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靖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 2022-05-31 08:55
单位名称 靖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综合村级服务社。
住所 靖边县第三办公区2204室
法定代表人 倪渊博
开办资金 197.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7.47万元 197.47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项目建设及涉农企业扶持情况1.2020年度市级“新网工程”项目验收完成。2020年共申报市级“新网工程”项目5个,获批资金165万元,已全部验收完毕。2.争取2021年扶持资金情况。申请到县级2021年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扶持资金46万元、县级“新网工程”专项资金60万元。3.申报2021年市级“新网工程”项目。会同财政部门择优确定了4家企业申报2021年市级“新网工程”项目,获批扶持资金60万元。(二)县委县政府及上级行业部门安排重点任务完成情况1.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建立大型商业体,加快“双向流通”。新建了东坑镇供销超市,进一步扩大了县供销合作社农村商品流通合作经营规模,并设立扶贫产品专柜,助力消费扶贫。二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拓展销路。组织10家涉农企业参加榆林市供销合作社举办的农产品营销培训班,指导2家企业通过抖音平台推广产品;向省市供销社推荐优质农产品品牌5个。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合理布局网点。指导民爆公司响应县城区域禁限放烟花爆竹政策号召,调整、优化经营网点28家,新建高标准民爆器材库房1处。四是优化供销便民亭,提高服务能力。与城市管理执法局沟通达成一致意见,优化了16个供销便民亭的服务功能和位置,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消费服务。五是加快扶贫产品流通,促进消费扶贫。指导供销连锁超市积极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增加扶贫专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扶贫产品经营规模,动员干部职工在“832”平台采购扶贫产品3000余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2.招商引资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与榆林市御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供销超市,在宁条梁镇开展土地托管业务,建设粮食加工厂1处,进一步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二是邀请江苏远大集团来靖边县调研考察投融资项目,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调研了县域农业、旅游业、物流业、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四大产业园区发展等情况。三是引荐中翰蒙树、五矿信托等公司与县国资公司召开座谈会,探讨我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合作细节。3.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是组织社属企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4块,咨询台2处,发放宣传品100余件、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意识。二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属企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6个安全隐患问题。三是开展应急救援暨反恐处突演练。“七一”前夕,指导民爆公司开展了民爆器材库区突发火灾救援、反恐怖反盗抢实战演练等活动,并邀请消防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民爆公司职工的应急处突能力和安全防控意识。全系统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三)启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成立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调榆林市供销合作社在我县东坑镇、黄蒿界镇两个区域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同农业银行靖边县分行签订了农村普惠金融、农民资金互助、信用担保合作等为主题的“三位一体”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四)黄蒿界镇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新建的黄蒿界镇供销社已完成主体建设和内部装修,将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供给、再生资源回收和金融服务等具体业务,为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培育好实施载体。(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建“读书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轮流授课,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二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社。开展加强干部职工管理改进工作作风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肃全系统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三是意识形态工作和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干部职工及家属前往“百年记忆,红色靖边”、“四史”展馆等教育基地学习和开展专题交流研讨活动6次;在省市供销网站和县政府官方网站等媒体平台累计发表宣传县供销改革进程和工作亮点的稿件100篇(次)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经济指标任务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系统全年完成销售总额6990万元,完成购进总额676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26万元。(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一是组织供应市补化肥,提升经营服务质量。指导新东瑞农资公司从去年10月份开始储备春耕用肥1.2万吨,全年共销售各类化肥3.5万余吨,保障了全县化肥供应,稳控了农资市场化肥价格;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有力保障了全县农业用肥安全。二是创新托管服务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参股驱动、项目撬动、业务带动等方式,引导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购置深松拖拉机、播种机、收获机等各类农机设备100余套,机械作业覆盖全县各镇,托管土地达5.6万亩,涉及农户3800余户;动员干部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科学施肥用药宣传活动达10余次;打造测土配方高产试验田4块,召开测产现场会3场。三是探索开展金融服务,突破“三位一体”综合服务瓶颈。与农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小农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提供低息便捷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周转难题。(三)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有序开展。一是恢复新建基层社工作稳步推进。新建基层供销社4家。二是合作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改善提升了黄蒿界镇高升村等15个行政村级综合服务社。三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村级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机构,充分发挥其服务带动农民作用。三、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三会”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的缺位直接制约着全县供销系统深化综合改革、社有资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二)基层组织体系阵地缺失、资金缺口大。全系统原社有企业和基层供销社组织多数已改制重组,系统基层组织呈现无资产、无人员、无业务的“三无”现状,恢复新建基层组织体系资金缺口大,基层社建设用地难以落实,在开展基层业务方面很难发挥出供销社的独特优势。(三)社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社属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经营领域单一,在市场竞争中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引领示范作用不强。(四)农特产品品牌培育不够。全供销系统农特产品比较零散,大部分没有权威质量认证和品牌商标,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方面严重不足。四、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建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一是积极拓展生产服务,通过恢复新建镇供销社,成立综合惠农服务中心,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各类涉农部门基层服务力量入驻其中,形成服务合力,开展信息咨询、土地托管、农技推广等服务;二是大力强化供销服务,聚焦特色优质农产品,培育加工流通企业,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社属企业+基层社(综合服务社)+农民合作社”三级联动,开展农超对接、产地直供、订单生产等业务,加快改造便民超市、农资直供网点。三是探索开展金融服务,主动对接金融部门,加强资金、服务、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基层社开展惠农通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与支持,切实解决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的融资难题。(二)实施供销系统培育壮大工程,加快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步伐。一是恢复新建镇供销社,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协商,划拨用地,建设办公房,采取自营或合作的模式,开展为农综合服务。二是加快建设村级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供销社深化改革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事业共兴,与农村个体经营户合办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经营行为,开展多元化服务,不断扩大供销经营服务覆盖面。三是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通过项目带动、资金驱动、产业融合,密切与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构建“市场+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农民”的全程带动发展格局。年内计划恢复新建镇供销社1家,建设村级供销社3家,农村综合服务社5家,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5家。(三)通过开放办社推进招商引资,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围绕政策投入导向招商引资。根据政府发展规划和供销社工作方向,开展与国内大中型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联合合作,积极争取各级“新网工程”项目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或改造现有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培育发展一批销售贸易、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围绕网络改造升级招商引资。以基层经营网点为基础,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经营网络,巩固和扩张农村经营阵地。三是规范服务提高开放办社质量。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加强社有资产管理,落实供销社章程,严把项目资金争取和落实相关要求,密切开放办社成员单位合作关系,推动供销社向纵深发展。(四)完善组织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健全管理服务的治理体制机制。一是落实“三会”制度。尽快筹备召开县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加强社有资产监管,盘活改制备份资产和闲置土地,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构,防范经营投资风险;二是加强供销社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党建带社建”、干部包抓基层企业等活动,强化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为农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水平,建立股室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用实“三项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加强对机关干部、社属企业和基层社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育一支懂农业、知农民、爱农村的“三农”服务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1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获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2021年度先进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