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33
单位名称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农牧渔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全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病、虫、鼠、草害及灾情监测、预报和防治,生产情况、要素等监测、分析及信息服务,项目实施、创建、宣传、推荐和展销等工作。
住所 定边县西环路北段农业农村大楼14楼
法定代表人 李剑
开办资金 92.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5万元 95.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和倍增计划项目。2021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102.8万亩,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42万亩,其中建立核心示范区18万亩、省级核心示范区8万亩(涉及20个乡镇91村2908户),每亩补贴45元;倍增计划4万亩(涉及7乡镇20个村706户)每亩补贴150元。项目总投资960万元。建立1个以郝滩庙峁子村为主的万亩旱作示范片、1个以堆子梁镇庙湾、营盘梁村为主的水地万亩示范片。开展相关试验示范7个,建立了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和集雨补灌5个千亩示范片和5个百亩示范点。主要播种品种有先玉系列、五谷系列、京科MC70、金园15、和万瑞5号等百余个品种。8万亩增密度提单产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为944.94公斤/亩,辐射带动区平均产量为803.21公斤/亩,较周边大田平均亩产量716.56公斤/亩,分别增产228.38公斤和86.65公斤。4万亩玉米倍增计划平均亩产1046.5公斤/亩,实现双增。(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由于我县将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项目资金整合使用,2021年土肥工作完成220个土样采集,共计完成速效磷、速效钾、缓效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等1320个检验项次。并按时开展定点监测、墒情监测、农情监测等工作。共举办培训5场次,通过培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咨询服务共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制作发放技术明白纸、技术手册、宣传挂图1200余份.(三)荞麦新品种试验示范与良种推广项目。一是荞麦良种推广项目。在定边县开展荞麦良种推广项目24万亩,项目资金800万元。其中10万亩荞麦良种(西农9976)推广紧紧围绕田园花海观光旅游线路,涉及白湾子、贺圈、油房庄等6乡镇及纪畔便民服务中心1个。良种补贴资金300万,亩发放良种2.64公斤。另外14万亩荞麦良种推广,重点安排到撂荒地整治和抗旱保粮,共发放荞麦良种420吨,涉及资金500万元。圆满完成推广任务.二是荞麦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在油坊庄乡张洼村和纪畔便民服务中心高岔村实施荞麦试验示范面积各300亩,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四)特色产业发展扶持(中草药)建设项目。2021年县财政投入360万,全县计划建设中药材产业基地15750亩(黄芪、黄芩、柴胡、甘草);其中300万用于中药材种植基地15000亩建设,验收合格后现金补贴(200元/亩);甘草、柴胡、黄芩、黄芪育种(苗)基地750亩,育种(苗)基地以全县15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实施,每村建设育种(苗)基地50亩,每个村补贴4万元全部用于采购种子,15个行政村育种(基地)物资全部发放到位,12个行政村已经完成种植,60万元资金已兑付。(五)马铃薯产业试验示范项目。一是马铃薯宽垄双带膜下滴灌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地点在定边街道办十里沙村,面积50亩(其中地膜种植20亩),品种包括费乌瑞它、希森6号、辽薯6号、V7等,种植模式为大垄三行双带栽培。二是马铃薯特色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面积50亩,实施地点在定边县马铃薯组培中心、姬塬镇冯团庄村。在山、滩两个区域建立马铃薯特色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150亩。三是马铃薯节水控肥及轻简化技术项目。面积1000亩,实施地点在定边县白泥井镇红旗村玉薪园区(700亩),白泥井镇四大号村宣民农机专业合作社(300亩),品种有V7、冀张薯12号。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与灌水融为一体进行水肥一体化作业,配套轮作倒茬、种薯脱毒、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垄作栽培、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四是马铃薯根部病害试验项目。面积15亩,实施地点在定边县白泥井镇四大号村。所有试验示范项目均按照试验方案、技术要求圆满完成,有记载、有总结,为今后品种换新、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建设。2021年来,为了夯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建设,补齐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短板,根据省、市、县有关要求,今年对全县12个乡镇59家规模养殖场下达建设任务。制定下发《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关于2020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实施方案》,并要求各乡镇按照进度安排积极组织实施。(七)湖羊养殖示范户补助项目。为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加快推进我县湖羊产业发展,完善湖羊三级养殖体系建设,探索适合我县的适度规模湖羊养殖生产模式。项目财政总投资300万元,建成了设计饲养规模100只以上的湖羊养殖户150户(在个别缺水户配套软体水窖)。项目完成后可以解决湖羊顺利过冬养殖实施正常使用问题,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增加湖羊的日增重。达到我县湖羊产业龙头企业引领、扩繁场支撑、示范户带动的发展格局,提升肉羊养殖产业规模和水平。(八)特色畜牧业技术指导。以蜂业、渔业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开展普查调研,摸清发展情况,实地指导,做好外来蜂群安置工作,同时开展肉羊,生猪技术指导培训10次,发放畜禽养殖技术书籍、手册400余份。(九)植保植检工作1、病虫监测防控工作。一是启用3台虫情测报灯;二是启用4套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三是建立了病虫害远程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四是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购置1090套草地贪夜蛾诱捕器,在全县主要玉米产区及县区周边进行安放。病虫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2、植物检疫工作。我中心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认真开展好植检工作。一是加强植检法规学习与宣传;二是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监管、检测实施逐步完善。3、农药安全管理。出动宣传车辆7次,印发条例读本1000册,散发宣传单1800多份。通过宣传,让农药的经营者和使用者都能够认真遵守条例的规定,有效的提升了农民对农药安全、科学、合理使用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依法加强农药管理,对全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二、取得成效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党建为统领,单位承担的农业项目落实到位,完成公示兑付,受到群众认可。单位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有序开展,全年未发生上访和安全事故。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无私奉献,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基层。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圆满的完成了我单位全年生产任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中心是集“农技、土肥、植保、畜牧、渔业、蜂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推广单位,承担业务范围广,实施项目多,工作量大,现有技术力量很难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尤其是植保、土肥、畜牧专业技术人才几乎没有,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对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农业农村局尽快申请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四、整改措施(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抵制和纠正不良风气。(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水平。(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克服老龄化严重,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低的局面,立足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过硬队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推广方法,全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滩水区以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为重点,打造“节水、节肥、增效”农业新亮点;打造水地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山旱区以推广集雨窖灌技术、生物降解地膜技术、抗旱品种、保水剂、长效缓控释肥等旱作农业新技术。(二)大力发展山旱地农业发展。以谷子种植为引领,带动旱作区农业发展。在山区大力推广生物降解膜谷子、糜子种植示范,带动全县小杂粮旱作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三)继续做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倍增计划、中草药、荞麦良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四)进一步加强羊子养殖设施提升改造和肉牛良种推广工作;继续为榆林市羊子“双千万”工程示范县的目标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干部机关作风转变。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同时,要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切实搞好机关作风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建促机关作风转变,推进“精准扶贫”及单位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