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06
单位名称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工业园区提供服务。开发建设的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住所 镇安县南新街38号
法定代表人 李伯承
开办资金 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84万元 67.84万元
网上名称 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能,采取综合措施,集中精力抓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结合我县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以打造精品循环园区为重点,确定了以含“新”量足,含“绿”量多,含“金”量高为重点的招引工作目标。年初签订《管委会招商引资责任书》,明确各所办招商任务,班子成员与分管办所同考核、同奖惩。组建招商工作小组,由主任带队通过项目推介,叩门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本年度新招引入园的陕西高山蕴藏矿泉水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乾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镇安县秦木源矿泉水有限公司、陕西秦亨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镇安御品轩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生产正常、运营良好。(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持续努力,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足部齐全、功能日趋完善。一是云镇苏陕协作扶贫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该项目共修建三层标准化厂房9栋,占地42.5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米,投资1.06亿元。目前已建成,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二是午峪供水站项目。项目位于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中合村,项目总投资2432万元,总用地面积7503㎡,供水工程面积6691平方米,建设取水枢纽、输水管线、水厂、配水干管及附属工程,目前正在建设,预计2022年9月竣工。三是天然气站和输气管网项目。为满足午峪工业园企业不断增加的用气需求,新建天然气LNG气化站、输气管网,目前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处于施工准备阶段。(三)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按照“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产出”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项目建设制度,强力推进在建、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全力做好企业项目建设服务工作。组织入驻企业召开提升营商环境座谈会,针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落实专人全程管理和服务,对正在建设或正在完善手续的项目,帮助协调理顺关系,及时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企地矛盾、纠纷等具体问题,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二是实施干部联系企业责任制。实施管委会干部与集中区企业“一对一”的服务制度,一个干部服务一个企业,从企业入驻建设到投产运营全程提供“精细化”服务,定人定企定责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满意度,做好入区企业的“店小二”。三是加强入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管委会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以全市开展的安全生产行动方案为契机,定期入企宣传安全生产制度,不定期抽查企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排查企业存在的不安全隐患,为企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四)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土地管理趋于规范。管委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集中区所收储的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核查,逐块丈量,逐企业核对。研究入区企业的土地供应问题,制度问题,不断规范土地管理,土地审批,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二是认真落实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抓安全生产、环保工作责任制,成立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做到了责任明确。三是联合应急局、环境局在园区举办《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宣传活动。与消防部门配合,在陕西柏宏塑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增强企业职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处置能力。四是坚持定期检查环境卫生,及时清运园区垃圾,更换道路损毁的井盖、水篦子等。积极化解土地界址、企业用工、企业临时用电等矛盾纠纷和问题,为园区企业的生产创建了优质运营环境。五是做好疫情防控。疫情期间,管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设立检查点进行体温监测,对外籍人员、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通过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严格控制了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了园区企业稳定生产。六是工会作用充分发挥。集中区工会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紧紧围绕管委会工作大局,突出工会维权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化工会规范化建设,促进了集中区的和谐发展。目前,共计企业工会23个。(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水平。二是加强管理提升效率。三是非公党建全面推进。管委会支部牵头,派党员干部深入集中区,对非公企业逐一进行摸底,掌握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党组织建设情况,建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台账。并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管委会选派了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有效地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共新组建企业支部6个。(六)党风廉政常抓不懈。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通过定期开展廉政廉洁教育,提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推动集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和廉政建设材料,将廉政建设准则贯穿于每个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的心中。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使集中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树立管委会干部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形象。三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防止和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能,采取综合措施,集中精力抓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2.经济效益: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 12%,新入驻企业5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00万元,工业集中区呈现出有序、稳定的发展态势。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在加快发展、推进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运行不够顺畅,项目建设推进较慢。二是招商引资困难,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三是融资渠道较窄,基础设施续建困难。五、整改措施。一是把握两个关键。就是要把握好集中区循环发展和企业提质增效两个关键。二是树立三个目标。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社会效益显著提升。3.核心贡献不断凸显。三是落实四项措施。1.加大招商扩总量。2.挖潜改造存活量。3.优化设施促运转。四是完善规划定方向。下一步工作计划。1、企业提质增效动力,集中区循环发展是目标。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企业的招引力度,不断推进已入驻企业间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努力把镇安县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流现代绿色产业园区。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通过推进转型企业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兼并重组为途径,不断扩大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到2025年底,集中区企业单位产量中资源能耗、气体排放、用水量等指标下降,企业产能、土地集约、固体废弃物利用明显提高。2、三个目标。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底,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财政税收3亿元。二是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到2025年底,集中区所有企业就业人数累计达到3000人。三是核心贡献不断凸显。通过引导培训就业、产业扶持创业、社会力量资助等方式,采取“农户+基地+集中区企业”的模式联合打造扶贫产业园,进一步发挥集中区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性3、四项措施。一是加大招商扩总量。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实现赶超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建立科学的招商机制,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与当地大企业、大客商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同时要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行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产业招商的招商方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争取到2025年底招引2户上市企业入园,扩充集中区经济总量。二是挖潜改造存活量。建立干部一对一包抓服务关系,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制度,每名干部对包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伯宏欧利等规上企业,要实施技术改造,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企业扩能升级;盛华茶叶、金亨祥等正常企业保证生产要素,进行挖潜改造,力促企业满负荷生产;对百盛缫丝有限责任公司、雪樱花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场低迷、销售不畅的企业,积极调整营销方式,落实奖励政策,拓展销售渠道。三是优化设施促运转。积极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商,设立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园区开发公司的作用,采用PPP、BOT等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全方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力争到2022年底园区天然项目建成完工,进一步完善集中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环境,真正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四是完善规划定方向。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思路,结合我县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聘请专家科学论证,对现有产业园进行优化整合,对新发展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并将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等理念引入园区建设,确保园区发展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初步形成错位协同发展的格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