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月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镇安县月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5-31 09:52
单位名称 镇安县月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月河镇农业综合事务提供服务。开展农、林、水务、畜牧兽医、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经营、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监督、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月河镇西川村六组
法定代表人 卢先朝
开办资金 4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月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万元 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月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8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全力做好产业扶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站积极贯彻落实产业脱贫各项政策。按照县土地流转三年振兴计划要求,共完成土地流转1697.22亩,其中贫困户土地流转208户509.71亩,兑现补助资金19.42万元;贫困户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增加,落实贫困户畜牧养殖增量补助1098户,到户补助165.258万元;农户农产品安全有效保障,农业综合保险投保贫困户3960户。(二)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今年我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发展,蚕桑、烤烟、食用菌、中药材四大产业规模不断升级,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模式得到有效实施。一是蚕桑产业。在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桑园科管1000亩,小蚕共育室正常使用,覆盖全镇3个村,全镇全年养蚕量达到400张,各蚕桑项目以入股分红、劳务雇工、土地流转等方式直接带动贫困户78户,成为群众短平快的重要增收渠道。二是烤烟产业。2021年完成烤烟种植3016亩目标任务,实施完成了东沟至双庙路7公里烤烟路路面硬化,打通了镇内烟区相互隔离的局面。通过向明烤烟专业合作社、金叶叶种植合作社带动,强化烟田管理和烟叶分级管理,烤烟项目增收效益明显,实现建立了罗家营、益兴2个烤烟示范村,全镇烟叶收购达31万多公斤,产值超过900多万元。三是食用菌产业。全年通过委托代养、入股分红等模式发展食用菌33万袋,带联贫困户达到75户。四是中药材产业。新增中药材面积3200亩。(三)强化疫病疫情防治今年以来,农牧业疫情和病虫害频发“草地夜贪娥、林业病虫害、生猪流行病”三种疫情相继爆发。我站抓早动快,按照县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和指导,我们广泛宣传,强化排查,及时处置,确保群众农业生产安全。一是针对草地夜贪娥病虫害防治,实行挂图宣传、讲解防治知识,投放监测设备等形式,及时收集虫害预警信息,采取积极措施强力防控,确保了我镇未发现一起虫害,全镇玉米产业未受到影响。二是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我站及时成立防治专业队,负责整体施工,发放药品48箱,发放诱捕器56个,共处置疫木4803株。三是生猪流行病疫情防控,面对猪瘟疫情严峻形势,我站夯实站、村、场户三级责任,安排防疫员进行常态化巡视监测,及时掌握镇内疫病动态。今年在西川村出现生猪流行病疫情,我站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全力配合县畜牧中心开展集中扑杀,无害化处理病猪105头,及时拔除疫点,阻断了疫情蔓延,确保生猪产业安全,确保了群众的利益。(四)做好生态资源管护一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镇天保护林站与各村、相关单位签订了防火责任合同,划分护林员管护责任区域,对全镇314名护林员全部分配管护面积,加强重点“五类人”监管,签订监管协议,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村组、山头、地块和个人,做到了防火区域无死角,责任不落肩。注重宣传发动,森林防火期内,动员镇村干部、护林员发放入户通知书4500余份,刷写永久性标语160条,张贴宣传标语200条,多种形式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防火条例及法规,全年无一起森林火灾发生,全镇人民森林财产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结合省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我镇强化安排部署,大力动员宣传,全面开展线索排查、突击检查,全镇共排查落实重点管护人314人,开展“清山查套”行动,共收缴、动员上交猎枪、夹套、渔网、钢丝等捕猎工具20余件,同时,严格森林采伐审批程序,凭证采伐,禁止一切乱采乱挖名贵树木,全镇无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发生,群众思想意识明显提高,私捕滥猎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三是结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在全镇集中开展“五乱”排查集中整治行动,对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并下发整改通知书46多份。积极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制作大型环保宣传牌标语共35幅,印发宣传页4800余份,确保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我镇深入人心。四是落实河长制责任,开展河道整治工作,配合县水政检察大队积极做好旬河沙场关停处置,限时完成“两断三清”任务,我镇辖内28个沙场已全部关停,恢复河道原貌。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通过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我镇产业规模逐步增大,农户产业收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蚕桑产业,通过扶持栽桑建园,全镇桑园面积扩大到1000亩,全年养蚕400张,养蚕农户达到220户,户均增收2000元,已成为我镇农户重点短平快增收项目,社会效益明显。2.经济效益。我镇烤烟、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四大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明显,烤烟全年发展3016亩,生产烟叶31万公斤,产值超过900多万元;蚕桑年产蚕茧7万斤,产值125万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服务力量不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仅4名,对农林畜牧等方面产业发展指导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发展小而散,农户对新技术、新方式接纳滞后,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和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五、整改措施。1.积极参加业务部门培训,加强对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我镇蚕桑、食用菌及各村产业指导员作用,进一步充实我镇技术服务力量;强化督查检查,监督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2.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邀请县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对有产业农户进行培训,进一步转变群众思想意识,提升群众种养殖水平;同时加强培育发展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挥联带作用,改变传统产业发展面貌。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配合做好中心工作。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抓手,认真落实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经济林科管、烤烟、蚕桑、茶叶、魔芋、中药材等产业扶贫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脱贫质量。2.全面稳定农业生产。一是进一步稳定粮食产量,做好春耕春播,确保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稳定发展,做好小麦条锈病等农业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二是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做好蚕桑、食用菌等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三是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发挥农业产业指导员作用,积极与县农广校联系,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宣传农业各项保险政策组织农户积极投保;四是积极做好各项产业任务的落实。五是配合做好农村清洁行动工作。3.全力做好林业工作。一是加强林政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审核自用材办理;二是做好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发放工作,管好用好生态护林员,做好辖区内林地资源保护和护林防火工作;三是积极做好2021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的监管,严禁出现乱砍滥伐和擅自变更树种行为;四是积极做好“三书三长”经济林木科管项目,让农民享受到林业惠农政策;五是认真做好中药材产业奖补政策兑现。4.积极推进畜牧工作。一是加强畜牧养殖宣传和培训,培植规模养殖户,有效提高我镇畜禽存栏数和出栏率;二是组织做好春秋两季畜牧防疫工作,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完善防疫网络建设,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5.认真做好水利工作。一是开展好安全饮水排查工作,协调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确保安全饮水不出问题;二是落实河长制,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加强水环境保护力度;三是做好防洪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