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5-30 19:43
单位名称 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传染科/结核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功能检查科/中医科/职能管理科室>诊疗与护理等。
住所 汉滨区五里镇五里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周龙伟
开办资金 11507.41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507.41万元 13232.4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7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4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快学科建设,积极开展新业务。一是依托内四科病种优势加快发展康复医学,拓展康复科诊疗服务项目,发挥规培回院人才优势,康复科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二是依托综合楼医技科室设置优势开设体检科,形成健康体检服务套餐,配置基本体检设施和人员,体检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开设精神卫生门诊,全面接管全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项目工作。四是胸痛、卒中中心顺利验收。成功开展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病例,其中,实施3例院前急救途中溶栓,1例得到国家胸痛中心联盟的关注与肯定。两大中心创建明显提升急救诊疗能力和辖区医疗影响力。五是外科系统能力持续提升,全年手术例数2200例,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到38%以上。2、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更完善。8个院级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实行月督查、月考核、月反馈,处罚当月兑现,始终把月考核的工作重点放在问题整改落实上,让执行制度成为工作习惯。全年共组织召开2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2次药事管理委员会,4次临床医技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医疗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有效巩固。二是院科两级质量控制体系作用发挥较好。通过修改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修订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调整院级质量监测指标,落实科级医疗质控管理,全院医疗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全年无因医疗质量问题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三是多措施促进科室加强质量管理。年初各科主任与医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项质量指标管控目标,年末由各科主任上台述职,展示成绩、梳理问题、检视不足、思考改进。四是医疗质量内涵提升明显。围绕病案首页规范填写、鉴别诊断、诊疗方案确定、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等关键环节,通过科级把关、过程督查、院级审核、质量考核等措施,明显提升医疗全过程内涵质量。五是专科诊疗能力不断提升。全年开展锁骨骨髓炎分期治疗+骨水泥填塞术、鸡尾酒疗法加速术后恢复、经尿道输尿管火激光碎石术、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穴位注射治疗急慢性痛症等多项新业务新技术29项,专科治疗病种稳步拓展。3、进一步做强做大医共体阵地建设。一是分片包联守阵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联,科主任为包抓组长分片帮扶卫生院,全年召开医共体单位座谈会12次,院领导赴医共体单位指导工作18次。二是派人助资帮业务。派高年资医师、护士常驻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规范诊疗、三基三严培训等工作。全年派出医师237人次、护士200人次,为医共体单位开展业务查房、业务培训、手术指导等技术帮扶。免费接送医共体住院患者732趟次,接上转患者2770人次,送出院及下转患者451人次。三是帮扶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医共体单位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培训,派出高年资医护团队下乡督导检查423人次,疫苗接种医疗保障23万人次。四是建立北山急救根据地。依托大河中心卫生院建立全市首家乡镇急救分站,派驻高年资医护团队驻点帮扶,更好落实分级诊疗,有力提升我院在大河片区的影响力,得到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高度好评。五是充分发挥“三级”联动。依托市中心医院派驻医师资源,持续完善镇、区、市三级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门急诊180463人次,住院患者14585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7.43%、21.90%;住院手术2192台次,同比增长13.58%;床位使用率81.4%,平均住院日9天;门诊次均费用123.54元,同比下降18.45%;住院次均费用5114.65元,同比下降0.29%。全年总收入1.55亿元,其中业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34%。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尽管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但仍然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部分学科发展滞后、业务结构不合理,后勤辅助用房极度紧缺,应对疫情人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对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医院承担的防控压力依然巨大,疫情防控任务不能有丝毫放松。改进措施:做好医院宣传,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继续鼓励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五、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继续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医院既定发展规划,狠抓内涵、技术、服务、环境,持续不断改进、提升患者就医环境和医院形象。继续坚持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良性运行要效益,向优良服务要效益,向勤俭节约要效益,向跑冒滴漏要效益。一是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求,不断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应对水平,强化院感管理,堵塞防控漏洞,做好突发疫情应对处置,确保疫情防控安全。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学科建设。胸痛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卒中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创伤中心完成组建,康复科、老年医学科、精神病科建设实质性推进,硬件投入和人才储备同步进行。介入诊疗和血液透析业务积极稳妥推进。三是围绕重点难点精准发力。依托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掌上挂号”、“诊间付费”和网上查询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弥补学科短板,不断积蓄发展后劲。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帮助基层进一步提升能力,实现更多病人在镇域、区域就诊住院的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证书名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号:43615126461090211A1001有效期:2026年9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1年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安康市三八红旗集体3.汉滨区健康扶贫工作先进单位4.汉滨区卫生健康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