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三农”。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八一村一组 | |
法定代表人 | 程裕森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米粮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7万元 | 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米粮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相关业务单位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6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主要业务活动。(一)积极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一是加大养殖技术推广,充分利用上级的产业奖补政策,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组织农业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参加省市县职业农民培训180人次,邀请县农广校专家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60人次;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灾情救助工作。指导广大农户推广使用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草地贪夜蛾灾情防治;在种植户庄稼遭受野猪损毁和8.20灾情影响后,主动参与到救灾减灾工作中,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完成受灾户面积统计和相关资料上报;三是积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及“人盯人+”系统的作用,广泛动员,积极配合,全面排查“非洲猪瘟”疫情,落实疫情排查日报告制度,对发生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猪混合型感染疫情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扑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杜绝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四是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工作。积极落实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建园、科管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有效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产安全;加强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等执法工作,为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保驾护航;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证林业生产安全。五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2021年我镇共有7个村大力发展食用菌项目,全年共完成木耳、香菇208万袋,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食用菌种植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六是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全镇2021年共发展烤烟6300亩,新建烤房35座,新修烤烟产业路11.6公里,烤烟户人均增收8500元。(二)积极落实人畜饮水安全和防汛救灾工作。一是配合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工作,向水务局争取水管3.5万米,调运水泥、钢筋等材料80吨,新修蓄水池5个;二是配合落实2021年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组织干部群众积极深入到救灾一线进行查灾报灾,减少群众损失。(三)扎实推动山水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县“两拆一提升”工作要求,全年共拆除危旧房568间,恢复耕地13065平方米;完成卫生厕所改造365座,新建卫生厕所83座;开展环境集中检查评比14次,现场指导村级垃圾清理60余次,有效改善了镇域内的环境卫生;配合镇党委政府打造山水乡村建设示范村两个(光明、树坪),建设高标准农田1300亩。(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后续衔接工作有序推进。我站全体职工按照全县“两边一补齐”和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后续衔接工作之中,不断抓差补缺,强弱项补短板。认真配合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按照整体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基层农业干部的作用,顺利通过省市县的检查验收。(五)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2021年共完成宅基地审批47宗,其中新建宅基地7宗,占地1.89亩,拆旧建新40宗,占地12.61亩;完成设施农业备案5个;同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巡查力度,共下发违建停工整改通知书8份,申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自然资源执法大队协助执法两起;积极配合土管所完成镇域内13处违建图斑的现场调查取证、整改销号。(六)综合业务工作齐推并进。一是维护现行土地政策,完善土地承包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后续工作,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以促进产业发展;二是落实上级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履行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责;三是配合市场管理等相关部门综合执法,减轻农民负担,维持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四是配合党委政府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值班和外来返乡人员摸排工作。五是全面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业务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各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促使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二是随着“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的开展,整体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三是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有效改善了民生,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经济效益:2021年,产业方面落实烤烟种植6300亩,建成养蚕工厂6间,桑园科管12000亩,养蚕1100张,产蚕总量63128斤,食用菌种植208万袋。全镇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涉及农户达6173户22026人,兑现补助资金面积37724亩,金额179189元。兑现退耕还林面积3179.7亩,发放补贴资金984870元。畜牧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1.91万头、1280头、1.5万只、8.95万只。出栏猪1.2万头、牛435头、羊5600只,鸡5.2万只。全镇贫困户板栗核桃自主科管补助,受益1856户6428人,兑现人工补助资金85502元。全镇2021年贫困户监测户畜牧养殖受益824户3221人,兑现补助资金629238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还不够系统,在学习农业农村知识方面,停留在需求层面,没有上升到提升自我、促进整体工作的高度,学习还需系统化,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指导性不强;二是部分业务干部对政策吃的不透,运用的不够灵活,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主动作为的闯劲。五、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单位职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班、网上听课、现场培训、查阅资料等方式,加强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土管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本单位干部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二是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在工作过程中开展评优树模活动,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单位充满活力,形成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服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做好上下衔接,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烤烟、食用菌、蚕桑、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新型农机具使用和技术推广。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设法提高撂荒地的利用率,不断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3.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成果,配合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米粮。4.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加大违法压占基本农田查处力度,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五乱”治理工作。5.按照单位设立登记的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及时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业务工作,确保单位职责全面履行到位,取得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