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农村供水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意见;农村供水管理站的人事和业务管理;对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形式的审批,维修基金提取、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核定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水价,按程序报发改和水利部门审批实施; | |
住所 | 乾县城关街办北大街2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谦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乾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25万元 | 0.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乾县农村供水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水质检测工作按照水质检测计划,对全县所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运行情况、供水水质进行了抽检、巡检。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工作,保障农村居民饮水水质达标,依据《陕西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工作的通知》陕水农发〔2019〕36号文件精神,及市、县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向县政府、县财政局申请了2021年度水质检测经费,经采用政府公开招标方式,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完成对我县所有供水工程213份末梢水42项全分析水质采样、检测、汇编工作后,联合卫健局完成所有水质检测报告的认证工作,并均已分发至县扶贫局及16镇办。为为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情况①三个责任体系建立情况建立健全工程产权明晰、落实了管护主体、监管责任、维护体系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营、长效化收益。根据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工作要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落实了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的“三个责任”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县人民政府对全县农村供水安全管理负主体责任,各镇办政府对辖区内供水工程安全管理负主体责任,县水利局按职责行使行业监管责任,农村供水管理单位负运行管理责任。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在每个行政村村委会、水厂设立了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公示牌,全面推行供水保障承诺制,公开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确保了全县农村供水服务网络的高效运转。印发农村供水管理人员明白卡3.8万份,安装责任公示牌219副,确保农饮工程的良性运行和群众长期受益。②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明晰产权,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保障运行。单村供水工程产权归属集体所有,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归属国家所有,个人投资兴建供水工程产权归属个人所有,各镇办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对各村供水工程规范承包,明确各级管理责任。通过加大教育与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采用建立民众管理小组的方式,使他们具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管权,促进工程运行管理意识提升。③推行供水工程“三个一”管理模式明确乾县农村供水管理站一个专管机构,机构、人员、职能“三到位”,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及运行。各镇办也成立镇办供水管理站确定了专人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明确了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监测、水价制定等工作职责要求。定期对各供水站进行检查督导,有效解决了镇、村两级供水工程长期“没人管”的问题。3、信访案件处理根据局信访室提供的群众反映内容,我单位在第一时间专人联系、督促相关镇村调查供水情况,实地走访排查停水原因、对因工程问题导致停水的,我们及时组织人员维修。同时对因管理问题导致停水的,我们立即联系镇村干部,督促、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保证全天向群众进行正常供水。4、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为了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精心谋划。采取入户走访、到村民田间地头、同村民一块儿劳动等,针对该村存在的经济结构单一、无集体收入、思想保守、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与村“两委”成员进行多次精心研究谋划,制定出了《城关街办巨洲村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城关街办巨洲村产业发展计划》。认真完成防返贫监测及动态帮扶工作、每月召开一次防返贫监测研判会对22户脱贫户进行逐户研判;乘着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的政策东风,利用现有资源,申请了建立巨洲村面粉厂等工作。5、防疫工作情况本年度继续进驻乾州人家小区,加强防控值守,继续协同社区人员做好该小区排查、出入人员的健康二维码登记工作。该小区共4栋楼11个单元404户,其中151户空置无人居住,现居住253户。自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以来,小区无外来人员居住,无重点人群。二、社会经济效益1、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消费水平。饮用水和粮食一样,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生命之源,而且对农民生存的环境和农民家庭生活质量和生活消费水平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改变了卫生习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农民讲卫生的意识,全方位地改善农村的饮水和卫生状况。3、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降低了由于水质问题引发传染病的可能性。4、增强了农民致富信心,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缩短了取水时间。减轻了农民找水、担水、买水负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扎实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全面稳固提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促进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水利扶贫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三、存在问题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维修养护资金缺口大,水费收缴率低。2、工程产权复杂,管理难度大。我县大部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单村供水工程,集中管理难度大。由于工程产权复杂,导致的“相互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3、村级供水单位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导致有时出现不定时向群众供水,影响了群众满意度。四、整改措施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质量工作对于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提高水质达标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联合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去现场进行督办、整改,责令水厂管理人员正确使用消毒设备、按时按量添加消毒药剂,并严格按照操作制度操作,确保群众及时饮用到安全、放心的自来水。通过复检,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所有水质检测报告组织专人归档整理,并制定了系统的报告接收程序;随后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乾水字【2021】357号),并送达了各镇办。按照文件要求,全县范围内所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必须建立机泵运行和消毒药剂添加台账,确保供水安全、确保消毒设备和净水设备24小时正常使用。消毒药剂必须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按规定浓度称量、取用、配制药剂溶液,由专人负责做好添加药剂时间、药剂量、添加药剂人员的操作记录等,并妥善保管好库存药剂。净水设备每年要停机保养一次,更换损坏的斜管、滤头、冲洗管及其他零部件,检查和补充滤料,清洗油漆筒体;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维护规章制度,并对相应的供水工程已损坏的消毒设备、水泵、管道等及时进行了维修、更换,其中针对30台消毒设备进行了维修,28处供水工程配送了消毒药剂,并配备了18套水处理设备,使自来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水质监测工作常抓不懈。继续抓好日常监测,对我县建档立卡退出户进行水质达标工作再巩固,确保脱贫攻坚水质达标认定工作圆满完成。2、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落实力度。督促各镇办按照《乾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和《乾县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要求对各自辖区内供水工程进行统管,完善供水制度。遵循“包成本、保维修、包运行、微利润”的原则。3、要求各镇、办继续加强供水管理,对辖区内供水工程制定供水应急预案、建立维修基金专户,并专人进行管理、成立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及管理办法;严格要求各供水单位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水价公示、消毒设备、净水设备常态化运行,并有运行记录、建立收费台账(提取维修基金),实行计量收费并开据统一发票、完善承包合同,签订管护协议、完善运行记录(供水记录、设备维修记录、水塔水池清洗记录、消毒设备加药记录)等,统一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群众日常饮用水水质达标。4、积极配合并按时限完成信访案件调查和处理工作。5、继续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6、继续加强疫情各项排查、消毒、值班防守等工作。7、认真完成局机关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