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1 18:34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组织实施区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对审批事项进行督察、督办和统计;受理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的投诉;全区政务及行政审批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8号东门商贸中心2号楼1-3层
法定代表人 高海娜
开办资金 23.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2万元 8.5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6月11日,单位名称由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变更为西安市碑林区政务服务中心;单位法定代表人由赵晓军变更为高海娜;单位住所由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27号1号楼1-2层变更为西安市碑林区东大街8号东门商贸中心2号楼1-3层;举办单位由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变更为西安市碑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完成各项业务。1.推动行政效能改革再深入。我单位已承接17个部门152项事项,做到“应接尽接”,行政审批步入“宽进、快办、便民、公开”的高效轨道。与各区级部门积极对接,37个部门82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逐步实现“一站式服务”改革目标。2.推动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再优化。截至2021年11月底,碑林区在册各类企业市场主体57264户,同比增长29.8%,新设立企业7382户,注册资本新增434.7亿元。去年3月份以来,陆续将银行、刻制公章、税务、人社、医保等纳入企业开办专区,11月份公积金中心入驻市民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开办服务平台,达到3小时一站办结。3.推动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再提速。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5%的目标,社会类投资项目办理时限由法定5个工作日缩减为即办,助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组建“帮办小分队”,做到“普通项目全覆盖、重点项目全面帮”。4.推动“一业一证”再拓宽。2021年,我单位在全市药品零售行业“一业一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拓宽“一业一证”覆盖面,制定了《西安市碑林区医疗器械行业综合许可“一业一证”实施方案(试行)》,将医疗器械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范围。2021年共发放药品零售《行业综合许可证》60家,医疗器械《行业综合许可证》26家。5.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再强化。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企业群众通过政务应用平台网上办事。截止2021年底,将我区1310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西安政务服务网,网上可办率达98.01%,全程网办率77.9%。2021年,市民中心网上累计办理事项9.3万余件,“互联网+”使得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开通“碑林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将市民中心的抽、叫号信息实时推送,办理等候情况实时公开,还链接有我单位升级版的“智慧政务标准化引导平台”。6.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建设全科综合受理窗口,目前已实现门头牌匾备案、企业全程电子化注销等97个高频事项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自实现“一窗通办”以来,办事窗口从抽号到叫号30分钟以内实现率达94%以上,进一步节约了企业群众的办事时间。将开店经营、毕业创业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梳理出180个服务套餐,“开餐馆”“开便利店”等涉及多部门审批、手续复杂的业务,在办理工商执照时可一站式审批,一次办结,真正做到了“进一扇门、填一张表、交一份材料、办一件事”。2021年为105家企业提供“一件事一次办”联审联办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区市民中心累计接待群众244928人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80492件,公共服务事项164436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满意度达到99.99%。窗口服务受到企业群众和媒体及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接受中省市“放管服”、政务公开等督查调研12次,接待省内外学习考察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等18次。多次受到人民网、《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及省市部门内刊关注,对我单位审批服务给予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基层便民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工作主观能动性还有待提高。2.改进措施:一是主动牵头,街办、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能,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二是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及时请示上级部门,克服工作的难度,增强与上级部门沟通的主动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单位将按照市局要求,再加服务力度,再严服务作风,再优服务质量,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实际效果,争当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事项取消、下放和承接工作,确保我区简政放权工作顺利完成。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持续围绕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2.持续优化涉企审批质效。继续落实深化综窗改革,结合实际对“综合窗口”“专业窗口”进行整合布局;实行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以及社保、公积金开户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提升开办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现开办企业3小时办结常态化和同城通办。3.持续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做好省、市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库建设和更新工作,将更多事项纳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4.持续推出利企便民服务举措。持续做好市民中心建设,完善大厅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大厅管理规范化,树立政务服务品牌形象。继续构建“好差评”向基层延伸,严格“差评”整改督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