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援助困难职工,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为下岗人员在就业提供服务;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 | |
住所 | 府谷县新区体育场西侧 | |
法定代表人 | 裴富娥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6.22万元 | 133.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府谷县总工会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党史教育学习,提高干部政治站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党史》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史教育,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始终把准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打造职工服务大厅,创建快捷一站式服务。把职工和基层工会的需要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相衔接,确定了困难职工帮扶、信访接待、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职介职培、就业指导、互助保障等7项职能,提供一站式帮助和服务,把职工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职工之家,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办公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中心坚持面向职工、及时帮扶、快捷准确、高效务实的工作原则,注重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困难职工救助落到实处。1.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各基层工会负责对困难职工档案调查摸底建档,将困难职工本人、家庭情况、困难程度、致困原因等情况填入样表,经困难职工所在单位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援助中心通过调查摸底,根据职工个人申报情况,对符合标准的困难职工家庭同步建档立卡,并上报县总工会,由县总工会主席办公会议决定救助金额标准。已经确定救助的困难职工,需在困难职工所在单位进行救助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按实名制发放救助金。2020年底在档困难职工13户,2021年脱困6户,新建档14户,现有在档困难职工21户。2.援助救助,落到实处。援助中心按照动态管理困难职工的原则,严格按照困难职工的标准组织申报审核,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2021年,援助救助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累计开展送温暖373人次,发放慰问金190150元。其中,工会系统春节慰问17人次25500元。二是市级领导“送温暖”活动。累计2人次4000元。三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累计21人次84000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12人次48000元;使用地方财政9人36000元。四是开展生活救助活动。累计11人次49000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9人次45000元;使用地方财政资金2人次4000元。五是开展大病救助活动。累计13人次62000元,所使用资金全部为县级财政资金。六是开展特困救助活动。累计8人次22000元。所使用资金全部为县级财政资金。四是互助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援助中心始终坚持依托全县各级工会组织来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原则,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工会联动抓”的“三抓”工作机制,同时配强业务人员、在办公条件及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2021年省互助保障任务80万元。目前完成1573565元,参保24844人次,理赔382人次、理赔金430513元。市互助保障任务20万元。目前完成264660元,参保2460人次,理赔184人次、理赔金额236625元。超额完成了省市的各项任务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府谷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高了职工的思想工作,强化精准帮扶,积极探索创新工会组织体制,各项工作都取得好的成效。六、目前存在的问题是:2021年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和县总工会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一是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全县各部门、国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省市职工互助保障做得比较好,职工也普遍比较满意,但非公企业职工参加互助保障工作人数比较少,还有部分单位领导和职工对参加省市工会互助保障认识上有偏差,错误地认为职工有了医保,再参加工会互助保障工作是一种保险重复、白花钱,出现了一些单位职工参保不够积极现象。虽然近年来我县互助保障工作稳步增长但与兄弟单位相比我县互助理赔率较低。二是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作为援助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三是援助力量有限。作为社会团体,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援助的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扶贫救助。整改措施1、加强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沟通和衔接府谷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新的一年里加强月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增加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的频率。加大对互助保障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加大对互助保障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职工对互助保障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各单位参保的积极性。下一步工作计划1、形成援助中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目前,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要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时援助中心与工会各部门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合力,共同援助困难职工。2、建立援助中心工作长效机制。一是着力构建困难职工救助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各项职能,扩大帮扶范围、转变救助方式、实现帮扶的精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大力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重点推进民营企业职工的参保率与理赔率,增强工会服务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二是要健全制度。援助中心建立信访接待、职介职培、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各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三是开展业务能力与素质提升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工作有激情、服务能力强的援助工作队伍。四是要加强对援助中心的组织领导。定期研究援助中心工作,对职工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帮助。今后,职工服务中心将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的举措,拓展服务功能,发挥“窗口、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建成县、乡、企三级职工服务体系,使广大职工畅享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