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五里镇建设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汉滨区五里镇余河洞村 | |
法定代表人 | 王恒 | |
开办资金 | 28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五里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2.12万元 | 294.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五里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坚持文化引领办学方向,全体老师潜心立德树人。在五里镇党委和区局党委的领导下,建设初中党支部坚持文化引领办学方向,全体老师潜心立德树人,努力打造一批态度温和慈祥、教学严而有度、关系和谐融洽、思想开拓创新的好老师,努力培养一批说话和声细语、待人谦恭礼让、做事诚信友善、学习慎思明辨的好学生。2、突出内涵发展盯紧主线,全体老师着力质量提升。在五里镇人民政府和区教体局的指导下,学校教师能力成长稳步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教育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3、教师进步驰而不息、教育水平教学质量融合前行。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分别就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等问题做出决定和部署,学校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4、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弘扬,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在我校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5、校园体艺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思想,音、体、美、劳动学科教学明显加强。三、主要成绩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党建引领促教育。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建设初中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支部全年开展了12次以“家国情怀”为主线的主题党日活动,5次以“责任担当”为主线的育人党课,4次党员大会凝聚共识和力量,1次组织生活会就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开展批评和评议。在区局的每月综合调研排名中,取得了3次全区教育系统政治学习得分第一,2次全区教育系统政治学习得分第二的优异成绩。“学习强国”网上学习常态化,我校全体教师都能完成平均每天35分的优异成绩,平均成绩稳居全区教育系统第一名。通过学习,全体党员及老师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更加坚强。2、教书育人争先锋。做人有思想,态度温和慈祥方法严而又度;干事有热情,主动亲近学生常态走进教室;教学有能力,因材施教培养慎思明辨的习惯;育人有水平,有教无类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建设初中好老师不断涌现,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高达93%以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田同被区党工委、管委会授予“优秀教师”称号,王化革、余鹏同志被局总支部授予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余敏在“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演讲中获得一等奖。3、合格党员守底线。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是对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全体党员坚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支部委员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讲党课:《桃李无言自成蹊,静默耕耘待花时》、《以我之奋斗,书我之华章》、《有信仰讲信仰,有师德育品德》、《勇挑重担干成事》、《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8次“做大先生”的主题校本培训:《教态自然》、《和善而坚定》、《自然、有趣导入新课》、《要缩短五种距离》、《要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等,有力保证了底线认清了高线。4、立德树人有实效。学校建立支部主导、校长负责、全体参与、家校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充实“德善”文化,经常研究分析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常年保持安全责任事故和校园欺凌的零发生。说话和声细语、待人谦恭礼让、做事诚信友善、学习慎思明辨的建设初中好学生成为追求。四类关爱大家访、主动亲近学生常态走进教室等德育实践扎实推进,师生关系如沐春风。家长对学校育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学生脸上的微笑越来越甜。5、教育品质再进步。学校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新教育实验逐步推进,“体音美”教学逐步规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社团活动、春秋季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让校园更有活力,也让农村留守学生感受到教育生活的美好。全体老师通过不断学习增强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全员出力九牛爬坡增强质量提升的协同性,自习多人辅导作业全批面批。全员参与每学期两次公开课,克服专业障碍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有力推动了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信心。零辍学成绩的取得,既是义务教育有保障的要求,也浸润着全体老师的汗水。6、教师培训谋提升。过去一年,我校26名教师参加了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培训,4名教师参加了厦门、南昌新教育培训、26名教师参加了暑期高新区“新教育”线上实验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全体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热情空前高涨。在近几次区域质量调研中,我校整体教学成绩稳居区域内前列,得到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肯定与嘉奖。7、“体艺”生活更丰富。学校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体音美”教学明显加强。2名学生电脑绘画作品获得省级二等奖,2名学生在高新区教育系统田径运动会获得铜牌,2名学生在“拥抱梦想,做新时代的好学生”演讲中荣获三等奖,学校足球队在区级足球联赛取得初中组季军、学校在区级新教育生命叙事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这一连串成绩的取得浸润着我们的汗水,也丰富了校园生活,让校园更有活力。8、惠民政策保公平。2021年度,学校在贯彻惠民政策方面,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政策的普及宣讲、受资助学生评选方面进行公开公示,并对学生应享受的资助资金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发放,春秋两季共发放贫困生资助金61250元,资助过程中一路留取影像资料,一路透明化。资助方式受到上级肯定,并予以在区域内其他学校进行推广。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年来,我们勇于面对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学生管理,消除了治理隐患,团队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行为习惯规范这两个突出问题任重道远、任务艰巨。核心区学校的质量效益、规模效应和虹吸作用,加之辖区两所小学的毕业生总数萎缩至34人,都给建设初中的生存带来了严峻考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组织老师不断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教育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能全面发展,不断缩小同核心区域内学校的教学成绩差距,为高新区的教育事业树立一面亮丽的旗帜,努力办好社区群众满意的教育。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全体教师必将继续坚守“坚持文化引领、潜心立德树人;突出内涵发展、着力质量提升”的办学目标,驰而不息,努力办好社区人们满意的教育。为此,我们将准备在新的一年内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继续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使我校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2、积极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校园硬件建设投入,计划在明年对学校水泥地操场进行铺设塑胶跑道,并改建一个小型足球场,两个标准化篮球场,争取学校硬件条件早日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标准,使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资源。3、为了改善我校在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薄弱学科缺少专业教师的困境,我校已提前报请高新区教育体育局,计划在陕西师大秋季招聘会中招聘数名对口专业教师,以增强我校薄弱学科的师资力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总之,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还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同核心区域内其他兄弟学校之间在硬件建设、师资资源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有热情也有能力去勇敢面对。我们相信在区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建设初中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下,所有的困难都必将被我们所克服,一个全新的、能让社区群众满意的学校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