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指导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组织开展农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引进,负责农作物种子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猕猴桃和食用菌产业的实施和管理,负责职务产地检疫调运和市场检疫。依法对农机事故处理、责任认定,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利用多媒体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政策法规各类信息的收集发布,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育,开展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 |
住所 | 佛坪县袁家庄镇南环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新航 | |
开办资金 | 31.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39万元 | 38.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1月29日办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单位名称由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中心、县植保植检站)变更为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制定全县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农资市场监管,农业实用技术指导服务;植物产地检疫、调运和市场检疫检查、农作物病虫害、有害生物疫情及农业生产灾害、灾情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植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变更为“制定全县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指导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组织开展农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引进,负责农作物种子技术标准制定和实施,指导猕猴桃和食用菌产业的实施和管理,负责职务产地检疫调运和市场检疫。依法对农机事故处理、责任认定,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利用多媒体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政策法规信息的收集发布,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育,开展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推进粮油生产稳定增长。积极落实中省市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总体平稳,2021年我县粮食种植面积4.04万亩,总产量0.92万吨。其中:小麦种植0.24万亩,小麦产量446.4吨;马铃薯种植1.03万亩,马铃薯产量10013吨(折纯粮2002.6吨);水稻种植0.83万亩,水稻产量2747.4吨;玉米播种面积1.3万亩,产量3479.6吨;油料播种面积3038亩,油料总产量456吨,其中油菜播种面积2640亩,产量414吨。蔬菜种植面积0.85万亩,蔬菜产量2.05万吨。全县发展食用菌700万袋,产量0.3万吨;猕猴桃种植0.6万亩,产量0.12万吨。(二)抓好示范试验工作。2021年我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植保示范试验点4处;佛坪县岳坝镇草林村国家高海拔水稻试验2组12个品种;佛坪县岳坝镇西华村陕西省水稻品种审定试验5组;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2处。(三)强化技术指导服务。2021年,技术人员在全县七个镇办开展技术培训,培训4场次,培训200人次。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现场培训1场100余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8场300余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3场100余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咨询600人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宣传资料计1000余份;对马铃薯、玉米、水稻等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现场讲解、培训。(四)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及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技术覆盖全县7镇﹙办﹚,44个行政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严防长残留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农药使用比去年降低了1.85%;化肥使用比去年降低了1.31%。(五)全面开展病虫防控工作。一是开展草地贪夜蛾普查、宣传、防控工作。安装植保杀虫灯26台,诱捕器35个设置4个监测点,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强测报工作。二是对油菜菌核病、水稻一代二化螟、水稻稻水象甲等重点病虫害开展系统性测报,印发《病虫情报》8期。三是做好资料整理和原始数据存档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率,提高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保证了我县粮食作物生产安全、高效。四是加强农药销售许可管理以及农药安全使用宣传。(六)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织100名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围绕农民礼仪、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销售等公共课,山茱萸、食用菌等种植业,生猪、土鸡等养殖业技术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训。(七)认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1年中心引导支持我县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购置热泵能烘干机、铡草揉丝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装备16台/套。在春耕、三夏、秋冬播等农业生产时节开展微耕机、饲料粉碎机、食用菌机械等农机操作使用培训220人次,检修机具105台次,发放农机操作技术资料300份。截止2021年12月上旬,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85万千瓦;全年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3.64万亩,机耕水平达到9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5%;2021年全县四大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43万亩,利用量0.81万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其中以微耕机、粉碎机为主的秸秆利用机具310余台,实施机耕灭茬粉碎还田面积0.68万亩。完成玉米、小麦、油菜等秸秆堆沤肥利用1.3万亩。(八)认真开展脱贫巩固工作。一年来,我中心联合交警大队认真落实巩固脱贫工作。一是结合每户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计划,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落实长效发展规划,脱贫收入巩固计划、产业发展规划;二是有效发挥农业系统技术特长优势,结合农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争取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产业发展资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联合村巩固户安排,带动贫脱贫户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我中心积极落实中、省、市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总体平稳,2021年我县粮食种植面积4.04万亩,总产量0.92万吨。全县完成机耕面积3.64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5%,农机经营总收入2010万元。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按时兑付农业三项补贴175.36万元,其中:农业耕地地力补贴6794户129.89万元、种粮补贴10693户40.0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43元。在全县七个镇办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其中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现场培训1场100余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8场300余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3场100余人次、农业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3场次100人次、农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4期300人次,培训农机操作手30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咨询600人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手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宣传资料计1000余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技术覆盖全县7镇﹙办﹚,44个行政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严防长残留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农药使用比去年降低了1.85%;化肥使用比去年降低了1.31%。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期间安排3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各镇办的农机具进行安全检修和技术服务,义务检修农机具40台套,运送农机配件2次。本年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全年农机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均为零,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粮食作物投入产出率低,农民对粮食生产管理粗放,积极性不高。2.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里多半是老弱妇孺,且文化水平低,增产增效技术落实难。3.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高素质技术专业人员更是缺乏,推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4.省农机补贴目录中可用于我县的补贴机具种类少,机具补贴金额低,大中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使用受地理环境限制导致农户购机意愿不强,我县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提升难度大。(二)改进措施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和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民春耕和秋播期间送“科技下乡”,在田间地头及时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对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有效操作,使农民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力量就在眼前,增强农民学习农业知识的信心和积极性。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操作、修理等技能培训和演示,努力提高农民操作技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使用效率。3.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农业种植园区和示范点,大力示范推广高山特色蔬菜和农机化加工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农民增收。4.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逐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好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训指导工作,为农业增添新活力。(二)做好试验示范点建设工作。(三)继续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检疫工作。(四)继续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培训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五)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六)积极示范推广山区适用农业机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七)认真开展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