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紫阳县>
紫阳县城区殡葬管理所
紫阳县城区殡葬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2-05-31 15:03
单位名称
紫阳县城区殡葬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以人为本,以德为魂,善接逝者,慰籍亲人。灵堂设置,遗体接运、抬埋、定型墓建造。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西门河村
法定代表人
叶永胜
开办资金
502万元
经济来源
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紫阳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7.97万元
620.2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全体职工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扎实工作、团结进取,全面完成全年殡葬服务管理工作,本年度无相关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县城区殡葬管理所在县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殡葬管理条例》,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扎实工作、团结进取,全面完成全年殡葬服务管理工作,现就具体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殡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严格依照县民政局对殡仪馆制定的“九项丧葬服务流程”和“八项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丧葬服务流程,压实各岗位职责。另外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继续推行“阳光政务”,殡仪服务收费严格执行紫阳县发展和改革局、紫阳县民政局《关于印发紫阳县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紫发改物价【2017】349号)文件所核准的收费标准。2021年度共接待办理丧事服务170余例,其中公墓安葬遗体70余例,骨灰安葬10余例,累计服务收入120余万元,接待量和服务收入均维持在正常水平。另外,按照省市要求,完成本年度丧葬信息录入工作。(二)安全管理措施到位。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单位严格按照上级民政部门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并落实执行,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发布关于治丧期间疫情防控公告,对治丧活动相关事宜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按照上级民政部门和县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到公共密集场所每天集中消毒,保持吊唁大厅及公共场所清洁卫生,对参加治丧人员进行实名登记、测量体温、扫健康码,并将所有疫情防控相关资料整理归档。(三)完善殡葬服务设施。今年是紫阳创建全省殡葬改革示范县工作的关键之年,按照创建要求,县城区殡葬管理所投入20余万元对3号墓地进行种草绿化;投入30余万元购置殡仪服务车1辆。完成汛期水毁2号公墓迁坟及墓地维修工作。同时,做好改革土葬、推行火化工作,安排专人到省厅进行培训,切实完成好火化服务前期准备工作。(四)积极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根据清明节祭扫服务及安全保障相关规定,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用鲜花代替火纸冥币,未出现不文明祭扫及安全隐患。近年来,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度,共计接待丧属服务170余例,其中公墓安葬70余例,骨灰安葬10余例,累计服务收入120余万元,接待量和收入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投入20余万元对3号墓地进行种草绿化,并对一号、三号公墓的设施维修和加固,进一步确保了城区数千人次扫墓群众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骨灰堂项目建设争取后,预计可提供3000余个骨灰盒存放,可节约土地50余亩,为下一步推行火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投入30余万元购置殡仪服务车1辆,更好的服务于城区群众。通过这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县殡葬服务管理工作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社会效益显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殡葬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殡葬管理所无正式人员编制(处所长外,其余均为临聘人员)。建议编办按照相关要求配齐人员。(二)收费标准过低,按现有的收费标准,只能保持基本运转。现行的收费标准已沿用近十年(如墓穴租用费每穴仅两千元),建议发改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紫阳县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三)原征用的1号、2号墓地已基本用完,3号墓地全部实行卧碑安葬,现已不能满足城区居民治丧需求。计划在3号墓地东侧征地20亩,缓解公墓用地紧张。(四)鉴于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特制订出以下几项措施:1、积极向县编委办申请,按照相关要求配齐专业人员。2、积极向主管单位县民政局报告相关情况,推动与县物价局取得联系,申请出台更为合理的收费标准。3、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在争取到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征墓地,解决城区群众的基本丧葬需求。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化安全责任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殡仪馆属人员密集公共服务场所,须切实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水、电、车辆、吊唁厅、库房及墓地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全体职工遵章守纪、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不出安全事故。(二)完成全省殡葬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宣传土葬改革,积极推行火化。借助十四五殡葬改革机遇,切实保障县城区居民“逝有所安”,进一步完善殡葬服务设施,加大新建骨灰堂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力争2022年开工建设。(三)提高殡仪服务质量。殡葬行业属于特殊服务行业,提高管理者服务水平很关键,殡仪服务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供人性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项目,达到让“两个世界都满意”的境界。(四)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在县城区不留坟头、卧碑安葬。十四五中后期生态节地安葬方式达70%以上。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大力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广泛宣传殡葬管理法律法规及开展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破除陈旧的丧事习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治丧、勤俭节约的新风尚。使城乡居民逐步适应殡葬改革环境,自觉接受殡葬改革。努力使县城区殡葬管理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