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承担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的技术工作,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 |
住所 | 府谷县河滨路畜牧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利 | |
开办资金 | 4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59万元 | 216.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完成情况。(一)扎实开展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实现了动物强制免疫“两个百分之百”。我中心根据《榆林市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制定了《府谷县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免疫工作。全年O型口蹄疫免疫牛8914头次,羊411828只次,猪55193头次。H7N9+H5N1禽流感免疫鸡777761羽份。小反刍兽疫免疫羊162389只次。布鲁氏菌免疫羊208311只次,猪瘟免疫猪54852头次,鸡新城疫免疫鸡777752羽份,A型口蹄疫免疫奶牛93头。实现了强制免疫的免疫率和挂标率两个100%,全面免疫的高风险环节应免尽免。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二)及时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实时评估疫病流行风险。一是及时评估动物免疫抗体保护水平。春秋两次集中免疫结束后在18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园区)采集6341份样本进行了抗体检测。准确把握了重点动物疫病的抗体保护水平。二是扎实开展“两病”监测工作。2021年,布鲁氏菌病共检测牛164头,羊5798只,结核病检测奶牛64头。三是根据疫病趋势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疫情动态互相协查通报机制,根据疫情处置协查通报、日常检测发现的阳性场点和收到的疫情报告及时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共展开流调25场次。(三)多管齐下,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非洲猪瘟病毒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虽然实行了区域化防控,但防控难度还是非常大,我中心全力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竭力做好防控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品提醒广大养殖户牢记非洲猪瘟防控“七要”“七不要”,二是实行非洲猪瘟防控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各镇每天展开非洲猪瘟排查,十点前将排查结果上报县动物疫控中心防疫科,防疫科再汇总上报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三是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给养殖场户发放消毒机170台,消毒液2400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殖场所的彻底消毒。四是储备足够的应急处置物资。一旦有疫情发生,能够快速拔除疫点,及时完成处置工作。(四)是按规程做严做实检疫工作,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一是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依托陕西智慧动监APP,严格实施提前网上申报、按时临栏检疫制度,全年产地检疫猪8710头、鸡133330羽、羊28880只、牛10头。从源头上保证输出动物的安全。二是严格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派驻11名官方兽医和8协检员在食品公司进行屠宰环节日常监管,每天至少抽检3头生猪尿液进行“瘦肉精”检测,截止11月15日共检疫生猪20289头,猪肉2028余吨;累计抽检生猪尿液1058余份,其中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各1058余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添加“瘦肉精”现象,无害化处理动物产品腺体边角料930千克。(五)多措并举做好养殖场的监管工作,确保养殖环节监管无漏洞。一是把好《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防疫条件现场审查关。今年动物防疫条件现场审查11户,审查合格4户,7户正在指导整改。二是每月进行生鲜乳质量抽查。共抽查11批次108份,抽查结果合格。三是进行养殖环节的“瘦肉精”抽查。今年进行了两次“瘦肉精”专项抽查,抽查覆盖所有猪、牛、羊养殖场,共检尿液990份。无阳性检出。四是严格执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养殖环节的病死畜禽、检测和因疫病扑杀的畜禽都由我单位派技术人员现场监督进行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严防流出造成疫病扩散。截至目前无害化处猪832头,牛4头,羊462只,鸡15060羽。(六)加强宣传工作,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一是在春秋两季畜禽补栏旺季,在各镇张贴、发放《告知书》《畜禽调运须知》5000余份,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二是参加科技局主办的科技之春宣传活动,发放《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狂犬病防控知识手册》《非洲猪瘟排查手册》等宣传资料1500余册。三是在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河滨公园进行防灾减灾公益宣传活动。(七)重视人员技能培训,使单位专技队伍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一是选拔业务骨干外出参加培训。杨建忠等4名同志参加青岛东方动物卫生法学研究咨询中心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理解与适用专题培训一周,贺凤英等2名同志赴西安进行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一周,王飞同志参加现代化农业专题研讨班二周,郭存良等10人参加市畜牧服务中心举办的官方兽医培训二天,王建飞等3同志参加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举办的疫病防控知识培训3天,边小利等2同志参加市上举办的廋肉精检测技术培训班3天,李雪娇等2同志参加农技员培训一周。二是单位内部展开业务工作培训。开展《布病防控难点及防控措施再强化》《智慧动监陕西省动物防疫信息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培训》培训5次,培训人次860人次。三是与人社局联合对职业农民进行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培训18场次。(八)全力以赴做好其它各项工作,提升单位的服务能力。一是参与扶贫工作。选派3名产业扶贫指导员在哈镇展开技术扶贫工作,选派1名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在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28730元。二是积极参加创文创卫自愿服务工作。先后多人参与清理垃圾、新冠疫苗接种秩序维护、APP注册自愿服务活动。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强制免疫工作使全县一年内无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发生,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检测工作及时掌握了疫病的流行情况和免疫抗体的保护水平,及时拔除了疫点,避免了重大疫情的发生。通过非洲猪瘟网格化管理,大清洗大消毒等措施切断了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能,养殖户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生猪屠宰“两项制度”的贯彻,确保了我县居民猪肉食品的安全。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扎实推进,筑起了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屏障。通过宣传,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知晓率。三、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困难。我单位现有正式人员8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85名,见习生1名,人多复杂,年龄结构偏大,技术人员少、分布广泛,管理起来困难。(二)公用经费不足。公用经费只给正式人员预算,公益性岗位、临时人员无经费预算,再加上我单位在18个镇设有分中心。分散办公支出较大,特别是冬季取暖费支出不小。五个分中心还要进行清洁能源取暖改造。仅有的公用经费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三)业务经费不足。动物防疫经费、屠宰、产地检疫工作经费不予预算,导致工作开展困难。(四)布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今年检测发现布病阳性场点23个,检出阳性羊462只,个体阳性率6.18%,阳性率远高与控制要求,必须千方百计控制布病阳性率的上升。(五)陕西省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指定通道府谷县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项目推进缓慢。该建设项目经过几次选址,都不符合条件,目前还处在用地协调阶段,项目建设没有如期建成,严重影响输入性疫病的防控。四、改进措施(一)制定管理制度、细化考核方案,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二)通过调整派驻点、压缩支出解决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三)与县财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协调充实业务经费。(四)制定布病、结核病防控规划,加密监测频次,实施主动的监测措施,与疾控中心信息共享,双方联动,彻底遏制布病、结合病的传播,确保感染率有所下降。(五)通过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合解决指定通道检查站的选址问题,尽早建成投入使用。五、2022年工作计划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县局的安排按照党建引领、做实业务、兼顾其它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疫病防控方面试点开展布病净化工作。2022年在做好重点防控8种疫病的同时试点开展布病净化工作,指导府谷县绿浦园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布病免疫无疫小区创建,为后续布病无疫小区建设积累经验。项目方面重点推动陕西省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指定通道府谷县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和五个无害化处理收集点的建设。争取202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便民服务中心的调整,调整基层分中心的布局,以进一步充实区域力量和节约办公支出。强化检测能力的提升,加大实验室疫病检测力度。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疫能力提升,举办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能力比武活动。开展防疫技术抽血技能大比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考核为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