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靖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1 17:04
单位名称 靖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服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机化应用技术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和高素质农民提升。
住所 靖边县南关东街70号农业农村局办公大楼4楼401室
法定代表人 杜建军
开办资金 40.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15万元 18.77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根据省市现代农业培训中心的安排,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努力完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驾驶员培训、建档立卡户培训等工作,现将我中心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一、高素质农民培育2021年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依照《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榆林市2021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农发【2021】220号精神,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结合我县实际,围绕蔬菜、玉米、马铃薯、羊子、果业等主导产业,认真组织开展,现将我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搞好摸底调研,打好培育基础为保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高质量,我中心在培育对象筛选上狠下功夫,在自主申报的200多名学员中,通过下乡、走访的方式对学员的思想道德、邻里关系、为人处事等基本素养及生产经营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和筛选,对不符合条件的种养殖户绝不纳入培训对象,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打好基础。(二)落实培育任务,健全管理制度根据省市安排,2021年我县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240人,主要以生产经营型人才为主体,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选用中省规划教材及适合地域特色的教材,按照产业编班、编制教学计划等准备工作。结合报名人员产业情况,编为5个班,每班配一位班主任,负责本班的教学安排、考勤、信息统计及学员档案管理等工作。(三)抓好教育培训,提升培育效果线上培训:依托“老刀学霸APP”在线学习平台,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2小时,合格学时为20学时,90%学员已完成线上培训学时。线下培训:我县已开展理论、实践课程各两期,主要以公共课、专业课为基础,提高学员综合素养,结合实践课程,提升学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致富能力。由于疫情原因,培育进度稍慢,计划于12月中旬全面完成培育任务。鼓励激励:开班仪式上奖励一批优秀学员,给予每人500元现金奖励,激励高素质农民培训学习、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动力,为新学员树立了榜样,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四)完善体系建设,优化教学条件根据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榆林市202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农发【2021】149号)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等设施设备进行了改善,现已全面完成。一是对培训室培训设施和房屋陈旧问题进行了整改,配备了LED大显示屏、整体音响设备、80套桌椅、全自动窗帘、远程卫星网络等设备及室内维修。二是对靖边县安心养殖场、改平家庭农场、青伟家庭农场、陕西恒悦酒业有限公司4家实训基地教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使其具备了理论和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培训。二、农机驾驶员培训为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新机具使用技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机手为重点,加强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层次、分类别紧密结合农机化实用技术和要求,采取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现场观摩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问题分析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共培训农机驾驶员200人。三、建档立卡户培训为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我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以镇、村为单位,结合其产业实际,根据贫困户需求,通过理论授课和现场指导的培训模式,在席麻湾镇、杨米涧镇、海则滩镇、宋渠村等12个镇村共培训建档立卡户580人次,发放教材1200册。四、驻村工作队根据中共靖边县委《关于扎实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单位于2021年10月24日开始驻村新城便民服务中心张兴庄村工作。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在北方牧业公司申请到六只湖羊种羊,于2021年11月15日发放到张兴庄村湖羊养殖园,推荐6名养殖大户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不断提高养羊技术,增加经济效益。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开发直播课堂为进一步提升培育效果,我中心与移动公司合作,在上课期间,全程直播,由于学员文化层次和理解水平不等,接受能力弱的学员可根据自己的薄弱面观看回放,查漏补缺,充分消化课堂知识,增强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二)出版自编教材今年我中心工作人员编写教材《拖拉机安全使用技术》、《玉米收获机使用技术》,印制1000册,免费发放高素质农民。(三)搞好试验示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下,我中心就榆林北部马铃薯抗逆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进行了试验示范。在马铃薯生长的各时期,施用施用硫肥、太糖菌素、海藻酸、普滋钙等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修复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抗逆性,提升马铃薯产品质量,从而解决“倒春寒”、土壤板结等问题,大力增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建议大面积推广。围绕项目主题,共完成论文13篇,其中省级期刊12篇,学术类核心期刊1篇。(四)“学校+公司”共赢模式中心与禄平工贸有限公司合作《胡萝卜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获得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实现了双赢。六、问题与建议(一)因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培训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正常进度;(二)《高素质农民扶持奖励办法》难落实。(三)任务下达迟,验收早,间隔时间短,影响培育质量。建议:任务下达要早。七、2022年计划一是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主要培育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计划以“蔬菜、粮食、畜牧”等为主体产业,以“渔业、农机”为特色产业,增强专业技能,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助力脱贫攻坚。二是继续推进《胡萝卜全程机械化装备研发》,试制样机、收获机,进行推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榆林市农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获陕西省农业厅农广体系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