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青铜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镇安县青铜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5-31 10:02
单位名称 镇安县青铜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服务“三农”。业务范围: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青铜关镇铜关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郑茜之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青铜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青铜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八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农业工作。1.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服务新兴产业发展。按照镇党委、政府“一轴两翼”产业布局,镇农综站全力做好农业服务和保障工作。一是全力做好烤烟面积督促落实。2021年全镇烤烟面积5500亩,取得近几年烤烟面积落实新高。二是积极指导发展食用菌产业。联系指导兴隆、青梅、前湾建成食用菌产业园3处,先后争取项目资金40万元,配套建设冷库、烘干房3处,年产菌棒42万棒。三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已科管桑园10000余亩,共育小蚕600张。2.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县农广校,在前湾、青梅、冷水河等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期,组织各村邀请农业技术土专家常态化开展培训,实现了有产业贫困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进一步壮大了全镇农业技术培训队伍力量。3.强化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业持续丰收。组织开展草地滩夜蛾、小麦条锈病防治培训2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联系县农机推广中心实地监测4次。(二)畜牧工作。1.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县畜牧兽医中心要求,及时召开了春秋动物防疫会,完成了猪、牛、羊、鸡等家禽免疫及耳标挂标工作,经过抽检血清,达到了合格标准以上,耳标挂标率抽检达到了95%以上。2.非洲猪瘟工作。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抽调干部3名,在磨石沟口、青梅元潭子设立检查点2个。与规模养殖户签订“禁止泔水饲喂生猪的承诺书”,并张贴“青铜关镇关于禁止泔水饲喂生猪的告知书”400余份。大力加强对生猪养殖户非洲猪瘟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及非洲猪瘟日排查制度工作,并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信息。3.监管工作。配合县动监所到现场进行抽检14批次,发放动物免疫合格证14份。(三)水务工作。1.安全饮水设施建设。全镇共发放水管1.2万米,发放储水罐36个,新建蓄水池13个;2.饮水设施管护。按照基础设施“353”管护机制要求,全镇共聘用水管员30名,划定了管辖范围,制定了青铜关镇税费收缴及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张家坪安置点、火石梁安置点、铜关集镇已开始开展收缴水费工作。3.安全饮水认定工作。配合县水利局对全镇12个村水源地进行了抽检,都达到了安全标准以上;按照户脱贫、村退出要求,完成了全镇12个村安全饮水认定工作。(四)林业工作。1.强化生态扶贫政策落实。全镇共聘用生态护林员186名,争取上级公益林13万亩;落实贫困户经济林科管2万余亩;在丰收、青梅、冷水河、东坪、兴隆,打造经济林科管“三书三长”点5个,共计5000余亩。2.扎实开展打击整治秦岭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大力开展专项行动宣传,在全镇主干线及各村交通要道张贴户外固定宣传标语20幅、宣传画130幅,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组织宣传车开展巡回宣传13次,结合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开展集中入户走访宣传5次,与餐饮企业签订告知书67份和签订承诺书300余份,组织各村、各单位集中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线索摸排2次。镇林业站组织各村护林员开展日常巡护,累计组织巡山人员1970人次巡山67次,实现了线索摸排工作的全覆盖。3.扎实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组建工程队3个,在丰收村、冷水河村、东坪村开展松材线虫疫木处置,动员所有护林员全面开展银杏大蚕蛾防治工作,确保林木生物安全。4.进一步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护林员管理,召开护林员森林防火培训会议8次,开展护林防火明察暗访5次,全镇无较大火灾事件发生。(五)扶贫工作。1.全镇所有脱贫对象圆满脱贫。全镇所有贫困户全部退出绝对贫困。扎实开展数据动态研判监测工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点,制定对应的帮扶措施进行干预帮扶,有效的防止了贫困户新增和返贫。2.扶贫项目库更新工作。已按县扶贫办要求完成2021年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及时对项目库中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调整,对于已经实施的项目,及时在国办系统中进行标注。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会效益:一是森林防火工作高度重视,全年无重大火情。二是农业生产安全抓得严,全年无农产品、畜牧产品重大安全事故。三是产业发展有条不紊,助力乡村振兴。经济效益:2021年全镇粮食产量和产业任务超额完成,群众增收明显。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站所人员学习不够,工作不扎实,对自己的业务不够钻研。二是对群众发展规模化产业指导有待提高。五、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定时考核干部学习情况,提升干部业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境内规模化产业技术指导,申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服务,防止出现瞎指挥、乱指挥,造成农户损失现象。三是将农综站干部下沉到到村到组,一人包抓一个村,按实际情况发展当地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一产业发展带一批人致富。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全力以赴抓产业,做到大户带小户,户户开花的模式,培育能增收主导产业,助理群众致富奔小康。1.实施技能培训工程,要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实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2.抓规划,要以“烟、桑、药、菌”四大产业为重点,按照“烤烟保稳定,蚕桑促发展,中药材抓重点,食用菌打基础”思路,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撂荒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发展集约化经营。3.全力抢抓产业发展机遇,认真规划落实好本村产业,突出围绕全镇产业布局和规划,把任务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效果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