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渭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发布时间: 2022-06-06 11:19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保障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城镇企业职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城镇各类灵活就业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请人员等养老保险业务。辖区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待遇调整及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业务。
住所 陕西省渭南市乐天大街122号
法定代表人 刘玉矿
开办资金 625.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1.6万元 293.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省人社厅、省社保局的领导下,渭南市养老经办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办工作会议精神,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紧抓重点工作,深化经办改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力追赶超越,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待遇发放及时足额。截至2021年12月底,共为18.5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5.75亿元,按时完成养老金调待工作。(二)扩面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克服疫情影响,积极通过互联网媒体开展政策宣传,实施精准扩面,做到应保尽保。至2021年末,全市参保人数达到57.94万人。(三)稽核防控稳抓不懈。一是扎实开展经办风险自查整改,明确科室职责,规范业务流程;二是离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率达100%,其中99.87%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认证;三是扎实开展参保人员基础数据自查完善工作,纠正错项,完善漏项,夯实数据质量。(四)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局。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意义上的开局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节点,我处积极承担时代使命,派驻第一书记入驻帮扶对象油陈村,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全力助力油陈村的产业、人才、生态和组织建设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实现“掌上办”。2021年,在原有线下缴费模式的基础上,“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灵活就业人员线上缴费渠道正式开通,自此,灵活就业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在手机上办理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掌上办、自主选,先申报、后缴费”的缴费模式在全市大力推广,极大的方便了参保群众,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二)“不见面”服务实现全覆盖。“互联网+经办”的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企业网上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参保企业日常经办业务全覆盖,手机APP功能不断拓展,保障了疫情期间经办服务的不间断以及“不见面”服务的开展,强力支撑了经办效能的提升与服务模式的优化。(三)政务宣传提质提效。除了在“百姓问政”“环境热线”和政府网站等官方媒体加强重点政策和经办服务宣传外,我处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朋友圈、QQ群等多个自媒体平台及时准确发布政策信息,在企业、群众与经办系统之间搭建了多条沟通渠道,将看得懂、算得清的社保政策广泛宣传。(四)业务通办便民利民。为不断增强服务对象办事体验,我省养老保险经办实现了线下14项业务“全省通办”和6项业务“同城通办”,参保企业、职工可在省内或市内任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应的通办业务,“全省通办”及“同城通办”打破了传统的业务属地限制,让企业和群众可以就近选择经办机构申报办理业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更全面的选择。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需不断加强;二是业务素质仍需提高;三是调查研究还需强化。改进措施:一是健全硬件设施与新版核心系统建设,完善网上服务平台及手机APP功能;二是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新政策、新业务专项学习,不断提高经办服务效能;三是深入基层经办机构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开展专项问题整改,切实解决好参保人员实际问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做到疫情防控与经办服务“两不误、两促进”。(二)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不断强化基础数据管理,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三)深化经办服务改革。全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一主两翼”平台功能,改进经办服务效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