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省、市疾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健康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共计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97人次,密接的密接157人次,中风险地区来府人员39人次,高风险地区来府人员7人次。新冠核酸检测共采集、实验室检测样本231680份,其中冷链样本720份,人员样本230960份,所有样本核酸检测都为阴性。我县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二)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规范有序1、截止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传染病585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2、十种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肺结核本期发病数122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8.67%;乙肝本期发病数61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1.59%;艾滋病1例;麻疹、狂犬病、出血热本期无发病;布病本期发病数39例;梅毒本期发病数46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9.30%;手足口病本期发病数77例;流行性腮腺炎本期发病数11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1.43%;3、HIV/AIDS管理及艾滋病监测工作,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管理,全年新增7例HIV,共管理31名HIV/AIDS;4、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知情不拒绝的常规HIV抗体检测47019人次。(三)结核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1、基本情况:定点医院接诊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211例,管理病人100例,其中3例诊断变更,其他2例住院治疗中。2、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共发现学生结核病16例。秋季学校结核病筛查应筛查44346人,实筛查43167人,发现2例肺结核患病,现已休学治疗。3、培训情况:9月9日在教育局举办学校结核病筛查培训,培训内容是学校结核病筛查与学校结核病人管理,参加培训116人。(四)免疫规划工作稳步提升1、统筹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18周岁以上、12-17周岁、3-11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新冠疫苗冷链运转729次,全县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59759人份,第一剂次接种226014人份,第二剂次接种207936人份,第三剂次接种25809人份,其中60岁以上人群接种51189人份,18-59岁人群接种322003人份,12-17岁人群接种36607人份,3-11岁儿童接种49960人份,目前库存28866人份。2、预防接种管理及AEFI监测:我县共有接种门诊25个,产科门诊3个,犬伤门诊1个。截至目前,累计接种免疫规划类疫苗52367剂次,非免疫规划类疫苗32407剂次。上报AEFI149例(包括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其中一般反应148例,严重异常反应0例,偶合症1例。省市级参与调查1例。3、查漏补种:在全县于1月1日-1月31日对初一新生开展了腮腺炎疫苗的补充免疫工作,共摸底学生2521人,应种1655人,实种1625人,接种率98.19%。对2—14周岁儿童的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应种儿童651人,实种儿童621人,补种接种率为95.4%。(五)慢性病患者管理有序开展1、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截至目前,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16869例,健康管理率42.32%;规范管理率85.21%;血压控制率为77.35%。Ⅱ型糖尿病患者累计建档4713例,健康管理率30.72%;规范管理率80.30%,血糖控制率为72.93%。2、死因监测登记工作:死亡报告卡录入681例,死因登记报告率96.77%,死因登记报告及时率81.94%。(六)地方病防治工作大力推进1、地方病监测和防治(1)碘缺乏病监测:一是盐碘监测,全年共监测317份居民用户盐样,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100%;二是甲状腺肿大调查和儿童尿碘监测。共调查8—10岁学生学生212名,未检出甲状腺肿儿童。共采集儿童尿样212份,儿童尿碘中位数216.27μg/L,符合技术指标;三是孕妇尿碘水平监测。采集孕妇尿样共105份,尿碘中位数157.61μg/L,符合技术指标。(2)饮水型氟中毒改水效果监测:一是水氟监测:开展了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水氟含量监测及8-12岁儿童氟斑牙调查工作。对全县13个乡镇的92个病区村村进行水氟检测,全部为已改水村,共采集334份水样,检测结果显示水氟含量均小于1.2mg/L;二是氟斑牙筛查。全县13个乡镇92个监测村总人口数50574人,共调查8-12岁儿童313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1例,氟斑牙检出率3.51%,氟斑牙指数0.06。其中可疑8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2.56%;极轻度8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2.56%;轻度3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0.96%。(3)布病监测。全年人间布病主动搜索及血清学检测532人,按现住址管理确诊阳性病人36例,现26名患者痊愈,好转2人,未治疗1人,其他7例患者正在治疗中。(4)鼠疫监测。已完成监测任务:血清11份,肝脏20份,脾脏20份,鼠体蚤4份,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鼠间疫情。2、地方病患者健康管理及氟骨症免费治疗。全县地方病防治信息系统内氟骨症患者共计264人。(七)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扎实推进1、全县累计筛查1292例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诊断复核符合管理并建档患者人数为1114例,检出率为3.5‰;管理率97.28%;面访率91.41%;规范管理率95.50%;服药率79.16%;规律服药率为68.59%;病情稳定率为100%。2、在我县部分乡镇开展了居民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指标调查工作。(八)卫生监测工作明显加强1、食源性疾病监测:全县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87例,食源性疾病事件8起,无死亡病例。2、职业健康指标常规监测:全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职业健康检查26036人,审核职业健康指标常规监测26036人,完成率100%。3、学校卫生监测:在全县城区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普查,对7所学校的1879名学生进行了近视筛查。4、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对30家采矿业,20家非煤矿企业委托第三方监测技术机构进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10月底完成了录入工作。(九)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按时完成1、宣传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在县河滨公园、河滨路、金信广场等人群密集处更新宣传栏5期。通过府谷生活网、县电视台等多媒体推送有关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知识19篇,报道相关健康教育宣传活动10次。通过中国移动短信平台推送有关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疫情防控、流感、艾滋病、3-11岁疫苗接种宣传短信约40万条。通过“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等卫生宣传日,积极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12次。2、培训与指导工作。全年按时完成全县传染病、结核病防治、地方病监测与防治、慢性病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免疫规划、卫生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等工作培训10余次。对全县23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指导考核4次。(十)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平稳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中心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2、建立制度台账。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传达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结合中心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任务、措施和要求,制定了《消防管理制度》、《危化品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制度。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主要效益1、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投资260万元建成PCR实验室,购买采样车一辆,采样工作站一处。投资25万元完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改造。投资42万元完成全县疫苗冷链能力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了核酸检测信息化建设。2、在2021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三、存在困难1、人才短缺,编制不合理。2、实验室设备短缺。设施设备严重短缺,无理化实验室、无水质试验室。四、整改措施1、建立疾控机构长期人才引进机制,采取选调、招聘培训等方式,加强和稳定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人才队伍。2、积极争取省市级专项资金,拟建水质检测实验室,其中2021中央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已下达,专项用于实验室建设。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扎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其他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一是认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监测预警、核酸检测、信息上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等;二是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暴发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重点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人群的监测,开展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为上级管理部门调整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保障;三是加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加大《疫苗管理法》及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宣传力度,确保依法接种。继续查漏补种,提高接种率;四是继续落实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加强人员培训和基层医疗机构、学校等指导工作。五是做好传染病应急准备。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疫苗、核酸检测试剂、防护物资等储备。2、切实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一是着力推进“三减四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依托健康细胞建设,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水平。3、精心谋划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建设。一是争取2022年完成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调相关部门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方式引进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验等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