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紫阳县>
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
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1 14:57
单位名称
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紫阳民歌和汉调二黄研究,传承和保护,承担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和政府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等。
住所
紫阳县老电影院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唐文生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文广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万元
9.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在深入开展四季文体旅游主题活动上,今年“清明”小长假,中心积极策划并紧密配合完成了“春之茶2021陕西安康紫阳富硒茶开园季”开幕式的演出任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特色打造出的节目深受莅临的各位领导和游客们的一致好评;“五一”期间,在主管局的统一安排下,中心组织演员编排民歌节目从五月一日开始连续5天在紫阳富硒茶观光园完成10场民歌推介,为各地游客送去了原汁原味的紫阳民歌。并全程策划参与了第一届紫阳县生态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活动,打造了四个板块的主题旅游文化,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全程实况直播,为我县实现“文旅融合”、助推旅游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民歌五进活动的开展。中心常年积极开展民歌的传承发展,组织师资队伍对县内各学校进行民歌教唱及普及工作。其中程晓玲老师被紫阳职业中学聘请为紫阳民歌指导教师,每周两次对幼师班学员进行辅导;唐怀军、王佩也多次作为社区民歌辅导员对社区各文艺组织开展民歌教学;今年,中心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政治工作,积极创作他们喜闻乐见的民歌节目。3、实景剧《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实时推动工作。在县文联的组织下,中心相关编创人员参加了该剧的剧本研讨会,对剧本的修改及如何打造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将在主管局的组织下全面完成该剧的编排及演出工作。4、协助县政协完成民歌文史资料整理编纂工作。民歌编纂工作从今年5月正式启动,我中心主任唐文生协助政协统筹安排此项工作并按时完成了民歌视频收集分类等事项,中心工作人员程小玲,王佩同时完成精选紫阳民歌100首任务。5、我中心高度重视乡村振新工作,在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安排两名驻村干部与一名第一书记常年驻守四合村,他们工作积极认真,主动承担四合村各项工作任务,并得到了双安政府及四合村民的高度肯定与评价。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配合中省市各大媒体共计完成紫阳外景拍摄10余次,特别是很多媒体栏目到紫阳拍摄期间,主动出点子、做向导,较好的完成了紫阳部分的相关拍摄。2、完成了对全市范围内紫阳籍汉剧老艺人的音视频录制工作;完成了对县内部分乡镇30名农民歌手和30名全市汉剧老艺人的视频拍摄、录音曲谱整理,并建立资料库,共收集相关音视频资料100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缺乏专业原创人才:我中心上述工作的开展,急需一位能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知晓农民观看意愿、对紫阳人文风俗有深刻认知并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编剧。改进措施:强化岗位培训,增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满腔热情做好工作。可考虑通过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来补充我中心的当前急需岗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拓展“文旅融合”思路,实现文化+旅游+线下(舞台精品)、文化+旅游+线上(多媒体)同步发展,真正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做到实处。2.将中心的“创作”优势和民间艺术团体的“演出”优势相结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3.做好县内重大节庆、旅游主题活动的策划、组织、演出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