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吉河镇吉河九年制学校

汉滨区吉河镇吉河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5-30 20:33
单位名称 汉滨区吉河镇吉河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吉河镇吉河坝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邬恒涛
开办资金 950.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吉河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0.02万元 950.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0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吉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主要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校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成立组织机构,认真制定学习方案,通过集中学习、“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平台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加强宣传引领。严格对照“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十不准”“十严禁”检视干部教师的行为,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开展矛盾及隐患排查,筑牢了教师思想道德防线,提高立德树人的自觉性。3抓好常规管理,全面推动减负提质4.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学校先后邀请汉滨高中西校区杨玲玲、王敏、胡瑢,东坝小学刘化明,五里镇中心校邓玉林等5名省级教学能手,对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问诊把脉”,有效促进了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认识和思考,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5.狠抓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强化常规检查力度。坚持开展“周五讲堂”和“每周一课一研”活动,常态化开展组内研讨交流活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科教研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6.夯实毕业班工作,促进质量提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包级领导主抓、教务处协调监督、班主任具体组织、任课教师落实的工作局面。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学校广泛宣传,积极调研,先后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3次,家长代表会议2次,学生代表座谈会1次,发放师生、家长意见征集表和调查问卷2次,完善并修订《吉河九年制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吉河九年制学校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吉河九年制学校作业布置及批改基本要求(试行)》《吉河九年制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制度》等17项方案制度。在作业管理方面,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作业管理公示制度》,教研组定期开展作业研讨,平衡作业布置,对作业质量和总量进行把关,确保作业减负提质。2.在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方面,学校严格按照“5+2”模式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统筹作业完成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牢牢把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打造“两体四翼”课后服务模式,即以作业辅导为主帮助学生夯基提质和以社团活动为主促进学生素养提升两个主体,融合“阅读、体艺活动、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乡村少年宫主阵地,开设的体育、艺术、阅读、劳动实践等4类、12个社团的“3+1+x”模式(即每周3节,每天1小时,学生自主选团走班)。学校除住校生外,参与课后服务学生406人,占走读学生数96%;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86.5%。课后服务活动开展,有效减轻了学生家长课后辅导负担,保证了作业辅导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四、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规范意识不强,少数教师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有畏难情绪。二是教师老龄化严重。2.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近两年的教学成绩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都与同级同类学校还存在一定差距。3.“双减”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措施: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并与教师签订“双减”《承诺书》。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内13名区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以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全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抓紧抓实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有效课堂实践,促进课堂建设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学成绩。2.以师生身体健康为基点,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3.以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对标对表,按照年度任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6.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发挥广大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严格落实“十不准”、“十严禁”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教师,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