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单位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工作导向,精准策划包装产业招商项目,积极主动参与各类招引活动,千方百计招项目、引资金,持续增强招商引资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以招商引资的新成效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2022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今年,我区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8个,总投资127.03亿元,其中:协议项目2个,总投资45亿元;新签约合同项目24个,总投资53.31亿元,省际到位资金34.91亿元;续建项目12个,总投资28.72亿元,年度到位8.53亿元。完成省际到位资金43.44亿元,占年计划42亿元的103.42%。完成外资任务500万美元,占年计划500万美元的100%。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重视程度高,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组织召开了全区非公经济、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议、“金秋季”招商引资推进会等,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安排部署阶段实施意见,助推招商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制度办法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安塞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和《招商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等,完善了“目标任务到人、招商对象到人、工作措施到人、项目落地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招商论英雄”的招商局面。三是督查效果实,加大对每月上报的招商引资项目的督查检查力度,采取日常回访咨询、亲临现场督导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阶段推进措施,下发项目通报送阅件4期,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全方位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达产达效。2.项目策划精益求精,推介成果日益凸显。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紧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新一重”等政策导向,立足市场需求,结合安塞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重点工作,深入挖掘产业优势,联合项目包装专业机构,策划包装了能源化工、文旅康养、教育医疗等10大类招商引资项目155个,总投资576.8亿元,为实现项目接替有序、滚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精准包装项目,围绕“一园四区”建设、延塞一体化发展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需求,全面梳理历年包装项目进展实情,优选整合策划包装项目,瞄准意向企业投资热点,组织编制了招商引资项目宣传册,精准策划储备了一批调结构、增优势、提质量的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73.86亿元。三是大力宣传推介,紧紧围绕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四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精心制作项目宣传推介PPT,全方位展示全区优势和招商项目,并选送推介天然气制氢提氦、中草药深加工和工业蒸汽综合利用等23个项目,力争在招大引强、聚新培优上实现新突破。制作完成了“安塞·筑梦之城—你不知道的安塞”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片,利用各类招商活动进行大肆宣传,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安塞、投资安塞,目前已有21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招商活动重点突出,项目引进成效显著。一是展会招商收效明显,在第五届丝博会上,参加了延安产业招商推介会暨市团集中签约仪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先进制造及应急产业推介会等,组织了安塞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会和企业洽谈会,考察了陕西鑫天益公司、西安九德创一公司等,累计签约合同项目11个,总投资28.63亿元,会后成果统计上报项目共计14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二是线上招商效果明显,参加了市上统一组织的第一批“云签约”活动,与中国海螺创业分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的油田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填补了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空白局面。自主召开了“云上招商”,与远景公司、太乙集团、陕西仙鱼仙果等9家企业线上视频连线,主要领导参与洽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三是扣门招商成绩斐然,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先后赴西安、杭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地,扣门拜访了中俄产业园、鑫天益实业集团、九德创一科技集团和广州广纳科技等40家企业,分别就先进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等一批生产性项目进行了深入对接,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15家,目前高端阀门制造、生态治理综合再利用研发等项目预计2022年落户安塞。四是驻点招商渐起成效,充分发挥驻佛山市南海区招商联络处桥头堡作用,搭建了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合作桥梁,广州嘉上嘉、腾农科技公司、东方奥龙、朗肽生物制药等一批文旅、农业企业赴安塞实地考察,文化旅游运营、中草药种植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工作保障到位。牢固树立了“服务比政策更重要、诚信比项目更重要”的理念,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积极协调企业在用水、用电、用气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了约52家企业来塞考察、投资兴业。持续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包抓责任制,把项目落地作为检验招商引资的唯一标准,抓牢做实、持续跟进、有的放矢,确保项目从引进到落地都有专人协调服务、跟踪落实。5.党建工作常抓不懈,支部建设成效明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力促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科学安排部署,合理分解任务,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履行党员责任,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二是开展专题学习,制定党史教育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记读书笔记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形式,做到了人人有记录、有心得体会。购买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答》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读本36本,做到每个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先后集中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10次,赴张思德牺牲纪念地、南泥湾考察学习4次。三、存在问题1.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招商引资形势严峻。当前全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了“三期”叠加,政策因素影响越来越小的“后招商时代”。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经营困难,投资意愿不强,且已崭露观望等待苗头,据市招商局掌握的情况,今年全市招商引资虽然圆满完成省上任务指标,但投资的项目质量不高,仅完成新签约外商企业1家,以前落地外商企业活力不强。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保增长的压力也很大,要求产业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大,措施也越来越具体,对我区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2.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对安塞“十四五”期间产业链、产业集群打造和招商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四五”期间,国家分配给陕西能耗指标总体在1350万吨左右,每年能耗指标280万吨左右,省发改委分配给延安的能耗指标与“十四五”期间产业规划能耗需求有很大差距;“双碳”目标下,安塞作为能源化工为主的传统能源地区,将面临主体性产业替换的严重冲击,能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面临同样的挑战,对安塞的主导产业产能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和产能过剩,给财政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严重的困难3.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难度增大。总体上看,引进项目投资规模偏小,特别是工业方面,先进制造业大的项目基本没有,新材料领域的延链、强链、补短板少,新能源项目形式单一,没有配套产业,但总投资占据了一大半,引进的其它产业项目也多为投资规模较小的单一项目,缺乏“高大强”项目,并且项目之间关联度不强,带动能力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配套不完善,没有形成产业链体系,整体集聚效应不明显。加之,安塞属于西北区域,大部分先进制造产业所需原材料和人才相对稀缺,内外运输工具单一,引进大企业、好项目可以说困难重重。4.地方企业发展不充分。安塞工业企业相对不多,仍然是以长庆油田公司和延长油田股份公司、新能源企业为主的央企、国企为支撑,地方工业企业发展滞后。安塞非公经济占比26%左右,民营工业企业规模小、总量少,产业层次低,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农副产品、饮食酒店业和油气服务领域,从事科技型、高端装备制造型和外向型的企业较少,缺少区域产业带动强、影响力较大的地方企业和大集团。5.制造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尽管安塞制造业产业链逐渐迈出步伐,但产业链整体开发不足,上游产业较为集中,下游精深加工产业相对薄弱,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中间产品、中高端产品少。大企业带动为主的发展路径配套企业数量较少,区内企业相互配套率低。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缺少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工业品牌,成为制约安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