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商州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优质监察保障。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实施现场执法检查;环境保护应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排污费的核定、征收。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市公路局沥青拌合厂办公楼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吕晓燕 | |
开办资金 | 1.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44万元 | 43.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队在生态环境商州分局的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履行生态环境管理职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等任务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任务,切实保障了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围绕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实地培训、实战练兵,对现场检查执法要点、调查取证标准和具体要求等进行详细解读、讨论和操练,规范执法程序,全面提升现场执法检查和调查取证能力。积极参与市、区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选送环境行政处罚案卷参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案卷交叉评查和商州区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取得了好的成绩。(二)积极谋划研究,全面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及镇办包抓责任分工。制定印发了《商州区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要点》《关于明确内设机构工作职责、人员配备及监管区域划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及镇(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分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大队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重点、内设机构工作职责、监管区域及工作责任分工,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周安排、月汇报原则,全力助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三)加强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有序实施。全面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优化执法方式,通过采取实时监控在线监测数据、电话及微信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及排污动态,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助推全区经济稳步有序发展。制定印发了《商州区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实施方案》,重新完善建立了全区重点排污单位、一般排污单位共236家市场主体和在编在岗9名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人员的“两库清单”,严格实行“人员随机、企业随机、结果公开”的监管模式,依据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确定的抽取比例,完成了年度随机抽查企业现场执法检查任务并通过系统平台向社会予以公开。通过随机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全区排污单位的环境管理,有效震慑了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侥幸心理,实现了规范管理、达标排放。(四)加大执法力度,严查重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扎实开展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及秦岭生态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为重点的各类专项整治及执法检查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重点排污单位现场执法检查、重点流域水污染专项执法检查、砖瓦及砂石企业专项整治、工业炉窑及臭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检查、十四运环境保障等5大类10余项专项整治及执法检查工作。按照市局安排部署,自8月26日起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百日执法攻坚强化行动,认清形势换脑子,认真反思查短板,雷厉风行,铁腕执法,快速查处了一批典型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021年,商州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和《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案件均位居全市前列,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五)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提升环境应急防控能力和水平。制定《商州区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从“邻避效应”环境风险、非煤矿山领域环境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风险、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油气管道泄漏风险、饮用水源保护风险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全面开展排查工作,建立了风险隐患台账,实时更新整改工作进展,督促隐患及时化解整改到位。督促全区环境风险源企业全面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备案、应急物资储备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等工作,不断提升突发事件防控能力,为保障全区环境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六)创新监管模式,全区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夯实三、四级网格环境保护职责,督促全面开展日常环境巡查及网格化系统信息上报工作,每季度进行工作通报。2021年,全区18个镇(办)通过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上报日常环境巡查记录67283条,及时预防和化解了一批环境污染隐患,全区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商州智慧环保”项目初显成效。全区6家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实时有效上传,26家重点工业企业170个点位的用电工况监控设施已安装到位,实现了智能化监管、智慧化预警管控和手机APP的及时推送传输,商州生态环境监管实现智能化、精细化。(七)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举报问题。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安排,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方面作风问题,制定印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工作方案》,明确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职责,突出了整治时间和步骤,加大协调沟通力度,持续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加大对群众反映各类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的查办力度,狠抓严查环境要案,积极化解环境积案,用心调解环境纠纷,扎实排查环境隐患,严查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累计查处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举报282件(其中:12369环保举报9件、环境信访44件、微信及网络举报45件、12345便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交办184件),均已查处办结并回复,信访投诉查处率、结案率和回复率均达100%,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八)加大对中省环保督察交办环境信访件的查办力度,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全力抓好省第五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督察组交办的问题做到立查立办,迅速落实,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我队共办理交办信访件15件,均已及时查处并上报。对牵头办理的建材企业违法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区砖瓦企业集体约谈会和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以政府办文件印发了《关于印发<商州区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扎实组织开展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推进省第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2、配合做好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的查办工作。共牵头办理督察组交办信访件10件,均按要求完成了现场调查、群众走访、办结回访等工作,逐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收集各项佐证资料,形成“一案一卷”,将查处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回访和公开,确保群众诉求全面落实到位。(九)突出监管重点,持续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数据实时有效上传。加强对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桑德水务有限公司、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运维现场检查管理工作,对自动监控现场端建设、在线监控设备运行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检修、校准校验记录等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确保在线监控数据准确有效上传。2021年,商州4家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均达到98%以上。(十)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加大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广环境执法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树立正面典型,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精神风貌。先后在报刊、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发表环保执法动态信息130余条,通过宣传有效提升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增强了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2021年,我队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职能,严查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2家,罚款入库153万余元,已严格按规定全部上解。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滞后。一线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经费和执法车辆未得到保障,现场执法监管工作无法按要求全面展开,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需要。二是行政处罚案卷办理不够规范。现场检查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等证据的收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对一些整改到位的案件未能及时办结。三是环境应急工作还有短板。无专设的环境应急机构、专业人员及应急设备,应急物资缺乏,应急处置经费保障不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还有短板。四是环境保护执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对新实施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成果宣传不够及时全面,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整改措施:加大环保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长升全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积极向上级争取加大对基层环境监察机构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我队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查各类环保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知情权。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和各类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强化对全体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学习,明确执法重点,规范执法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全力助推商州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有序开展。2、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公开曝光、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移交司法等强力措施,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和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全区生态环境安全。3、强化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设,将此项工作与加强移动执法的使用与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移动执法全覆盖。4、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组建专业的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积极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突发环境预警及处置能力。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及环境执法工作成效等,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及排污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民齐抓共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