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牧草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草原监理站)

延安市安塞区牧草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草原监理站)

发布时间: 2022-05-31 17:48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牧草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草原监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执行《草原法》、草场的建设、管护、利用及防火、饲草的青贮加工等技术推广。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局综合大楼4楼
法定代表人 陈世龙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5万元 155.2万元
网上名称 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工作:业务开展情况1、大力加强草原建设草原建设始终是工作的重点,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为确保种草的质量,针对以前种草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今年,在人工草地建设上,严格落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草地块的落实。人工种草地块,必须要落实在土壤肥沃,能满足饲草的生长需求,且利用方便的地块上种植。二是地块的处理。人工草地必须要精细处理,包括机耕、旋耕、施肥,营造良好的牧草生长环境。三是播种。播种主要包括机播和人工播种,适时播种,保证牧草出苗率。四是草畜配套。所有的人工草地必须和养殖业配套落实,一只羊配套0.5亩草地,如不从事养殖业,则饲草必须加工成草产品,保证饲草的有效利用。对于不具备饲草加工技术,套取国家扶持政策的人工草地,将不予验收。2、大力加强草原管护今年,我站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工作以及草原“三防”工作,加大对草原的管护力度。一是加强宣传,增强群众对草原建设的认识。发放草原法律法规宣传手册5000份,结合采取开辟专栏、下乡巡回宣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报道草原建设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让农民了解政策,把握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到草原建设中来。二是依法治理。坚持草畜配套措施,加快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认真贯彻区政府禁牧舍饲办法,坚决杜绝人为破坏草场的行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三是健全管护机构,稳定管护队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行专项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禁止并严惩乱占、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对境内非法开垦草原的行为进行严惩,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随时发现随时处理。3、着重加强草原防火随着我区封山禁牧和草原建设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工草场面积逐年增加,天然草原得到一定恢复,草原防火工作日趋严峻,根据草原防火的有关文件规定,成立草原防火工作组,严格执行草原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草原火情月报制度,在清明、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对各乡镇重点防火区域以及养殖户的棚圈、饲草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火检查,与各乡镇及大型养殖场签订防火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坚持不懈的开展天然草场、人工草地的重点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防火减灾意识,杜绝群死群伤等恶性火灾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人员零伤亡、财产零损失,全面提升我区草原防火水平和能力,确保我区草原建设健康发展。4、积极开展两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认真总结往年的监测经验,进一步完善监测措施和手段,强化技术储备,牢牢掌握灭蝗灭鼠的主动权。2021年,我区鼠害发生面积22.5万亩,危害面积5万亩,防治面积3.7万亩,防治率为74%。危害鼠种为中华鼢鼠、甘肃鼢鼠、鼹形田鼠、达乌尔黄鼠等,以中华鼢鼠和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虫害发生面积11.5万亩,危害面积1.7万亩,防治面积1.6万亩,防治率为94.1%,害虫的优势种为土蝗。亚洲小车蝗、轮纹异痂蝗、宽翅曲背蝗等发生较轻,不能构成危害。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新的形势对草原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2、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群众合理利用、建设、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3、草原植被恢复费因省级未出台收费标准,导致不能及时对临时征占用草地进行植被恢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