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通过卫星传输手段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服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编制,现代教学技术推广与业务指导,利用卫星电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提供服务,教育电视信号转发与技术管理,教育卫星电视网点建设与管理,先进教育技术研究,现代教学装备购置与管理。 | |
住所 |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西关北巷 | |
法定代表人 | 谢佳军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81万元 | 7.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业务活动(一)狠抓电教队伍建设一年来,单位始终把政治业务学习放在首位,利用单位工作例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扎实实施师德师风整治工作。坚持业务培训学习制度,学习教育信息化相关业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政治、业务素养双过硬的电教队伍。(二)狠抓网络安全管理根据县、校两级领导岗位变动的情况,及时对全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了调整。召开了全县中小学网络安全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网络安全责任书。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大检查。对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校园网、自媒体、工作群组予以检查,排查了隐患、明确了责任、规范了管理。完成了6个校园网站整改,关停了不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网站5个,升级安全等保网站1个。一年来,紫阳教体系统网络环境运行良好,无网络安全事故发生。(三)扎实组织各类赛事促应用一是在“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培训暨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5名教师参赛,3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市级)。二是在“安康市2021年初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中,3名教师参赛,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三等奖(市级)。三是在“2021年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中,影评市优推省2篇;微电影作品3件市优推省。四是在“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安康市中小学生2021年春季影视教育周活动中,选送作品10件,1件获三等奖、1件获优秀奖(市级)。五是在“2021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实验教学成果展示”中,11件实验教学成果作品推送至省级进行展示。六是在“陕西省2021年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自制教玩具类评选活动”中,22件作品推送市级评选。七是在“双减”短视频征集活动中,6件作品推选市级评优。八是在“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遴选”中,10名教师参赛,2人获得“市优”、3人获得“省优”。九是在“安康市中小学2021年网络安全主题绘画作品”中,19名学生参赛,1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市级)。十是与东来书院联合举办首届“东来书院杯”信息技术创作大赛,共收集作品21件,评奖18件,发放学生奖金4200元,教师纪念品价值2000元。(四)扎实开展教师信息能力培训。一是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类、理化生实验操作类培训20余场,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二是组织召开紫阳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两次,参训200余人次;三是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培训3场次,参训300余人次;四是组织骨干教师送培到校6场次,累计培训骨干教师达1000余人次。(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大幅度提升2021年初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生物考试3352名学生参加,九年级物理和化学考试3995名学生,参试率99.9%,优秀率44%。2021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全县19所初中学校3854名学生参加,共设19个考点、21个考场,开考120场次,应考3854人,实考3844人,参试率达99.7%,合格率98.8%。(六)扎实开展融合创新应用实践一年来,组织学校参与省级专项课题研究。上半年,毛坝中学申报的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微课在农村学校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和紫阳中学初中部申报的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2020—2021年第三届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与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几何有效融合的研究》均顺利结题。紫阳中学作为省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积极开展应用实践活动。先后承办了安康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市县专兼职电教教研员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和县际交流活动。拓宽了工作思路,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为助力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和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三.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勇于担当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在疫情防控期间,紫阳县电化教育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勇于担当,积极配合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社区大排查、卡点值守、驻村扶贫防控;2.切实解决学校各类疑难问题一年来,单位组建技术服务队,先后50余次巡回深入学校解决学校学生机房软硬件调试、校园网络组网、网络安防设备配置等问题,以专业的技术服务切实保障了学校学生机房、校园网络、教学设备等信息化相关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3.保障网络安全。在县局网络安全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了安全职责,建立了协调处理机制,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全县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制定了各应用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的使用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了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确保全县教育系统数据安全可靠,提高了信息安全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同时加强网络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软硬件建设,通过一系列的主动积极预防措施,今年来未出现网络不安全事故。4.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单位派驻3人包联红椿镇纪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到村后,单位全力克服人员紧张和经费短缺双重困难,累计投入3万余元解决村委会和驻村人员办公问题。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非常落后,由于县级城域网未建设,无县级资源平台,多数学校无中心机房,造成教育信息安全无保障,信息化研究、应用水平低下,配套建设的现代信息化设备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是教学设备使用率低,随着“普实”、中小学条件装备、义务教育均衡的项目的实施,中小学部室设备已基本达标,但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紧缺,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很多设备未投入使用,学生实验开设率不高。3.是教师应用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4.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二)改进措施1.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紫阳县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并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编制好学校信息化规划。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教育新模式,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2.持续改善信息化环境。主动参与指导全县教育信息化及实验装备的配置工作,力争完善县域教育城域网建设、17所镇中心学校规范建设校园中心机房和网络综合布线建设、网络安防设施建设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施23所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项目,配置县级资源平台服务器,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充实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并开放给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使用。五.2022年工作(一)充实电教力量。在全县选拔兼职电教教研员,充实电教骨干力量。在各学校(园)已成立电教(信息)中心,并将电教(信息)中心负责人纳入学校(园)中层领导队伍的基础上,在全县镇中心小学以上选拔县级电教兼职教研员(每校(园)推荐不低于2名在信息技术应用、实验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且能力突出的教师)充实电教骨干力量。组织学校电教(信息)中心负责人和电教兼职教研员开展一次座谈交流会和一次培训会,为紫阳教育信息化发展积蓄智慧力量、引领专业成长。(二)努力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科学编制年度建设计划,争取投入,完善校园网和县级城域网建设。主动参与指导全县教育信息化及实验装备的配置工作,力争完善县域教育城域网建设、17所镇中心学校规范建设校园中心机房和网络综合布线建设、网络安防设施建设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县域城域网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实施8所镇中心小学和11所县直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配置县级资源平台服务器,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充实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并开放给全县两类学校使用。(完善学校中心机房和网络综合布线建设,预算1400万元)。在已创建一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基础上,争取资金投入,再创建一所智慧幼儿园和一所智慧小学。(三)全力保障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坚持网络安全巡检制度,严格落实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零报告和值班值守规定,全力创建清朗的网络环境。(四)高质量完成提升工程2.0项目任务。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项目,通过扎实开展线上培训和线下研修,严格测评,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提升工程2.0各项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