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洲县中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和服务。 | |
住所 | 子洲县双湖峪镇大理路3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雄飞 | |
开办资金 | 4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洲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07.39万元 | 8083.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子洲县中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院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在县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党风廉政工作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指导,以医疗标准化治理和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为载体,全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医院基本情况子洲县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是县域内唯一的中医医院。二、主要开展工作1、强化党建工作意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一岗双责,交叉任职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制度,进一步保障医院健康持续发展。2、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支持学科创新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1)每周院长行政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强化支点管理,集中分析问题,督导整改问题,增强医疗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整体提升。(2)调整充实医务科,开展病历检查,做好病历环节质量考核。(3)紧密结合医院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创新优化,确定呼吸内科、康复科重点专科建设;搭建平台,精心发展腔镜业务。3、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夙夜奋战接种疫苗,全力构建免疫屏障。4、苏陕协作共建充分利用好苏陕东西部医院协作派来的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扬州洪泉医院的4名专家,有目标的推广专家擅长技术。5、积极推进医共体深化改革(1)严格贯彻落实《子洲县医共体工作人员请销假及借调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21年8月1日前,清退借调人员28人回原单位工作。(2)按照医改文件精神,解聘现任副院长,拟定《副院长聘任管理实施办法(草案)》《科室主任岗位聘任制管理暂行规定(草案)》《子洲县中医院护士长聘用管理办法(草案)》《子洲县中医院医共体分院院长聘任办法(草案)》《医共体冗员分流安置办法(草案)》等文件,报医管委审核。(3)确定周家硷分院为医疗副中心。(4)制定医院绩效分配方案。结合“十四五”业务建设发展框架与总体布局要求,充分调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整医院收入结构、促进医院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医院持续、快速、和谐发展,使医院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6、公共卫生工作我院组成专业团队,对各分院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家庭医师签约工作,对工作明显滞后的分院给予帮扶指导,弥补短板,迎头赶上。7、人才培养工作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在医院人员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派出36名医务人员到三甲医院进修培训学习。派出16名医共体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学习。引入妇产科白琴副主任医师,开展妇产科腔镜手术。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上级帮扶医院推广新增的9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妇科贴敷、塌渍,治疗先兆流产、妊娠剧吐、产后尿潴留等),小针刀,“刺络出血”疗法。现已广泛开展中药塌渍95人次、蜡疗15人次。9、结合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更换树脂瓦、更换病房门、病床,提升医院诊疗环境,打造安全温馨的病房。10、对口支援分院工作总院派出11名医务人员,每周深入分院进行巡诊工作。定期下乡开展对口支援分院工作,开展义诊、讲座、带教查房、病例讨论等。2021年发放印刷资料17000人次,播放影像资料共308余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共70余次,举办知识讲座共78次。11、信息化建设我院使用钉钉软件系统实现人脸打卡上下班考勤,电子化审批,优化了工作流程,极大的方便了职工,同时极大的节约办公纸张,减少碳排放量。12、重症监护室(ICU)病区建设今年我院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00万元,将门诊楼二层、三楼,综合楼三层,共计2508.32平方米,改建重症监护病区。总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后可设置重症监护ICU病床4张,用于收治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三、取得的效益2021年医院业务总流水4525.7万元。门诊10.5万余人次,同比增加24.8%;出院7860人次,同比增长12.6%;医保患者住院7012人次,总费用2743.7万元,人均费用3912元。医保病人住院率89.2%。手术545例,同比增加10%,其中腹腔镜手术52例;中药收入91.21万元。2020-2021年,全年接种新冠疫苗34130针次、核酸采样检测38661人次,派出千余人次在高速路、“两站一场”执勤。我院紧跟县委、县政府部署,结合“十四五”业务建设发展框架与总体布局要求,制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利用指标杠杆,充分调动科室管理能动性和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更趋合理化,促进医改工作持续、稳定、快速、和谐发展。院党支部工作得到上级认可和表彰。在县委表彰全县“两优一先”大会上,我院支部书记陈浩同志荣膺“优秀党务工作者”、支部委员张凯同志荣膺“优秀共产党员”,另外,我院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四、存在问题一是编制严重缺少。医院现有238名在职员工,编制只有73个,缺编严重,导致招聘人员困难,长期存在着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二是医保政策限制。现在市级三甲医院起付线降低到2000/1500元,补偿比例升至60%,市外三级医院起付线由5000元降到3500元,报销比例为50%,但是县级医院起付线由原来的300元升至500元又升至600-800元,报销比例由80%(贫困户90%)降至78%。基层医院医保单病种取消导致群众看不起病,基层分院受医保报销限制,业务收入不足。村卫生室无药可卖,百姓群众几乎回到“小病扛、大病托”的地步,加之医保缴费年年上涨,群众怨声载道,把所有的矛头指向医务工作者。三是财政投入不足。我院与县医院承担同样的卫生医疗、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等任务,但国家各级财政投入和政策都倾斜于县医院,导致了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各种硬件设备远远的落后于县医院。医院非编制医护人员未落实财政供给,财政投入不足。五、整改措施1、发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医改精神上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真正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2、一方面通过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要政策,强化“外因”推动作用;一方面发挥“内因”主观能动性,通过总院联合分院打造“医疗副中心”松懈医保限制。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医改红利。3、坚持将医疗质量管理列为医院管理的重点,以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依托省中医医院,积极打造省级重点专科;坚持中西医结合,利用好重症监护病区综合提升呼吸内科、妇产科和外科业务服务能力。4、人才引进。人才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在新的年度里,我们将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校园招聘等形式,力争引进临床专业本科大学生10到15名,填充到各临床科室科学、合理、规范规划好人才培养计划,做好梯队建设。六、下一步计划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突出党建引领医疗,进一步提高班子自身素质,助推医院既快又好发展,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2、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坚持将医疗质量管理列为医院管理的重点,通过医务科从医疗质控到病历,逐条逐步整改,以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杜绝医疗责任事故,避免医疗纠纷和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3、争取中医院西侧医养结合扩建项目。扩建后医院新增床位200张,共达到350张床位。形成医养结合体,以中医养生、中医康复、治未病、中医体检为发展总原则,弘扬中医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4、深化推进医改,加强医共体管理按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逐步完成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坚持因事设岗,公开竞争,合同管理,增强广大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加强医疗成本控制,逐步建立完善的科室全成本核算机制,提高医院竞争能力。5、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坚持中西医结合,利用重症监护病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康复科服务能力,依托省中医医院,积极打造省级重点专科。6、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将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7、结合阿里云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利用阿里云合作契机,全面更新医院信息系统,构建现代化中医医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0年09月30日至2025年09月2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