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社会保障服务站(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社会保障服务站(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03
单位名称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社会保障服务站(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基层社会保障事务提供服务。开展镇民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农村合疗等事务性工作;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开展社区建设、拥军优抚、民族宗教、老龄事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上河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余进兵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万元 1.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6次。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活动。1.养老保险工作。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2021年度缴费人数7400人,完成县上下达任务的101%,完成了2021年度养老保险的新参保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完成了2021年度60周岁以上共2831人次享受待遇人员的养老金资料整理上报、核算发放、生存认证工作;完成了60周岁以上因病死亡享受丧葬补贴人员的资料上报、丧葬金发放90人7.2万元。2.居民医保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成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639人,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参保任务,参保居民通过税务、银行、微信等多种渠道实时缴纳参保费用,切实保障了辖区居民的医保待遇享受。3.就业创业工作。全镇共有劳动力8156人,其中实现转移就业6601人,创经济收入19577.98万元;积极做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宣传,全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共有73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430人,其中特设公益性岗位117人,月支付工资24.42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405人,其中特设公益性岗位76人,月支付工资12万元;全年脱贫劳动力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613人次,补贴30.65万元,转移就业交通补贴290人次,补贴14.5万元;鼓励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一批脱贫劳动力就业,今年为2户创业脱贫户申请一次创业补贴各0.5万元,带动就业4人;积极宣传和动员农民工回乡创业,全镇回乡创业人数19人,安置就业人数62人;同时积极鼓励办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完成了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户,贷款金额10万元。4.民政救助工作。农村低保坚持每个季度走访和入户调查低保对象,全年核查识别低保户2850户7194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886.37万元;临时救助1304人次,共发放救助资金78.23万元;高龄补贴全年共发放5235人次,补贴98.66万元;全年共为1440人次特困供养对象发放特困供养金111.68万元,为2人发放丧葬费1.26万元;发放救灾和冬春季困难人员779户生活救助资金41万元。5.退伍军人工作。全年发放重点优抚对象、烈士子女优抚金729人次,发放资金47.92万元。6.残疾人服务工作。全年发放“两项补贴”2376人次,发放资金55.16万元。残疾人临时救助2人,发放资金0.8万元;残疾人“阳光增收”产业奖补3人,发放资金1.2万元。残疾人专职委员及残疾人大村公益岗位考核及工资发放5.06万元。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得的社会效益:在就业帮扶领域,我站深入宣传就业帮扶的相关政策,提升群众就业政策知晓率,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取得的经济效益:在我站的广泛引导宣传下,工作重心向乡村延伸,协作的手段由过去偏重于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更主要的我们经济参与的主体进一步壮大,积极带动企业参与经济协作,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社保站干部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政策解读不深刻,工作经验不丰富,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村上对社会保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任务下来后,只是到村对组长进行安排,甚至不安排,并没有带头入户宣传和催缴;60岁以上死亡人员,部分村没有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30天以内上报信息,造成群众上访,索要丧葬补贴;(三)机关干部不理解社会救助政策,对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政策不理解,对群众乱宣传乱表态,无论符不符合政策,都向群众解释能享受,造成业务办理时与群众产生误解和矛盾;(四)低保、扶贫两项制度衔接问题。享受低保户户主死亡后,民政上虽能及时更换,但在脱贫户信息系统中没有更换,让上级产生不是脱贫户享受低保的错觉。还有就是低保户姓名和脱贫户的姓名字写错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五、整改措施。1.加强本站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业务水平。2.组织镇村干部的养老保险知识及政策培训,提高镇村干部政策理解和下乡工作、宣传的能力。3.定期做好镇干部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识培训,解答最新社会救助政策,化解群众的误解。4.加大民政政策宣传力度,确保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夯实责任,确保业务干部在工作中无误差。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合理安排本站干部工作。经过多次与站所干部谈心谈话、相互沟通、征求个人意见后,对镇党委、政府没有抽用的干部要进一步加强业务办理的能力,抽用干部利用非下乡时间和休息时间完成本站所业务,努力做到白天干、走、做,晚上读、写、想。共同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2.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本站干部工作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敷衍塞责、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业务熟练、作风严明、形象良好的干部队伍。3.组织镇村干部对本站所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镇村干部政策理解和下乡工作、宣传的能力。4.合理安排时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本镇低保户、五保户、临时救助对象进行走访,覆盖面要达到100%。5.加大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保率。6.积极组织就业创业培训,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