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平利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种植业、蚕桑、果业产业发展的生产指导工作、负责农机、农村能源、测土配方施肥、植物保护等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农广校教学、培训与科普推广。承担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相关工作;承担全县一村一品及相关工作。 | |
住所 | 平利县城关镇月湖南路农林科技局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云 | |
开办资金 | 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万元 | 6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县局及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农业生产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全年粮油播种面积35.84万亩,占计划任务35.3万亩的101.5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67万亩,产量5.95万吨;油料播种面积9.17万亩,产量0.95万吨;二是积极开展农作物良种及农业主推技术(种植业)推广,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8%,农业主推技术普及率达96%;三是累计投入蔬菜项目奖补资金175万元全力打造城区保供蔬菜基地。西河蔬菜保供基地完成了蔬菜净菜加工项目建设;城关蔬菜保供基地完成102亩蔬菜大棚改造提升及田间道路改造和建水井;启动长安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四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撂荒地治理和耕地质量保护工程,以长安、老县、洛河、广佛、三阳、大贵等镇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五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重点抓好八仙、正阳、三阳等镇薯玉菜一体化高产栽培示范项目,积极推进广佛、洛河、大贵、老县等镇稻油一体化节本增效工程,全力抓好春播、夏管、秋冬种等关键工作。粮油主推品种和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六是完成魔芋种植面积5.15万亩,魔芋产量6.7万吨。2、重点业务工作情况:一是耕地质量工作。重点抓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质量监测、受污染耕地治理、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及数据库建设、宣传培训和信息报表等七方面的工作。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8%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开展化肥利用率试验5个;制定了《平利县2021年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台账;在2020年耕地类别划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分类施策。对中轻度污染耕地采取品种替代、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治理,全县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65%;重度污染耕地全部进行退耕还林,完成率达到100%。2021年已采购4500余吨有机肥用于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对受污染耕地开展了土样和农产品样采集化验工作,全县采集土样和农产品样502个,抓好治理试点工作;在八仙镇靛坪村和城关镇的牛王沟村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污染耕地治理进行了试点治理;二是农村能源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全县大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及户用沼气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使用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并转发了“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安康市2021年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抽专人对全县沼气工程及户用沼气进行了全面排查,发放《沼气安全生产使用须知》和“沼气安全使用图册”各500余份,更换沼气灶具机配件110台套,有效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沼”综合利用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植保工作。今年全县粮油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39.3万亩次,防治面积25.64万亩次。组织开展以水稻、油菜为主统防统治现场会6次。购置无人机3台,重点针对水稻病虫害开展了“飞防”,完成“飞防”面积0.35万亩次。在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了有害生物疫情防控工作(稻水象甲、草地贪夜蛾的普查防控);严格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的开展植保测报工作和业务报表。四是农技推广工作。在完成上级对口业务报表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各项相关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抓点示范,先后开展水稻、油菜、茶叶机械化、魔芋、中药材、设施蔬菜等产业现场技术培训会10余次,开展到点工作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500余人次,建立产业示范点100余处。在蔬菜生产上,在市农技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设施蔬菜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安排试验示范点两处,效果比较明显。五是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年度审验及换证工作,全年年检运输拖拉机16台,与农机操作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5份;召开全市秋粮机收减损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培训会1次;在正阳镇让河村实施完成“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示范项目一处”补助资金10万元。配备农机具购置补贴系统用高拍仪12台。培训农机驾驶员14人。通过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宣传,全年无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打下良好基础;六是种子工作。开展了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筛选示范工作。通过筛选推广了4号黄、华盛2000等玉米品种;泸香145、川优6203、宜香2115等水稻品种;秦优198、陕油20、荣华油8号等油菜品种为主农作物新品种30余个。对我县粮油稳产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广佛镇松河村和秋河村进行了种植中杂油191品种和芳油777品种油菜新品种种植示范,在西河、长安种植硒滋圆1号试验示范;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目前,已收集道地中药材资源3份,魔芋种质资源1份;承接市站种子试验基地具体工作,开展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油菜新品种16个;配合市种子站开展种子市场调查抽样及种芋切块繁育现场会等相关工作。完成平利县农作物种业调查工作。七是蚕桑产业建设服务工作。年发种10150张,产茧370吨。新建桑园500亩。其中秋冬季在老县镇大营盘村高质量新建高效桑园300亩,实施退耕还桑200亩;对九里村示范园配套建设了基础设施及产业路;安排涉农整培育扶持陕西福臻茶业有限公司桑叶茶开发及加工厂房新扩建,目前厂房已正式投工投产,并取得相应生产许可证和富硒品牌认证,签订富硒桑茶产销合同30吨,产值逾300万元。引进陕西圣世金铂蚕桑农业科技公司在平利县洛河镇落地生根。承担了国家蚕品种农村试验鉴定任务,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鉴定任务,客观公正做好试验数据调查收集,并及时将试验报告上报国家蚕研所。3、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一是切实抓好了干部结对包帮扶贫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了产业脱贫农技110技术服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一是中药材产业建设。2021年新发展100亩以上中药材规模种植经营主体67家,基地28883亩,补助资金745.4万元。二是富硒粮油产业建设。全县2021年发展200亩以上富硒水稻种植经营主体10家,基地16处,建设面积3621亩,补助资金72.42万元。高速路直观坡面油菜面积3916.2亩,补助资金78.324万元。以上共计兑付奖补资金896.064万元。2、一是全年粮油播种面积35.84万亩,占计划任务35.3万亩的101.5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67万亩,产量5.95万吨;油料播种面积9.17万亩,产量0.95万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1年我站总体工作进展顺利,成效良好,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和不足:一是人员紧张、工作头绪较多,有顾此失彼现象。二是县站技术干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镇农综站由于体制原因,难以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主力军”作用,从而导致农技推广工作推进相对滞后,工作成效不明显,技术干部行政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技术力量薄弱,工作亮点不突出。改进措施:一是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二是强化服务,狠抓关键;三是强化管理,狠抓考核。下一步工作思路结合我县实际,2022年的工作打算是:重点抓好中药材产业建设,全面搞好技术服务,办好中药材产业示范样板。努力把中药材产业打造为我县继茶叶之后的又一项农业主导产业。继续抓好加快富硒粮油、魔芋、蚕桑、设施蔬菜等产业大户培育和技术服务工作。3、扎实抓好农技推广、农机、植保、能源、土肥、蚕桑等常规业务工作。4、按时完成农业农村局及上级对口业务部门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