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西安市碑林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1 19:1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进碑林落地企业的健康发展。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培训及指导工作;做好落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商业会展、展览等项目展示推介活动;企业调研。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8号商贸中心2号楼2层
法定代表人 柴华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5万元 6.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完成:(一)对标先进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28个区级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1+18”系列攻坚提升方案即1个整体方案和18个配套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二)加强《条例》学习,夯实法治基石。制定印发《2021年碑林区宣传贯彻<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各单位扎实开展专题宣传贯彻活动,同时联合碑林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开展了“碑林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答题”活动,通过答题活动,深入宣传《条例》基本思想、主要条款等,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条例、学习条例、落实条例,确保条例落地落实,不断夯实营商法治基石。(三)开展“换位体验”,提升服务效能。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邀请辖区营商环境监督员作为“体验官”,体验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和税务所办税服务,“体验官”以企业身份身临其境体验了“非接触式”自助办税服务,并针对高效便捷办税服务提出了意见建议,进一步找短板、促提升、优服务,切实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四)为企纾困解难,助力复工复产。对辖区100家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了电话沟通和关心慰问,同时围绕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的影响、面临的困难等制定了详细的调研问卷,积极开展问需工作,精准把握企业复工复产存在问题和实际困难,制定了问题清单,建立了工作台账,并积极发挥区营商办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解决落实,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度难关,与企业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五)加强政策梳理,强化政策赋能。紧盯市、区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及时做好政策的征集梳理,汇总编制了2021年《西安市、碑林区企业扶持奖励政策汇编》,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同时进一步发挥“碑林企业直通车”宣传平台作用,每周以工作动态和政策解读相配套的模式进行宣传,为辖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今年共发布文案120篇,阅读量18246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承担的1项市考指标“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我区在全市20区县、开发区营商环境季度考核中,一季度排名第6,二季度排名第5,三季度排名第6,其中一季度为良好,二、三季度均为优秀,四季度及全年考核全市未组织开展,我区“开创碑林招商新局面”“一业一证”“五员服务”“审批勘验流程标准化建设”4项创新举措被省营商办工作动态刊发,“投资机会清单和服务保障清单”创新举措被省职转办工作简报刊发,并报送国务院职转办。(二)起草编制《碑林区“十四五”营商环境发展规划》,并已完成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制定印发《西安市碑林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攻坚提升方案》,包括1个整体方案和18个配套方案,为全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画好路线图、建立任务单、列出时间表。(三)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邀请辖区营商环境监督员作为“体验官”体验了区税务局“非接触式”自助办税服务,进一步找短板、促提升、优服务,开展“营商大讲堂”活动,联合区司法局举办“赢在碑林营商大讲堂”微企律法系列宣讲活动,增强企业抵御法律风险能力。(四)协助社区做好扫码测温、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小区管控、居民信息摸排登记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组织发动志愿者队伍加入疫情防控队伍,筑牢群防群治防线。(五)定期看望扶贫对象熊雪婷一家,为其送去米面油、鸡蛋牛奶、棉衣被褥等生活用品,并动态监测扶贫对象生活状况,消除和防范返贫致贫风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统筹谋划的力量不足。优化营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工程,涉及工作领域广、责任单位多,区企促中心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编制人员还未完全到位,统筹推进营商环境的组织力量还不够强。二是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理解、思考不够深入,改革创新不强,总结提炼不够,缺乏在省市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及案例。2.改进措施:一是对标先进一流,持续攻坚提升。以推动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坚持“对标最优、调高标尺”原则,聚焦“开办企业”“劳动力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等18个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在全市达到标杆示范。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亮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原则,对标“最高标准、最佳实践、最优流程”,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深化“制度、模式、服务”创新,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水平,推出一批改革创新经验,全力打造营商新高地。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奋进年”主题系列活动,按照“126”工作思路,紧盯打造省内标杆、国内一流碑林营商品牌,坚持市场主体需求驱动、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畅通高效的融资环境,充满活力的双创环境、重商守信的文化环境,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二是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坚持以需求侧牵动供给侧,以满足企业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服务保障企业全生命周期,谋划出台更多靶向准、力度大、措施实的政策措施,助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要做好政策宣传,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重要政策措施,及时召开专题培训会等,准确解读到位,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深化助企帮扶服务。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推动各级部门成为企业发展的贴心人、娘家人和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的协调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同时,充分发挥营商办平台作用,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协调解决机制,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落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1.接受捐赠资助:无2.使用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