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救助管理站

旬邑县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2-05-31 15:09
单位名称 旬邑县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主要负责县境内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住所 旬邑县中心敬老院院内
法定代表人 田冬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万元 1.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主要成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关心指导下,我们强化机制,严格管理,务实创新,完善服务,按照十九大文件精神,切实履行和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构建和谐福利旬邑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救助人员80人次,在救助工作中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不怕苦、不怕累,文明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救助管理任务。全年全县未发生一起救助人员不安全事故。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强化站内管理,规范救助程序救助站运行四年以来,我们不断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了救助服务程序,从受助人员入站到离站程序、从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到文明用语、从学习制度到承诺制度都做了明确规范。做到了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体现了以制度管人和人性化相结合的救助管理体系。在服务理念方面,我们摈弃了等、靠、要被动的工作方式,走出了主动作为、积极向救助对象提供服务的新途径。通过走上街头,向人民群众发放救助管理宣传资料、在城区、塬区设立救助宣传点进行宣传、发放救助宣传资料,设置救助管理站引导牌等方式,让社会更多人了解、支持救助工作,同时继续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自身素质。增强了三大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宗旨意识),突破了“三大障碍”(观念性障碍、体制性障碍、资源性障碍),切实转变了思维方式,创新了工作方法,使救助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加强部门协助,突破重点难题,救助管理工作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治是一大难题。积极加强与医院、公安、城管等部门联系,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实行联合救助,同时把救助对象安置工作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这对于防止救助对象再次长期流浪,确保救助工作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对以往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过程中常有一些无法查明地址的流浪人员,我们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救助过程中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员通过解决户口、发放生活救助金等形式,将其进行了妥善安置。三是完善救助设施,拓展服务功能,继续加大了救助管理服务力度,完善救助站管理服务设施,深化救助管理服务方式,确保受助者到站后能享受到适宜住所。四是落实未保政策,全面开展未保工作,旬邑县救助管理站被确定为咸阳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单位后,我们成立了旬邑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县委、政府文件下发了《旬邑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省市未保试点工作要求搭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平台,完善服务网络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监护随访、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根据筛选的困境未成年人对象进行分类救助保护。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入冬以来,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确保了全县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温暖过节。并且利用节假日组织宣传车在城区宣传多次,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街道设立宣传点,并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单3000份。翻印《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100份,分发到有关部门。以“传递温暖,关爱救助”为我站宣传口号,并制作宣传横幅各五条。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和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和开展专项业务培训还不够重视。二是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对新政策、新形势下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新的切入点、新的方法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三是风险防控压力依然十分大,面对救助群体的特殊性,社会媒体关注度不断提高的现实,如何进一步提高救助的风险防控是一大难题。四是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救助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市民了解社会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好心市民学会“理性施舍”。同时,鼓励群众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尊重、帮助弱势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整改措施救助服务标准化.采取积极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了办公设施和救助宿舍的管理;结合救助服务流程,规范接待、入站、站内管理、查询、宣教、离站等救助服务工作的各个细节,强化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提高工作人员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服务能力,开展业务岗位大练兵,坚持每月“创先争优”评选,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体现了以制度管人和人性化的救助管理。2、救助信息规范化.我站要完成接待入站电脑录入的信息化,实现了与全国救助管理系统的正式联网;规范了各类表格、表单,使救助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记录、有备案、可查考;做到救助工作系统化、网络化。3、管理工作制度化.调整办公区域后,进一步加强科室的集中优化管理.坚持科室内部制度化管理,实现岗位责任制,做到制度上墙;坚持周四例会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总结本周工作情况和安排下周工作计划,加强工作人员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规范派差制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救助工作事关特殊人群的民生问题,2022年我局仍将坚持面向困难群众的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定不移的继续开展依法救助工作,一如继往的抓好日常救助管理工作。2、继续在日常救助工作中加强监督和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强化岗位职任制,加强日常接待和值班工作,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求助、依法救助。认真贯彻职责、规范,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进救助管理工作服务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建设,努力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3、做好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动救助,是维护一方安宁,对城市文明建设的积极举措。我站将继续加大对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动救助力度,对不愿来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发放食品及御寒衣被等救助物资,提供简易救助。继续加强对来站求助患常见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及身有残疾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4、面对救助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解放思想,转变做事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来拓展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注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切实保障救助管理站正常、安全运转。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