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洲县> 子洲县第三小学

子洲县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6-01 15:24
单位名称 子洲县第三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子洲县东关大街1号
法定代表人 马文胜
开办资金 3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5万元 398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第三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创教育教学品牌和“书香”文化为目标,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业务开展情况:1.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实施开学初,德育处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德育管理制度》、《六大创建、八大习惯实施方案》、《145德育模式实施方案》;班主任制定了《班务工作计划》。少队部制定了《少队工作计划》。2.狠抓班级管理,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的重要保障。为此,学校挑选出了一批精明能干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通过加强班级管理,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3.抓好纪律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做了大量的安全教育工作,尽一切所能减少校内外安全事故的发生。(1)开学初,德育处首先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签订了各类安全责任书。(2)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德育处对学校物品放置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进行多次安全隐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进行记录,落实责任,限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4.充分发挥少队部的职能作用红领巾广播,每天中午能按时开播,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既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起到了引领和促进的作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教育。国旗下的“国学诵读”,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5.结合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师节了开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系列活动:学生为教师献花,学生以“感谢师恩”为主题在国旗下演讲,召开主题班会,庆祝教师节全体教师座谈会,走访慰问老教师活动等等;“十一”假期开展了“红色革命”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秋节假期开展了“传统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实践活动。6.努力创建“绿色校园”,学校非常重视“绿色校园”的创建工作,组织学习了环保教育有关文件,成立了“绿色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环保计划,将创建“绿色校园”责任落实到人,动员全校师生创建绿色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7.加强了家校共育工作开学初召开了第十二届“家校共育”研讨会,家校商讨“双减政策”下学校发展、教育、管理事宜;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建立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构建了德育教育网络,极大加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了教育合力,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新教育实验关于德育一体化要求,将“每月一事”和我校特色德育管理“145行动”相结合,扎实开展德育教育、德育实践活动。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以来,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全力打造多种课型,助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强化作业管理,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实行同年级科任教师集体精心备课,班主任作业统筹协调,总量控制,年级组长审核,教务处时常检查督导的作业管理机制。三是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全方位、多方面向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课程,围绕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了书法、绘画、足球、跳绳、呼啦圈、踢毽子、乒乓球、健美操等40个社团,学校依据上级有关精神,对“精准扶贫”工作一贯高度重视,做到统一管理、夯实责任、工作到位。学校能及时把250元的贫困支助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一学期来,老师们从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竭尽所能给予帮助,都能站在政治的高度来完成这项工作,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在实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科研方面:9月份,我校4个课题结题,分别是张晓艳、王欢欢、姬小涛的市级课题《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实践研究》结题,张媛、乔国艳的市级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张春卫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结题,竞赛方面:马娜娜、姬小涛、王欢欢在市上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读中国》获三等奖,张英英老师在子洲县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中荣获优秀奖;评优方面:苗昕老师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马润飞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全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师晓霞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三、存在问题:1、“老带新”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实效性。2、备课组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合作意识、教学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3、组内研讨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尚需不断挖掘潜力,提升组内研讨课的功效。四、改进措施:1、错时安排各科课程,优化学习、生活环境。2、积极开展学困生帮扶活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为学困生排忧解难,树立他们学习信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3、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学习方式,开展教师多元化学习,发展科外教师。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围墙加大宣传,让校园围墙为“国学文化墙”和“阳光体育墙”,让文化墙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2)布置楼道文化,让每个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3)继续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防安全事故发生。本学期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把我校打造成名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