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应急救援大队

延安市安塞区应急救援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0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应急救援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和社会生产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城南郝家洼退耕办四楼
法定代表人 高锋
开办资金 57.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6万元 103.2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应急救援大队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队全面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一年来,在区应急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队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整个队伍正在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队员综合素质持续提升,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一)单位建设通过几年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单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大队主要从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上下功夫,着重强化了单位的软实力建设:一是强化管理教育水平。坚定不移的推行军事化管理,实行层级管理,即队员向分队长负责,分队长向主管业务的副大队长负责、副大队长向大队长负责的一条线式,简单明了,实现了统一号令,上令下行,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实行定时操课,有计划的安排队列训练,通过持续不断的队列训练,培养队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的作风。实行内务评比,统一队员的宿舍内务,按照“直线”加“方块”的标准,定期开展宿舍内务评比,通过评比激发队员力争上游的进取意识。实行统一着装,只要是集体行动,大队都会要求全队统一着大队配发的训练服装,通过统一着装一方面提升了大队的整体士气,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队员的集体意识。坚定不移的推行制度化教育,大队将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兜底工程,始终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在持之以恒的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同时注重抓好专项性的学习教育,今年以来,大队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通过思想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参观学习等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除了党员干部外还将大队的普通职工群众也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之中,积极推进先进理论的学习。为了强化学习教育效果,在局支部的统一组织下,今年5月份大队组织全体人员分别赴王家湾革命旧址、靖边小河会议、张思德牺牲地参加学习,收到很好教育效果。二是强化应急救援水平。首先是强化提高应急救援的理论水平。全年法律法规学习共计12个课时,主要学习了《森林防火条例》、《延安市森林防火管理办法》、《延安市森林火灾扑救指南》等。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既增强了全大队人员的法律意识,又提高了森林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能力。学习森林扑火理论知识共计20个课时,主要学习了森林火灾的基础理论知识、地形学知识(主要是识图用图和现地判定方位)、气象学知识(主要是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森林火灾区域内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山林中的活动经验、森林火灾“战时”的组织指挥、火场脱险自救以及野外巡护生存知识等,通过学习,使全体队员的森林防、扑火基础理论知识从理论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逐步达到精通。应急装备原理操作学习共计10个课时,主要学习了大队常用的各种扑火机具、器具的基础知识、原理及操作使用和维护管理的一般常识、1号2号工具的使用、扑火战术理论等,通过学习使大队全体队员对大队现有的扑火装备器具原理精通、操作娴熟、维护到位、使用得当。预案启动、人员“战前”快速动员和收拢、任务划分、紧急出动以及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进行演练。《森林火灾应急抢险预案》是大队依据职责任务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的应对突发森林火灾时的响应机制,通过反复的演练既检验了预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又提高了大队应对突发灾情的能力,锤炼“拉得出”能力。大队在非森林防火紧要期,组织全体队员进行适应性的野外生存训练9次,3次组织队员徒步巡查防区内的林情林况,锤炼“走得动”能力。大队5次组织队员深入林区的山间地头,掌握林情、社情、山情和地形,实地感悟各种天气气象,重点熟悉哪些是易燃树种、哪些是耐火树种、哪些植被区域能点烧或开设防火隔离带,以便在现实的森林火灾扑救中,根据不同地形快速的确定车辆通行和标示方位,根据不同气象条件判定不同火险等级,快速决策,灵活指挥,适时转入相应等级备战,因地施战,锤炼“走得通”能力。开展“战场”勘察活动,把平时了解掌握的林情、社情、地形与理论知识对照,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充实到每个队员的大脑中,切实做到了心中有图,图在心中,以便在灭火实战中适时提供信息,加快灭火作战进程,锤炼“走得准”能力。大队始终坚持练为战思想,于1、2、3、10、11月份组织人力物力共开展实战化的扑火演练5次,演练主要利用杂物淋洒柴油的方法模拟山林火场,并根据模拟现场的实际风向和火势情况进行组织调度,从进入火场、判定火势风向、确定切入点和打法。在演练中通过使用铁锹扑打、泥土覆盖的方法灭火和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两种方法的演练,锤炼“扑得灭”能力。既检验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队员的扑火技战术及野外生存技能,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扎实开展防汛抗旱演练,提升防汛抗旱能力。今年5月份,在应急管理局的组织下,大队与保障中心、马家沟水库管理处在马家沟水库开展防汛抗旱联合演练,通过这次联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大队的协调配合能力。(二)完成任务2021年大队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封山禁牧从5月份起大队长抽组10名队员分别赴坪桥镇和镰刀湾镇的森林派出所参加禁牧工作,有力的支援了我区封山禁牧工作。2、应急值守大队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制度,全年开展值班值守工作,其中森林防火值班8个月(森林防火值班从1月1日至5月31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防汛值班5个月,从6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也是因为值班值守任务重的原因,今年未安排单位干部职工年休假。3、应急保障8月份,在应急局的指示下帮助镰刀湾镇政府、建华镇政府、沿河湾镇政府运送防疫帐篷及所需物品1次,动用车辆1台,人员5名。(三)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大队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就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求严格抓落实,一方面:继续做好贺砭政村的帮扶工作,面抽调富用扶贫工作经验的原贺砭政村的第一书记王涛同志到坪桥镇青龙店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现在是乡村振兴的开启阶段我们将切实扛起责任,持续加压加力,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我们将继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做好监测预警,不断深化“对标补短”工作。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突出增加农民收入,为青龙店村走向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二、经验收获经过一年来的不断努力,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单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只有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久久为功。2、管理、教育、训练是促进单位建设的根本手段,用得好单位建设就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反之单位建设就会停顿不前,甚至会走下坡路。3、使命职责建设是单位建设的根本,只有紧盯大队的职责任务,单位建设才有动力、有方向,离开使命职责的建设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问题不足1、应急救援大队组建时间不长,底子薄,基础差,使命责任重大,单位建设、内业建设还有待继续加强和完善,一切工作都还要在摸索中进行,因此单位建设仍在路上。2、应急救援大队基础设施设备薄弱,队员个人综合素质与大队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整体战斗力。3、应急救援大队经费保障紧缺,装备物资配备不齐全,后勤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队伍的健康发展和快速反应能力,不利于各类应急处置工作的展开。4、随着森林社会效益日益被人们看重,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火警频发,由于经费、装备保障缺乏,与当前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很难在森林火灾的救援中充分发挥我应急救援大队应有的作用。四、下步工作打算1、继续抓好单位建设,以强化大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为主,努力将应急大队打造成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应急救援力量。2、加大训练力度、以训代管,制定严格的训练计划,以严格规范的训练来带动大队日常管理。3、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实行领导包队、分队长包分队。严格落实责任。那里有典型、我们就树立在那里;那里出问题,我们就解决到那里,加强所有人员能力建设。尽管今年的工作已完成,但后面的工作更加艰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行应急管理局领导的统一部署,严格管理、加强训练,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努力成为我区防防灾、减灾、救灾战线上的“拳头”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