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服务项目2021年1—11月,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6种1044例,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生10种322例;丙类传染病发生6种722例;发病率为271.81/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4.82%。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及时报告率99.87%、及时审核率100%。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相关技术组。储备了满足3个月用量的防护物资。食品供销场所开展了环境和市场从业人员采样检测,全年共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标本4万余份,开展流调129次。2、手足口病防治。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4例(散居儿童32例、幼托儿童9例、学生3例),较去年同期(103例)相比下降57.28%。3、狂犬病防治。至12月31日,我县共报告犬伤暴露人员2264例,到医疗就诊的犬伤患者处置率达90%以上;Ⅲ级暴露1767人,占78.05%;Ⅲ暴露HRIG注射人数为800例,狂免注射比例为45.27%。4、布病防治。截止12月底,共完成流调摸底调查重点职业人群508人,布病血清学检测222人,结果均为阴性。顺利完成了我县人间布病疫情防控监测工作任务(200人)。5、艾滋病、性病防治。截止12月31日,按现住址管理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20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2例,病人80例),对202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按规定进行定期随访检测,对已婚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配偶进行HIV抗体检测率90%以上,结果均为阴性。6、疟疾防治监测。1-12月“三热”病人血检220份,尚未发现阳性病例。7、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在5-10月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指导,对检查发现的不足提出了整改要求。(二)免疫规划全县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均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市内预防接种信息共享,全县0—6岁儿童录入信息系统26612人,其中常住儿童21762人、流动儿童4850人。一是开展了学生流感疫苗免疫工作,截止12月31日我县3-6岁儿童共接种3369人次,7-12岁2787人次,13-18岁689人次。二是开展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止12月31日,全县累计接种完三针达157563人次,接种完两剂达433092人次,仅接种一剂12045人次,仅需接种第二剂次2137人次,仅需接种第三剂次879人次。(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一是印发了新冠肺炎、流感、艾滋病、高血压、洪涝灾害防疫等重点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资料11种16万份,全县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313561份。二是全县镇村两级全年累计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96887小时。三是全年为全县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统一设计制作宣传栏版面6期12版,全县共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版面1894余幅。全年县镇两级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44场次,受众21242万余人。(四)地方病防治工作1、碘缺乏病监测项目。对全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315户居民用户抽样检测碘盐315份(其中孕妇家中食用盐抽样检测105份,儿童210份),合格312份,不合格3份(碘含量>33mg/kg),中位数26.2mg/kg,变异系数10%,全县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率99.05%、合格碘盐食用率99.05%,全县未发现非碘盐。2、大骨节病监测。对张家河镇冷峪河村开展大骨节病情监测。临床检查1个村,应监测18人,实际检查18人,未发现阳性儿童。3、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开展了温泉镇郭家湾村二个学校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1份水样的采集等工作任务。调查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54人,调查率100%,正常53人、可疑1人。4、饮水型砷中毒监测。对温泉镇郭家湾村常住人口进行砷中毒病情调查,调查率96.32%,现有砷中毒患者17人(轻度7例、中度9例、重度1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未发现新发病例。5、地方病纳入慢病管理现症患者救治和健康管理。截止11月底共建档管理:大骨节病患者40例,药物治疗40例,二度甲状腺肿患者230例,克汀及亚克汀患者10例,饮水型砷中毒患者17例。建档管理率达到95%以上。6、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调查。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198个行政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共计采样498份。7、麻风病防治。截止2021年12月10日,全县累计转诊和报告60人,60人均排除诊断。对4名现症患者的21名密切接触者开展健康检查,未发现可疑者。对全县各医疗机构上报的60名麻风可疑症状者开展复核检查,核查率100%,经核查均排除诊断。(五)居民健康档案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今年完成电子建档374865人,电子建档率97.60%;全县居民健康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237215份,健康档案使用率63.13%;按照规范要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0%以上。今年按普查人口数我县常驻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66125人,公卫平台已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人人数为63520人,截止12月31日实际已录入老年人健康体检43480人,已管理43480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65.75%,超过上级要求的健康管理率63%。(六)慢性病管理工作1、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县高血压病患者建档管理32494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42.87%;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23775人,规范管理率73.17%;高血压患者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22592人,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69.53%。全县2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9556人,健康管理率32.76%;规范化管理6885人,规范管理率72.05%;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6465人,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67.65%。2、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我县总人口384100人,2021年截止12月31日报告死亡人数2637例,粗死率6.86‰。3、开展居民健康档案无纸化应用工作。今年全年已完成重点人群电子健康档案开放100%的任务,截止12月底共完成电子档案开放人数188422,开放率108.08%。(七)卫生监测1、职业病防治工作。我县今年被确定为尘肺病主动监测县,共监测人数295人。本年度完成上报职业健康常规数据2512条,对2020年新诊断尘肺病患者以及存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共44例,均按要求录入职业病随访管理系统,完成率100%。2、食源性疾病监测。2021年全县共网报食源性疾病154例,其中勉县医院网报10例,勉县中医院网报10例,勉县妇保院网报1例,勉县秦和医院网报9例,长沟河中心卫生院、漆树坝卫生院、张家河中心卫生院、茶店中心卫生院全年0报。3、水质监测工作。2021年共完成自来水水质监测五项指标84份,计504项次,合格504项次,合格率100%。成立了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92个监测点。分别完成了枯水期和丰水期市政、二次、自建供水、农村学校供水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50个单位、92份水样的采样、检测和监测数据的评价分析、统计汇总和上报、网报工作,2021年我县城乡饮用水合格率为96.63%。4、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监测。今年对我县8所重点监测学校1500名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联合县妇幼保健院、县市场监管局对我县90所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共完成了我县90个中小学,约31000余名中小学生的视力筛查及视力健康档案的建立。5、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按要求对辖区内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上报,同时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项目监测医院勉县秦和医院放射诊疗设备的防护监测和场所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上报。(八)结核病防治工作。1、截止12月中旬,定点医院结核门诊初诊登记肺结核可疑者211人,确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12例,其中病原阳性肺结核2例,预防性服药6例,无新发现耐利福平肺结核患者。2、截止12月,县级通知基层管理患者134例,基层落实患者管理134例,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率达100%。规范管理率达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受随访202例,接受结核病筛查190例,结核病检查率达94.06%。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一年来各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大减少可预防疾病发展为严重后果的数量,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费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病人的关怀之情,使人民更健康,医疗卫生服务更从容有效。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全县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普遍偏低;死因监测死亡报告率偏低;健康教育普遍存在自主创新和主动干预意识不到位等。改进措施:1、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加大医务人员慢病防治知识培训力度。加强慢性病患者随访、体检工作。2、加强专职人员业务学习,对死因监测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漏报调查。3、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寻求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增加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增加财政投入。2、做好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精细化管理。3、继续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深化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精细化管理。4、加强检验科能力建设,提升疾控综合实力。5、加强职业病危险因素监测能力建设。6、持续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监测工作。开展生活饮用水、食源性疾病、食用碘盐、病媒生物及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