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6-01 15:4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公开、高效、廉洁、便民”为服务宗旨,严格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要求,实行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民主化的统一管理模式,简化办事程序,明确审批时效,规范收费标准,强化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努力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全县各服务窗口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对各驻厅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管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业务咨询,受理投诉和举报工作;具体协调窗口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搞好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怀远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高庆妮
开办资金 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万元 85万元
网上名称 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市级指标完成情况综合质效:2021年,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2638户,同比增长7.72%,达到市级下发的指标要求。二、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巩固和提升“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对照国家“四级四同”事项目录清单,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在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区级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拉网排查,查漏补缺,在全面梳理归类的基础上,将尚未进驻中心的事项彻底向实体政务服务中心集中。除市直部门外,其他单位事项均进驻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二)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对全区1664项政务服务事项开展标准化、精细化梳理,并和宝鸡市渭滨区就梳理完善的事项开展交叉互审,进一步完善了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要素,网办率达90%以上,即办件占比达68.72%,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考核要求;按照省市要求,在陕西省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及供需清单编制系统中完成数据需求统计和数据目录确认填报工作,其中数据需求事项总数1452项,已完成1452项,已完善比例达100%,数据目录确认事项总数1452项,已完善数据目录数1111项;以“办成一件事”为标准,压缩办理环节、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梳理完成第一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共32项,围绕“一件事”进行了流程再造,制作了形式直观、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三、职能工作完成情况(一)提升12345便民热线。12345便民服务热线作为区委、区政府联系群众和企业的桥梁,及时交办、转办、督办各类工单,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的合理诉求,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构建了良好社会氛围,获得了榆林市“12345便民服务热线群众满意奖”。一年来共受理热线工单7714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按照全省“一张网”要求,扎实开展“一网通办”工作。完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五级架构搭建等工作。抽号、叫号、评价、一窗综合受理平台正常投入使用,大厅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三)西南新区分中心装修建设工作。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加快推动辖区经济快速发展,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在西南新区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办公地址在怡林四季北门东侧,办公面积280平方米,设置窗口12个。(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审批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自主培训,将学习教育与机关效能建设有效结合。利用学习日组织干部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适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严格落实请销假等制度,强化窗口人员管理,落实绩效考核与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五)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在中心办事大厅积极推广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代办帮办、绿色通道、免费寄递、容缺受理、信易批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助力我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六)强化机关宣传,做好政务公开。为了让广大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政策红利,多措并举强化行政审批服务宣传工作。明确宣传主线,做好政务公开,及时宣传报道涉企惠民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按照省市要求,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在中心办事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在政务服务领域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在线上线下多次办理却未成功的一系列‘办不成事’问题,实现“能办的事办得好、难办的事办得成”。四、存在的问题2021年,我局按照年初下达的责任目标考核要求,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审批局人员少、且综合业务水平低。行政审批局承担原24个审批部门315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并且需要“全能岗”工作人员,现有工作人员很难适应改革发展需求。二是简政放权受法律制约。在事项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压缩事项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简化办理程序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三是衔接机制不完善。划转业务部门审批系统虽已移交,但一部分系统的证书落款盖印处由系统自动生成,仍为原行业主管部门,无法更改,致使证照落款署名机关与审批局公章不相符。四是业务办理系统不兼容。虽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但是部分事项办理仍需要走多个审批系统,系统互不兼容,信息不共享,导致窗口受理办件需要二次录入,影响工作效率。五、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和镇村两级公共(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建设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党的武装工作重点任务,制定学习计划,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二)坚持从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进一步抓班子、带队伍,打造理念先进、担当先进、服务先进的干部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狠抓作风建设和服务水平。(三)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继续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扎实抓好已划转事项的承接和办理能力;推进第三批事项的划转移交工作;对标先进地区探索创新,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便民利企审批制度。(四)探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发展实际,邀请专业技术团队,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全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基础,稳步开展我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五)加快推进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真正便民利民平台。加快推进全区18个乡镇(街道办)公共服务中心和部分行政村和社区便民服务室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工作,全面梳理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将适合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室承接的事项,逐步进行下放,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营商环境评价要求,进一步做好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争取使“企业开办和注销”指标达到全市第6;“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达到全市第4;政务服务”指标达到全市第4。(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展“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引导企业和群众开展网上办事,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和群众获得感。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