户61732元,其中三类户分红12户14500元;三是深入开展“六查、六问”,协助包建村完成干部入户大排查和各类信息采集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会议研判逐项整改落实,指导和帮助包建村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帮扶效果明显;四是槐坪村共有市场主体8家,2021年新认定高山富硒莲菜家庭农场1家,申报国平家庭农场为2021年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目前都运行良好;五是组织开展了2021年戏曲进乡村消费扶贫活动,共计消费14139元。(四)落实扶持政策,高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一是制定《白河县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办法试行》(白农业农村发〔2020〕113号)和《白河县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白农业农村发〔2021〕114号),2021年创建县级家庭农场9家,县级合作社5家;二是2021年经对辖区内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摸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488家,识别正常运营320家,空壳社168家,其中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1家(2021年申报认定2家);家庭农场268家,正常运营200家,未运营6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2021年申报认定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2021年申报认定2家);三是全部完成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系统268家信息录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推广平台317家正常运营合作社信息录入(不含“空壳社”)。(五)优化审批流程,切实加强指导和推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一是制定下发《白河县宅基地审批办法》和《白河县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办理流程》,2021年各镇共审批备案225宗(其中异地搬迁建房补证118宗);二是开展宅基地需求调查,通过摸排2021年全县11个镇有需求意愿的农户共计527户(含已建房需补办证户);三是调查摸排全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情况及示范点情况,截止目前,全县现有闲置宅基地(农房)2158宗,面积350.6亩;四是下发《白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召开全县农业工作业务培训会的通知》(白农业农村发〔2021〕94号),组织各镇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召开农经工作推进会议,指导推进整体及示范点工作开展,通过示范带动,先行先试,积极引导村集体、农户因地制宜的选择盘活利用方式。(六)做好信息统计,扎实开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监测指导工作。一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完成9662元,增幅11.6%;二是配合统计局完成对7个收入监测点(70户)收入记账户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测户记账水平;三是建立监测户季度增收措施台账,为促进增收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四是按季收集整理相关部门增收措施及政策文件,及时报送统计部门,为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增收提供政策依据;五是积极筹办年终农经年报会议,并按照省市要求及时完成各类农经报表。(七)积极推进项目,全力以赴确保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2021年招商引资宋家镇双喜村板桥佬天麻种植综合项目一个,总投资2000万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2000万,目前已报招商局备案审核。(八)坚持依法合规,持续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和协调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已接近尾声,近两年已完成纠错换证1487户,证书换发正在陆续进行中。2021年接待处理农民土地纠纷来信来访10余起,均予以有效协调完毕。二、存在问题和困难(一)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面宽量广任务重,由于县镇村三级农经人员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业务工作的指导不及时,导致全县村集体经济资金在投放使用管理等方面不规范。(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体量大,而合作社的登记注册是县市场监管局的职责,注册后又为县农业农村局管理,经调查统计存在很多“空壳社”,且注销和退出难,给农业农村部门的管理造成了困难。(三)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县农村经营工作站县上核编5人,与机构改革前编制锐减5人,而工作任务只增不减,加之乡镇也无农经编制,更无具体人员承担这一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成效。充实工作队伍,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实基层尤其是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力量,是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的保证,切实解决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人员不足和“小马拉大车”等问题,亟需增加农经人员编制。三、2022年工作打算(一)巩固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年度资产清查,逐村对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以及货币存量等进行排查核实,全面准确掌握农村集体资产状况和增减变动情况;二是对农村集体产权管理系统管理员采取线上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等方式,对产权系统信息进行完善和规范;三是指导各镇学习换届选举工作流程,按照完成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二)持续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逐步规范集体资产管理,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提高了“三资”管理水平;二是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运行以及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的管理使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灵活、管理有效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稳步拓展“合作共赢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异地投资置业型”等六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继续培植、挖掘示范村和亮点村,总结出好经验、好做法,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三)创新拓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一是继续抓好试点盘活的指导工作。二是在试点基础上创新拓展一个点,选择适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新产业,确保盘活利用工作稳中推进,拓展创新。(四)全力扶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是对于不同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供指导服务,树立一批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典型;二是加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合作社增强对农户的服务带动能力;三是实行动态监管,尽可能的解决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四是2022年目标计划实现发展家庭农场22家,每镇2家,培育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县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三是加强学习切实做好各类业务指导;四是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三农”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县农村经营工作站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2020-2021年度陕西省农村政策及改革统计先进单位”;被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安康市产业扶贫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