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性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兽医监督管理等政府公益性职责;拟定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培训、科普宣传和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畜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畜禽良种的引进、示范、繁育改良、质量监督;饲料、兽药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其它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负责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治理工作。 |
住所 |
佛坪县袁家庄镇南环路4号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军 |
开办资金 |
95.87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16.66万元 |
87.79万元 |
网上名称 |
佛坪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1月19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举办单位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李建军变更为李建军,单位名称由原佛坪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县动物疾病防疫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变更为佛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原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变更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性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兽医监督管理等政府公益性职责;拟定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方案;动物疫病预防的技术指导、培训、科普宣传和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畜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举办单位由原农业局变更为农业农村局。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1、印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佛农发〔2021〕28号)文件,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夯实防控责任。2、加强指导,夯实防控责任。一是加强培训,提升防控能力;二是建立机制,落实防控措施,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指挥系统有效运转,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疫情,能够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时有效处置;三是加大排查力度,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建立了县级非洲猪瘟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毒药品、防护服、水鞋、扑杀器等防控物资300余件(台、套);四是严格落实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两项制度”;五是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六是认真抓好疫情监测。(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全年采集血清样品590份(猪血清110份、牛血清25份、羊血清15份、犬血清15份、羊棉拭子45份、鸡棉拭子210份、生猪养殖场环境样品170份)送市中心检测;中心兽医实验室自行抽样进行抗体检测共571份(猪血清232份、牛血清60份、羊血清144份、鸡血清135份),对猪瘟、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禽流感等各项免疫病种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全县春秋两季防疫情况进行反馈,对抗体水平未达标的镇办指导其及时进行补免。开展了人兽共患病监测防控,布病筛查了204份,全部为阴性。结合月补针工作,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免疫抗体检测、常见病预防控制工作。(三)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技术推广任务开展情况1、开展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创建;2、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3、开展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佛坪土蜂蜜”保护工程前期工作;4、积极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5、抓好培训,促进技术推广应用。制定了2021年度畜牧产业技术培训工作计划,编写各种动物养殖技术培训资料10余种。6、开展中蜂、土鸡、肉羊、生猪为主的技术培训7场次,参训8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7、抓好优质牧草工作不放松,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优质牧草种植249亩。(四)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1、认真开展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四项指标”。全年共检疫动物18702头(只)。其中检疫生猪3802头;鸡14900只,确保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以上、农村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申报达到80%以上。2、做好“廋肉精”抽检和药残检测工作工作,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年来在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和17家规模养殖场(户)共抽检猪、牛、羊尿液检测样128头份,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项检测均为阴性。3、开展了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工作。4、开展了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工作。5、开展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监管工作。6、继续加强乡村兽医、畜禽标识、证章管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年来,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无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全县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免疫抗体达到70%以上的整体要求。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2084头,其中存栏7065头,出栏15019头;肉牛饲养量259头,其中存栏214头,出栏55头;肉羊饲养量6040只,其中存栏2457只,出栏3583只;土鸡养殖饲养量达到130182只,其中存栏80051只,出栏50131只;中蜂养殖23017箱,其中新法饲养19958箱,传统养蜂3059箱。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全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场22户,引进陕西海润华盈农牧有限公司,现已投产存栏母猪480头,确保我县畜牧产业得到健康稳步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协作程度不高。部分部门、镇(街道)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够重视,业务工作无专人专抓,工作落实不能及时到位。2.动物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疫苗一发了之等现象,通过近年来对兽医实验室检测抗体水平分析,普遍不高,甚至还没有抗体,补免等措施又落实不到位,存在发生动物疫病风险。(二)改进措施1.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中心职工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全面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任务。2.抓好重点工作,推动畜牧业发展。一是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瞄准畜牧业主导产业,以农业倍增工程为抓手,提高畜牧业增加值。二是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汇报,加快发展畜牧业,强化畜牧业政策支持和生态保护。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继续稳步推进畜牧业各项任务完成。(二)继续加大对镇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根据强免病种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做好日常补免工作。 (三)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立足生猪保稳定、牛羊抓突破、林下养鸡出特色,调优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中蜂等特色生态养殖,提高有机、绿色畜产品比重。(四)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五)扎实开展兽医实验室监测检测能力建设,争取经费支持,培训技术力量。以兽医实验室为依托,为畜牧业发展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六)继续抓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彰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汉市动疾控发[2021]10号);被陕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表彰为“全省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陕疫控发[2021]12号)。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