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白河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业务工作情况(一)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干部继续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入户调研,围绕监测预警动态帮扶、关注产业建设、稳定增收、创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上年度扶贫工作档案整理。投资35万元,在家朳村实施退化林修复建设700亩。(二)退耕还林工作完成2021年退耕还林3万亩政策兑现工作,兑现资金1045万元。制定县级退耕还林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具体整改任务。积极协调落实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并向政府提交2020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相关情况专题报告。完成2020年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抚育项目建设任务3.46万亩,投入总资金346万元。(三)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印发《白河县2021年核桃产业发展及干部包抓实施方案》(白林发〔2021〕28号),落实3名分管领导和13名技术人员负责3个重点核桃园区和10个一般核桃园区包抓工作。完成2个镇3个园区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任务,面积4500亩。新建3个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1300亩。新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4、完成核桃等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3个,总资金550万元。其中涉及核桃提质增效面积7250亩,投入资金290万元。(四)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1、2021年人工造林0.5万亩及封山育林3.9万亩计划下达后,及时向县政府、财政局申报方案申请资金拨付,联系设计单位做好作业设计,10月23日召开评审会,11月9日下达了作业设计的批复.2、按期完成2021年飞播造林3个播区4351亩砍灌植被处理。4月16日至5月21日,历时40天,全面完成2021年飞播3个播区3万亩,复播2个播区2万亩,涉及茅坪,城关,冷水三个镇十四个行政村,飞行33个架次,撒播柏木种子1229公斤,香椿种子11160公斤,侧柏种子11367公斤。(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未发生区的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检疫检验体系和检疫隔离试种苗圃的建设,切实搞好监测和检疫工作,做到除治和预防并重,彻底扭转重除治、轻预防的被动局面,建立疫情监测普查和报告制度。2、迅速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及疫木拔除工作。2021年春秋两季普查工作,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下,做好疫情个人预防排查关、防控关,组织指导在全县交通要道、风景区、城镇周边等人为活动频繁区域的松林为重点的实地普查。(六)技术培训及科技示范点工作1、制定印发了《白河县林业局2021年林业科技专家包抓园区提质增效建设和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包村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园区示范点创建机制,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已对88个村举办培训会90多场,培训农民3682人次。(七)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3家,完成投资6000万元,分别是白河县华钰婷特色林果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园项目,蔓营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白河县金花农林生态观光示范园建设项目。(八)完成白河县2021年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项目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3.9万亩、飞播造林3万亩建设任务的设计、飞播造林,目前正在进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九)种苗工作1、编制2021年全县林木种苗花卉生产计划,落实全县育任务面积1500亩,目前已完成1500余亩;从事种苗生产企业或个人共24家,其中生产面积为5-50亩11家其中新建设1家。2、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十)2021年“三化一片林”项目建设2021年三化一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20万元,实施地点在宋家镇东桥村,构扒镇家扒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退耕还林方面:一是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退耕前白河县国内总产值3.3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259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元。退耕20年后的今天,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兑现补助资金6.8亿元,惠及全县6.6万户、20.21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6249元,比退耕前的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269元,整整提升了16.5倍。二是社会效益全面体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全县生态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截止目前带动了3.07万户、12.5万人次实现了整体脱贫。2021年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三大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总资金940.9万元,带动脱贫户及其它低收入人口劳务增收1000户以上,发放劳报酬超过总资金的15%。(2)社会效益。项目施工带动农户劳务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林农造林技术水平,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3)生态效益。公益林建设成果郁闭成林后,我县森林覆盖率将提高近3%。森林固碳释氧效益增强,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森林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增强。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无烟的森林火灾”是人们对林业病虫害的比喻。这足以证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威胁有多严重。推行绿色防控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林业发展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一是生态效益明显。全县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活立木蓄积量逐年增加。林地面积从1999年的153万亩增长到2019年的17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8.9%增长到63.5%。森林蓄积量从125万立方米增长到261万立方米。对全县178.2万亩林地实施了常年有效管护,森林生态系统逐步修复,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释氧固碳能力增强。二是经济效益可观。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县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居环境好转,森林景观多样,给白河县的经济增添了动力。三是社会效益突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人们更加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性,植绿、护绿、爱绿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退耕还林方面:1、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发展经济林,必须在退耕地上做文章,集中连片发展才能形成规模和效益,所以目前我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设计部分小班与非基本农田划定的小班相互矛盾。建议国家和省上协调国土部门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用地矛盾。2、范围划定问题。2010年以来我县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核桃6.7万亩,茶叶3.9万亩,部分地块未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议放宽退耕还林政策条件,将所有未享受过退耕还林政策的造林地块纳入到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中来。(二)工程造林投资不足:山区县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国家投入公益林建设资金标准过低,难以满足工程造林的要求。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预算。(三)有害生物防治方面:1、我县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及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难度较大,防治资金短缺,森防技术人员不足等困难和问题。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涉及量大面广,且要求技术性也较高,现有森防人员少力量薄弱,对整个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检疫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3、社会各界对林业有害生物及松材线虫病破坏生态安全方面意识有待提高,各方面力量参与联防联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四、下一步工资思路重点抓好林业各项工程建设实施,突出抓好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及林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松材线虫的防治工作。做好森林资源调查与保护,配合省市搞好对我县各项建设任务的检查验收工作,及时化解各类信访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