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6-02 11:09
单位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引导工商联会员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协调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联络商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会员推荐、评选、表彰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开发区榆溪大道市委大院政协楼11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彩莲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工商业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5万元 13.4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加强政治引领,在服务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上下功夫。一是强化为民办实事,多角度发力助推党史教育活动做细做实。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工商联通过举办“幸福榆林嗨起来”政银企联队迎国庆健步行、6次“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4场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2次民营企业党风廉政专题讲座、设立民营企业家图书室、2次走进乡村消费助农活动、12次“榆商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民营企业职工“送清凉”活动等,多措并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致敬党的百年征程。拍摄的《唱红歌颂党恩》快闪被学习强国采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十件实事”被陕西日报、榆林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广泛报道。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家综合能力。走进米脂、清涧开展“学中共党史·重走转战陕北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听取《中国革命从这里出发》等党史专题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设立民营企业家图书室,购置经济、文化等各类书籍3000多册,搭建学习交流联谊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发稿2335篇,宣传涉企政策,传递前沿信息,报道榆商活动和先进商会、优秀企业事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民企示范带动作用。河南郑州、商洛洛南遭遇洪灾,西安遭遇疫情后,我单位及时发出《关于慷慨解囊驰援河南的倡议书》《阻击疫情再出发向善向上向未来元旦倡议书》,兼职副主席、副会长、执常委、直属商会、会员企业积极响应,凤城集团、蒙赛尔服饰、通达集团、未来企业联合会、市浙江商会、市福建商会等爱心企业和商会捐款捐物近1500万元。在全市非公和社会组织抗疫物资驰援西安启动仪式上,副会长、依人美服饰总经理侯志宏代表民营企业家发言。一批批大米、土豆、蔬菜等急缺物资运送到洛南和西安群众手中,很多企业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红十字会等其他渠道积极主动参与到全省疫情阻击战中,展示了关键时刻的社会担当,彰显了人间大爱。(二)强化沟通交流,在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下功夫。一是深层次交流助推招商引资。加强和市内外商会和企业的交流联系,围绕推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协助召开“知名民企进榆林”大连知名企业榆林经贸交流会、“浙商会长进榆林”经贸合作对接会、扬榆工商联·异地榆林商会经贸交流座谈会,围绕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商会标准化建设、红色教育等和榆林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专注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开发的明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落地榆林。邀请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河北省服装商会负责人杨壹名一行就子洲羊毛绒产业发展、应马安养殖公司进行调研,促进两地产业链协同、供应链配套、创新链联动发展。二是深入调研助推问题解决。赴榆林国贸公司调研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推动企业主动调整经营模式和方式,继续服务榆林高质量发展。深入陕西三边牛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生产一线调研,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存在困难,鼓励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提高科研和创新水平,进一步做强做大。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兼职副主席、市总商会副会长王渊、贺孟涛、王二虎、徐怀祥等15位与会企业围绕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城市合规体系建设等,表达了坚守实体经济、加快创新转型、寻求行业突破的坚定决心。二、取得主要效益(一)全方位深入参与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单位整体安排,立足全市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着力整合多方面资源,推动实业报国。协助联办工业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暨政产学研资介用合作大会、2021中国(榆林)煤化工技术交流会暨煤化工产业双碳双控高端论坛、陕西省科技之春•科创榆林高峰论坛、“发展医学科技建设健康榆林”榆林市第二届企业家科技沙龙,全国知名院士、专家、行业精英进行了高端学术交流;主办“创新榆林”第六季项目路演大赛,为参赛创业者提供优秀项目展示平台,营造创业创新沃土。以榆横综合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科比特航空无人机研发制造项目为代表的项目落地榆林高新区。6次开展线上专项调查问卷,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榆林市工商联被全国工商联评为2021年度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二)深层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好。协助主办“金融动起来世界更精彩”榆林市政银企联队金融周活动,部门、银行、保险公司及企业、商会40多家共600人参加,设置金融集市,推动金融界、民营经济界深入交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探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推动榆林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举办“春风行动”暨“互联网+智慧”人才招聘会等4场专场招聘会服务招工就业,427家用工单位提供1691个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35人。联合开展营商环境企业监督工作,推动20名企业家分别被税务、执法等部门聘为营商环境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开展榆林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走向法治”宣讲走进企业,着力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三)多领域充分发挥民企示范带动作用。召开全市“万企兴万村”启动大会,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以乡情为纽带引导民营企业家回家乡、以产业为根本建立利益共同体,全市1009家企业帮扶995个脱贫村。协调投资1.2亿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一县一品智慧云仓供应链产业园项目”落地榆林高新区,开展“万企兴万村”消费助农活动,恒生商业连锁集团及四家商会认购米脂滞销山地苹果26万斤价值100余万元,充分发挥民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生力军作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服务会员的力度还有待提升。在疫情影响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对商协会和会员企业的思想教育引导与助推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融合,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机关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政策理论水平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市民营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服务民营经济人士,需要机关干部进一步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理论的学习和相关涉企政策的了解。(三)部分商协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商协会由于自身建设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未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具体体现在自律、协调的作用表现不足;对民营企业的利益表达不够;保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力度不强;引导民营企业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政企沟通交流。积极了解企业诉求,及时掌握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动态。深入商协会和会员企业,把脉问诊,结合我市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引导、政策输送以及法律咨询,为企业行稳致远保驾护航。(二)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干部党的创新理论、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与中省市涉企政策的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三)促进商会改革发展。指导和推动商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对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发挥政治引导,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共识。组织开展“感党恩·跟党走”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汇编历年来有关民营经济政策,强化理论武装。继续实施企业家成长工程,赴发达地区举办1期培训,提升干部、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整合媒体力量,发挥好一杂志一网站一微信宣传平台作用,培树先进典型,优化舆论宣传环境,培养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民营经济人士队伍。解放思想,组织商协会、企业家、工商联干部代表赴外省开展小型专题考察,凝聚思想共识,促进交流合作。(二)强化协同联动,搭建更多帮纾困促发展平台。深入商协会组织,围绕民营企业运行难、复工复产复市、经营状况、困难意见等问题,开展新春大调研活动,及时整理反馈党委政府,协助解决问题。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意见征求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中的“两代表一委员”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凝聚力量支持。(三)强化服务效能,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动中药材协会、旅游协会,组织中药材、旅游专题考察,通过购买产品、宣传产品、项目合作、订购合同等方式,打开通道,振兴榆林中药材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与县区、园区、行业商协会结合,在装备制造业、数字榆林等主导产业方面开展论坛峰会。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交易会、展销会和招商会,为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举办各种形式的沙龙、茶话会、读书会,促进联动,帮助企业寻找商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